首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章
第397章 陈禄的选择
 第397章陈禄的选择

 秦王政始终沉默,不发一言。

 这种局面早在他的预料当中,他现在思考的问题是,是不是要乘机把关中熊氏彻底赶出朝堂。

 武烈侯这步棋走得好,专挑熊氏打击。熊氏外戚是众矢之的,宗室、老秦人和关东系都会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然后从中获利。

 秦王政也会支持。秦王政需要的楚系是隗氏控制下的新楚系,而关中熊氏的存在始终是一个隐患,对隗氏绝对控制新楚系有很大的掣肘作用,但在隗氏尚未稳固新楚系的控制权,也尚未完成朝堂布局的情况下,仓促打击关中熊氏,无疑会重创新楚系,对隗氏也是拦头一,所以秦王政不想在此刻打击熊氏。

 然而,武烈侯擅长审时度势,对局势的把握也非常准确,这时候打击熊氏挑起风暴,正好可以得到其他派系的支持,而熊氏倒台后所遗留下来的诸多利益,新楚系本拿不到,势必都给武烈侯和其他派系瓜分了。各方势力此消彼长,新楚系失去了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机会,秦王政试图利用新楚系和关东人控制朝政的谋划遭到了重挫。

 关东人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尤其蒙氏和冯氏这两个豪门贵族,绝对不愿意看到隗氏带领新楚系迅速強大起来,以致于威胁到他们对权力和财富的占有,所以绝不会坐失这样的好机会,他们肯定要跟在武烈侯后面摇旗呐喊,以打击熊氏来遏制隗氏和新楚系的进一步崛起。

 果然如秦王政所料,当公子豹与隗状“撕破脸”之后,冯劫和李斯马上跟进,穷追猛打。

 中枢之中,还有宗正卿熊布,还有典客卿公子骞是熊氏外戚,在‮央中‬府署之中,还有近十位公卿副职、谏议大夫等‮央中‬大员,地方上也还有数位郡县大吏,都是出自关中熊氏外戚或者与熊氏外戚有直系⾎缘关系,假如这次能像上次迫东南熊氏全部隐退一样迫这些关中熊氏也全部退出朝堂,那宗室、老秦人和关东人无疑能瓜分更多利益,获得一次政治上的“大丰收”

 秦王政如何决策?他现在处在两难之境。

 如果借势把关中熊氏全部赶出朝堂,不但有损自己的名声,也重创了隗氏和新楚系,这无疑不利于秦王政在政治上的布局,是秦王政不愿看到的局面,反之,假如把此案庒下来,把影响降到最低,熊氏外戚虽然可以逃过一劫,但熊氏不会感秦王政,彼此间的矛盾会更趋烈,而新楚系和其他派系之间的矛盾会骤然⽩热化,咸政局会陷⼊空前危机,这必然影响到中原决战,即便决战打赢了,决战之后的咸也会爆发一场深重的危机,咸政局极有可能失控。

 两害相权取其轻,秦王政无奈之下,逐渐倾向于趁此机会把熊氏外戚全部赶出朝堂,永绝后患。

 只是这利益如何瓜分?是给新楚系更多,还是寻求平衡,各方势力雨露均沾?

 政治上的博弈不存在一蹴而就的可能,势力间的斗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论秦王政是否倾向于把关中熊氏一锅端了,都需要一段时间,而当前中原战正酣,给予秦王政处理此事的时间非常紧张,假如要把关中熊氏一锅端了,此案必然庒制不住,案子会越查越复杂,牵涉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显然对咸不利,所以秦王政只能先把熊璞、熊琨和牵扯到此案的一批‮员官‬先解决了,先把眼前的危机化解掉,“痛打落⽔狗”的事只能等到决战之后了。

 周青臣和司马空非常准确地把握到了秦王政的想法,提出了符合秦王政心思的决策。先迫使涉案‮员官‬以各种理由主动请辞,而后御史府不动声⾊继续审查此案,寻找更多证据和涉案‮员官‬,等到决战结束后,再把关中熊氏彻底逐出咸

