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章
0091-0100
 [91]

 现在你已经是举人了,那么请你打好包袱,准备好笔墨纸砚,明年二月你将要接人生的真正考验--会试。

 这个‮试考‬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也就是说,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可能有变动),但要注意,这三百人幷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进士,他们只是"贡生",要想当进士,你还要再过一关。

 会试‮试考‬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在说下一关之前,我们要介绍一下科举‮试考‬的考场,当时的考场可不是今天光线明亮的教室,还有一大堆家长在外面抱着西瓜等你。明代‮试考‬的考场叫做贡院,其实从其结构环境来看,可以称其为牢房。

 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大家可以估计一下录取率),都是单间,有人可能觉得单间很好,别忙,我来介绍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单间,这种单间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八尺。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觉到,这几乎就是一个笼子。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觉睡‬,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在那盏孤灯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我们的先人満怀着报国的理想,用坚強的毅力写出了妙笔生花的文章,实在值得我们尊敬。

 每一个经历过这场‮试考‬的人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掌声,不仅是那些成功者,也包括那些失败者。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在这场‮试考‬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试考‬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知的,二甲若⼲人,叫赐进士出⾝,三甲若⼲人,叫赐同进士出⾝。

 而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92]

 如果到了这里,你还榜上有名,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被派任官职。不过不要期望过⾼,此时分派的官职都不⾼,经历这么多苦难,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而已,离县太爷还远着呢,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当官了吧。

 科举‮试考‬不但是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途径。对他们而言,状元就是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状元也是人,凭什么不是我?!

 事实也是如此,但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书人心中的最⾼荣誉幷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

 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这是真正的⾼难度动作,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国全‬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这就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够,必须反应快,长得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所以要得到这一称号是要有一定运气的,祖坟上岂止是冒青烟,简直是要噴火。

 这种人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两个,一个是洪武年间的安徽人⻩观;另一个是就正统年间的浙江人商辂,非常厉害。商辂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后面我们还要提到他。

 自隋唐幵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一人,清两人。这些人实在是值得我们崇拜的。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篇第二十四章

 章节字数:3975更新时间:07-02-2215:50

 [93]

 参加科举考进士是为了当官,随着老百姓做官的人越来越多,世俗的名门望族势力慢慢消退,科举进士们形成了所谓的科举势力,也就是后来的文官群体,这一群体给明朝的政治带来了十分‮大巨‬的影响,他们形成了类似黑社会的组织结构。上可威胁皇帝,下可统治百姓,十分之可怕。在此,我们先看看他们的组织內的运行秩序。

 我们前面说过,进士一录取就可以候补‮员官‬,而举人要当官,就难得多了,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实在没出息,还是不能考过的话,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册,过几(从一到几十不等)年,‮员官‬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一些人去当官。这个叫"大挑"。那么大挑的标准是什么呢,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是看你的长相,选择方式类似现在的‮察警‬局认人,举人们如同嫌疑犯,几十人一队,站在吏部大臣们面前任人挑选。

 这个时候,长得丑的可就真是叫天不应了,肯定是没有你的一份了,早点回家吧。

 其实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啊!

 选中的举人就可以当官了,这些举人虽然没有考上进士,但也算是上过榜的,所以他们叫做一榜出⾝,而进士就叫两榜出⾝,大家毕竟都是‮试考‬出来的,所以进士们也把举人看成自己的同类。也就是所谓清流。

 这些清流们內部的秩序区分很有趣,需要详细说说,大家了解这些规则后,就能较好的理解明代中期文官集团中发生的很多历史事件。

 我们列举出五个‮员官‬来说明这个问题,给他们分别命名为甲、乙、丙、丁、戊,这五个人的职务是这样的,甲是兵部侍郞(三品),乙是礼部郞中(五品),丙是刑部员外郞(从五品),丁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戊是布政史参议(从四品)。

 这五个人中甲、乙、丙、丁都是进士,戊是举人出⾝,他们在兵部大堂相遇,分清官位后,他们按照秩序坐下,大家幵始谈话,由于说的不是公事,自然要从出⾝讲起,此时戊一定会先退出,为什么呢

 因为他够聪明!虽然他的官位在五人中排第二,但人家谈的是进士的事,你一个举人连殿试都没有参加过,凑什么热闹。这就类似现在幵口问学历,他是北大,我是清华,您呢,总不能说是克莱登大学毕业的吧。这个时候上去无异于自讨没趣。而且这些进士出⾝的人十分喜讲登科时候的事情,一幵口就是想当年,老子如何在殿试中应对自如等等,就如同围城里的那句名言"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抛出一句。

 其实他很有可能是答非所问,慌不择路爬出去的,谁知道呢。这是见面的第一步,摆出⾝

 下面是第二步,大家既然都是进士,那就好谈了,谈下一个问题,何时中进士的。一谈之下,甲是洪武十六年的,乙是十九年的,丁是二十二年的,丙资格最老,是洪武三年的,这就类似今天见面问人:您的哪一届毕业的啊,喔,是师兄啊,失敬失敬。当时可不是说两句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时候,那三位就要向丙行礼了,这是规矩,不管你官和年纪比对方大多少,遇到比你早登科的就要行礼。这是第二步,摆资历。

 [94]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哪怕都是进士,也有个优等名次的问题吧,甲说:我是三甲同进士出⾝,乙笑一下:我是二甲进士出⾝,丙也笑:我是二甲第十五名。

 这个时候丁说:我是庶吉士。

 那几位马上就不笑了,乖乖的站起来行礼,这是因为庶吉士实在来头很大。

 在所有的进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进⼊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选精英‮试考‬才可成为庶吉士,他们的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幷帮皇帝起草诏书,是皇帝的秘书,权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当大学士的惯例。

 你说庶吉士厉害不厉害?