 =

 武烈侯要司空这个中枢要职,但秦王政不愿意给,于是司空一职自然成了各方争夺的目标,而将作少府一职,却没有人敢和武烈侯争夺。武烈侯既然胆敢在此刻挑起“风暴”当然是“有成竹”

 公子腾毫不犹豫,果断推荐了东郡太守公子庄。公子豹、公子成和甘罗纷纷表示支持。

 将作少府的职权就是给君王和王室成员营建宮殿、苑林和寝陵等土木工程,而这一官职一般都是由宗室或者外戚出任,所以公子腾的这个举荐当即赢得了秦王政的首肯,隗状、王绾、冯劫等中枢大臣也没有任何异议。其实即便有异议,除了熊氏、隗氏和赵氏三家外戚外,也没有其他合适人选出任此职,而这三家目前都无法与老嬴家争夺这个位置。

 在秦王政和隗状等君臣看来,武烈侯在此事上之所以有成竹,之所以打算把司空和将作少府两个中枢要职都抢到手,原因就在于将作少府的人选有特殊。退一步说,就算武烈侯“一箭双雕”的谋划落空了,至少也能在这场博弈中拿到将作少府这个中枢要职。

 秦王政和隗状等人自以为“看透”了武烈侯的谋划,但公子腾和甘罗等人却是暗自心喜,知道武烈侯的谋划已经成功了,不但重挫了新楚系,拿到了将作少府这个中枢要职,还把陈禄悄无声息地推向了司空这‮中一‬枢要职。

 公子庄目前是东郡太守,把他调到咸出任将作少府,其资历、军功和⾝份都够了,而他离任后空出来的这个中原地方郡守则成了老秦人和关东系的争夺之物,至于隗氏和楚系,因为遭到熊璞一案的重创,已经暂时被踢出了这场权利之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奋力“搏杀”

 中原决战正在进行,公子庄做为中原地方郡守,正带着东郡地方军在前线厮杀。考虑到决战的重要,公子庄暂时留在‮场战‬上,而即将代替他出任东郡太守的合适人选自然是军中统率。

 这几年大秦在统一过程中,出任新占领郡县的官长都来自军队,一方面这是武力镇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央中‬距离新占领疆土太远鞭长莫及,只能让这些武将统领地方。这一做法的最大弊端就是大军统率可以利用自己的忠实部下们迅速控制地方,形成割据称霸的局面。

 武烈侯就是在此策略下轻易控制了中原、江南和北疆边郡。不过随着时局的发展和咸政局的推进,武烈侯当初用来控制中原郡县的官长们已经不再忠诚于他,比如颍川郡守隗蔵来自隗氏,砀郡太守王昕来自本土老秦人,这两位现在就不会听命于武烈侯了。至于江南的长沙侯公子⾼,基本上已经与武烈侯决裂,所以武烈侯现在实际能控制的地方就是代北、燕南和中山。

 武烈侯显然不想放弃对中原东郡的控制。他马上就要带着大军南下,一旦横扫齐国,拿下临淄,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安排自己的亲信镇戍齐地,就此和东郡连为一体,把自己的势力延伸到大河南北。有了这么大一块势力范围,武烈侯在战略上就主动了,向北可以支援北疆,向南可以控扼江淮,向西则可以镇制中原,如此一来他的实力就非常庞大了。

 秦王政最担心的就是武烈侯割据称霸,‮裂分‬大秦。虽然武烈侯的⾝体里流淌着老嬴家的⾎,虽然武烈侯一而再再而三地赌咒纺他要一个统一的中土,但⾎缘和誓言幷不能保证自家兄弟的忠诚,所以秦王政即便在梦中,也是绞尽脑汁谋划着如何遏制武烈侯,如何把武烈侯对大秦和咸宮的威胁降到最低。

 秦王政一定要在东郡太守的位置上安排自己人,同时又一定要掌控司空府,鱼与熊掌要兼得,这必然引发了老秦人的极度不満。

 中原决战仅靠武烈侯不行,老秦人的浴⾎搏杀才是取胜的关键所在。现在王翦和麃公在两个‮场战‬上同时停下攻击,名义上是在寻找发动致命一击的机会,但背后肯定隐蔵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不出意外的话,武烈侯和王翦等老秦统率在这次政治博弈中取得了默契,试图联手庒制新楚系的崛起,打击咸宮的权威,以便在决战后迫咸宮在国策变⾰上做出更大的让步。

 老秦人和关东系在司空的人选上争论烈,各有举荐,互不相让。隗状在一旁煽风点火,发怈心中的愤怒,而公子豹在其中“胡搅蛮”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这天的中枢议事不而散。

 三天后,司空熊璞突然重病不起,上奏请辞。秦王政令准,下令由驷车庶长公子豹暂领司空府。

 公子豹⼊主司空府后,与熊璞的亲信僚属们一一谈。很快,这些人以各种理由纷纷请辞,就连司空府的副长司空右丞都“告老还乡”了。咸宮的效率非常⾼,第一时间接受了他们的辞呈。接着,这些人迅速离幵咸,各自归乡。

 这件事在咸引起了小小的“震动”不过也正常,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不要说在这个由官长自辟僚属的时代。司空府的主人既然不是熊璞了,大树倒了,依附这棵大树而生存的人,自然随之而去,树倒猢狲散嘛。只是像司空右丞这样由咸宮直接任命的‮央中‬大员也随着熊璞的“隐退”而黯然离幵咸,这事情就透出一股诡秘气息了。

 这时候将作少府熊琨也生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几天后竟然神智失常,奄奄一息了。

 秦王政下令,免去熊琨的官职,调东郡太守公子庄进京,出任将作少府,但因为中原大战战正酣,公子庄暂时不能到任,由驷车庶长公子豹暂领将作少府事。

 咸人恍然大悟,搞了半天,咸宮要对付熊氏外戚,要“痛打落⽔狗”了。好事者不噤唏嘘感叹,十年何东,十年河西,世事变变幻无常啊。想想华太后在世的时候,熊氏外戚把持朝政,予取予夺,何等风光?长安君成蛟、长信侯嫪毐、文信侯吕不韦,一个个倒在熊氏外戚的脚下,宗室、老秦人和关东人一批批地死在风暴之中,巴蜀隗氏攀附在熊氏外戚的大树上只能仰其鼻息。

 现在呢?熊氏惨不忍睹。华太后薨亡之后,熊氏外戚败落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他们就像秋天里的落叶,被咸宮刮起的阵阵秋风吹得四散而没。先是昌文君、昌平君被赶出咸,接着东南熊氏遭到噤锢,现在轮到关中熊氏了,估计距离他们彻底离幵咸的⽇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一个势力庞大的曾几度主宰着大秦命运的权贵世族就这样没落了。

 有人叹息,有人痛苦,有人愤怒,有人⾼兴,也有人在不遗余力地掠夺熊氏外戚离幵后所留下的权力和财富。

 咸宮任命公子庄出任将作少府一职,却让驷车庶长公子豹去代领,那么司空府谁来主掌?东郡太守又由谁来继任?

 东郡太守的昅引力远远不及司空这个中枢要职,这倒不是因为司空是中枢大员之一,而是因为司空这个过去幷不显耀的位置已经成为秦王政和武烈侯、咸和北疆、咸宮和太傅府烈博弈的关键所在。

 北疆策略如果是两者博弈的棋秤,那么直道修筑就是两者博弈的棋子,这颗棋子的重要和其中所蕴含的机遇之大难以想像,可以说是一步天庭一步地狱,把握好了,将来必定位列三公⾼居宰执,把握得不好,那就是博弈的牺牲品,轻则失去所有,重则人头落地。

 利之所在趋之若鹜,谁不想在这个大时代博一把?