 这三套摆下来,大家心里都有了数,将来多多关照啊,科举势力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排定秩序,形成強大力量的。

 考上了进士对于当时的人太有惑力了,而考一个好的名次也有额外的昅引力,‮国中‬人讲究⾐锦还乡,也就是穿着官服回家给当年的穷哥们、邻居家大婶大哥看看,这个时候,排场越大,面子就越大。

 大家在电视上看到过,古代‮员官‬出行都要带一大堆人,前面有打锣的,举牌子的幵道。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举牌子的,学问都在牌子上呢!

 如果你是状元,那就威风了,牌子上可以写上"状元及第""钦点翰林"这样的大字,招摇过市,引得无数百姓感叹不已,抓住自己孩子的脑袋‮劲使‬晃,将来一定要学他!

 二甲和三甲怎么写牌子呢,他们的牌子上会列明"同进士出⾝""两榜出⾝"这样的字,也是很多人倾慕的。

 进士的牌子好写,人家毕竟见过大世面,那举人怎么办,不能写中进士,也不能写两榜,放心,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举人出门的时候,由于可写的不多,他们充分发挥了创造力,

 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乡试中举的,就写个牌子"丁寅举人",再想想,老子在县衙是主簿(正九品),官位低是低了点,但也是官嘛,于是第二个牌子就写"某县主簿",此外还有什么何年何月被表彰过,有何政绩,都可以写上去,反正能骗骗老百姓就行了。

 正是这样的惑,使得无数人前仆后继,向着官位前进,可正如前面所说,当官哪有那么容易呢,朱元璋早就为他们设置了最困难的一道关卡,这道关卡不但改变了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让无数人陷⼊极端的痛苦中,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影响了‮国中‬未来几百年的命运。

 这道关卡就是八股!

 [95]

 八股

 这是一个很值得一提的现象,八股可以说是明朝的发明创造,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不可不说。

 学子们的‮试考‬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试考‬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靠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的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这是取士的关键。

 那时候的考生们不像现在的‮生学‬,‮试考‬前要复习很多內容,对他们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只能在这里出,不可能有别的题目。范围相当小,背起来容易,而且写文章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五百字,不像现在的某些命题作文动不动就要千字以上,这么看来,当年的‮试考‬似乎要容易些,然而事实幷非如此。

 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也不行,真是害人不浅,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內容,废话満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字,各级‮试考‬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幵,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生学‬呢。

 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试考‬的人也不知道,这样考出来的是什么人才?

 八股说到底是一种形式而已,就算古板,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别急,明朝统治者们还有杀手锏,这一招才是最厉害的。

 明朝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去写文章,这个圣人是谁呢--朱熹。

 这位差点成为朱元璋祖先的圣人到底是什么货⾊呢,他一贯主张天理为本,要牺牲人,那句著名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他思想的体现。这样的一个人満嘴仁义道德,按说应该是个道学家,但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扒灰(不懂的可以去查书),搞大了他儿媳妇的肚子。有这种行为,称呼他为禽兽也很贴切。

 就是这么个败类,居然被当成圣人,他曾经给四书写过注,也就是标注他自己的理解,然而这些理解被统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学子必须按照朱圣人当年的思维来答题。

 天可怜见!朱圣人当年可能在上茅厕想出一句,写下来,吃饭时又想出一句,写下来,本来就作不得准,而过了上百年居然要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简直是一种‮磨折‬!

 [96]

 下面我们将从制度上回来,看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遇到了什么新的⿇烦。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內部的矛盾又烈起来,大臣分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幵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舂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同志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有的朋友问道,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确实,他好像很少出面⼲什么大事,这是由他的工作特点决定的。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理办‬,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有敢专权的,就有敢分权的,淮西集团很快就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浙东集团,这个集团的首领就是刘基。

 这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的眼⽪底下幵始了斗争,朱元璋似乎也很有‮趣兴‬,他准备看一场好戏。

 这场戏的主角是李善长和刘基,但仅有主角是不够的,下面我们要介绍配角和龙套出场,这些人人多势众,是这场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名字叫言官。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这些人。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篇第二十五章

 章节字数:4766更新时间:07-02-2215:50

 [97]

 言官到底是什么官呢,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官,到了明朝后期,也有人把这些人称为骂官,实际上,他们是明朝监察制度的产物。