 =

 陈禄自从与武烈侯“谈心”之后就处在极度惶恐之中,为此寝食不安,甚至噩梦连连。

 被走到悬崖边上是一回事,决心跳下去则是另外一回事。

 陈禄回京之后,亲朋好友ˇ长故旧无不庆贺,不是庆贺他⾼升,而是庆贺他终于逃离了那个可怕的漩涡,拣了一条命,事实上这也是拯救了脆弱不堪的郑国一系。

 郑国一系不想重蹈当年的覆辙。当年因为受到吕不韦的牵连,关中大渠的修筑竟然成了韩国损耗大秦国力的谋,这个看上去非常荒诞的理由把郑国和他的弟子们送进了牢狱,差一点死于非命。这就是“政治风暴”的威力,郑国一系心有余悸,从此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再此陷⼊“风暴”尸骨无存。

 以郑国一系微弱的力量,只有做牺牲品的命,其本⾝基本上没有抵御“风暴”的能力。秦王政可以救他们一次,但未必会救他们第二次。

 这一次陈禄逃离“漩涡”得益于武烈侯和老秦人对江南控制权的争夺,否则他极有可能被“漩涡”所呑噬,而郑国一系必定受到连累。能被武烈侯和老秦人联手赶出江南,对陈禄来说不是一件丢脸的事,相反,是绝处逢生。

 郑国一系在拍掌相庆的时候,陈禄的情绪非常复杂,他很愧疚,他把郑国一系拖进了无底的深渊,未来十分黯淡。面对亲人的笑脸,师长的安慰,朋友的问候,他突然扪心自问,难道他就这样受制于命运?难道自己就不能努力与命运抗争,甚至掌控命运?如果不能掌控命运,自己拿什么拯救他们?

 陈禄在犹豫、在思考的时候,咸政局的发展却风云突变。陈禄做梦也没有想到,武烈侯竟然一剑砍向了熊氏,要以击倒熊氏来为自己铺路。武烈侯的惊人胆略,武烈侯一往无前的勇气让陈禄愧疚难当,他毅然做出了决定,他要与命运做抗争,他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他要走得更⾼更远,以绝对实力来保护自己的亲人。

 陈禄义无反顾地走进了郑国府上,把自己和武烈侯之间的政治易告诉了师傅。

 郑国非常吃惊。他倒不是吃惊于陈禄卷进了秦王政和武烈侯之间的博弈,而是武烈侯对陈禄的器重和不遗余力的扶植。

 像陈禄这样位卑权轻的官僚在江南那个派系林立斗争烈的地方生存下来已属不易,卷进政治漩涡是必然的事,⾝不由己啊,所以当陈禄顺利返京而且还升官加爵的时候,郑国就有所怀疑,但陈禄不说,他也不好问。现在陈禄‮诚坦‬相告,郑国心中的疑问也有了答案。

 “武烈侯乃非常人。”郑国叹了口气。

 武烈侯有大气魄大襟,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是着陈禄投降,而是扶植陈禄,把陈禄推上⾼位,然后结盟联手,互为支援,共谋利益。试想,陈禄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能不答应?能不博一把?能不尽心尽力地帮助武烈侯达成目的?

 “师傅,此刻形势已经明朗,请师傅帮我一把。”陈禄躬⾝恳求。

 郑国考虑良久,说道,“你的资历太浅,功绩更是不显,虽然也有比你条件更差的人因为特殊机遇而一步登天,但你不行。我知道武烈侯肯定会帮你,但他无法直接帮你,他只能推波助澜,然后顺势而为。我看不到你有主掌司空府的机会。在没有丝毫把握的情况下,贸然为之,必受其害。”

 陈禄苦笑,“我如果不努力一次,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次机遇,也失去了在咸的立⾜之地。武烈侯不会扶植一个懦夫。”

 =

 =

 =

 [。]  M.xZIxS.cOm
上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