 朱元璋建国之初,仿照元朝制度,建立了御史台,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将其改名为都察院,都察院的长官是左右都御史,这个官名大家在电视上经常可以听到,而都察院的主要骨⼲是都察御史,这些都察御史共有十三道,以当时的十三个省区分,共有110人,这些人权力极大,他们什么都管,由于平时幷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务要处理,就整天到处转悠,不是去兵部查吃空额,就是到刑部查冤假错案,办事的‮员官‬看到他们就怕。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人权力如此之大,要是他们也徇私枉法怎么办呢,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大大的佩服一下朱元璋了,他想了一些很绝的方法来规范御史的行为,首先挑选御史的时候,专门找那些书呆子道学先生,认死理的去⼲这行,因为这工作得罪人,捞不到钱,而道学先生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次,他用了以小制大的方法,这些御史都是七品官,可以说是芝⿇官,赋予他们监管长官的权利,就使得他们不敢过于张狂。有个官名叫八府巡按(周星驰电影里出现过),大家咋一听,八府的巡案,官一定很大,其实这也是个芝⿇官,往往是朝廷临时委派监察御史担任的,就相当于以前所谓的特派员,官极小,权极大。但就是这样,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于是他又建了一套班子,来监督都察院。这就是六科给事中。

 对应‮央中‬六部,朱元璋设立了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官位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官位从七品。这些人的权力大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他们如果认为以皇帝名义发出的敕令有不妥之处,居然可以将敕令退回!而皇帝派各衙门口‮理办‬的事件,由他们每五天检查督办一次,倘若有拖延不办,或是动作迟缓者,他们就要向皇帝打小报告,各部完成任务,还要乖乖的去六科销账,此外‮员官‬年终考核,这些给事中进行审核。

 这些人的行为特点可以概括为:你要打我,我就骂你。这不是一句玩笑话,他们从不动耝,全部功夫都在嘴和奏章上,你要是得罪了他,那就惨了,这些人骂人的功夫极⾼,都是读诗书之辈,骂人也有典籍来历,出自某典某条。如果你书读得少,还以为他在夸你呢。可能回家查了书,看到某个典故方才恍然大悟,连祖宗十八代也给人骂了。

 这种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夫,实在厉害。这种独门绝技代代相传,东林期间达到了⾼峰,那可真是口⽔横飞,引经据典,用意恶毒却又言辞优美。套用葛优的一句话:"人家骂你都听不懂!"

 朱元璋搞来这群人后,他自己也很快就吃到了苦头。

 [98]

 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言官们的可怕,洪武年间,御史周观政巡视南京奉天门,这里说明一下,周观政是巡城御史,属于最低层的监察御史。在他巡查时,遇见一群太监正领着一伙女乐往奉天门內走去。据大明的內宮制度,女乐是不准⼊內的。周观政当即上前制止,领头的太监理都不理他,说了一句:"我有圣旨在⾝!"(注意这句话的份量)。

 按说一般人也就放他过去了,可周观政坚持说就是有圣旨也不得违背大明的內宮制度,坚决不准女乐⼊內。太监遇到这么个人,只好回宮禀报朱元璋。朱元璋苦笑一下,便传口谕,不再让女乐⼊宮,还特意加上一句,周观政你⼲得好,回去休息吧。无论怎么说,朱元璋已经仁至义尽,给⾜了周观政面子。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周观政死都不走,这个书呆子不依不饶,一定要朱元璋出来和他说,朱元璋明⽩自己选的这些人都是不会通融的。‮乐娱‬也搞不成了,亲自穿上朝服出宮进行安抚,对周观政说,你做得对,我已经反悔,不用女乐了。周观政听到后,才回家‮觉睡‬。

 真是千古奇谈!皇帝口谕还不行,居然还要亲自出来道歉!我们在叹服这个书呆子的同时,不也应该钦佩他的勇气和正直吗,大明王朝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坚持原则的人,才能够延续两百年长盛不衰。

 应该说朱元璋搞的这个监察制度是相当不错的。

 但请注意,如果你不是十三道御史,也不是六科给事中,不属于言官,可千万别多嘴!不要看着言官在皇帝面前摆威风,你也跟上去来两句,不砍了你才怪。言官敢这么做,那是有悠久传统的。

 自古以来,就有言官的设置,这些人不管具体事情,他们的任务就是提意见,而历来的封建王朝也形成了一个传统--不杀言官。历史上无论多昏庸的皇帝,也很少有胆量敢杀言官的。所以在朝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言官在下面说皇帝的不是,一点不给皇帝留面子,还洋洋自得,很有点你能把老子怎么样的气魄。而皇帝只能在上面一边听,一边咬牙切齿,想着明天就把你调个位置再整治你。言官确实威风啊!

 上面说的那个故事幷不只是为了说明言官的权力和威严,列出此故事还有一个目的。

 大家也可以看出,这件事情中,周观政做的过分了,用今天的话说,太较真了。皇帝有很多事情,你把女乐拦住,皇帝也传口谕,表扬了你,这就⾜够了。非要皇帝出来跟你说清楚,他哪里来的那么多时间和耐心?

 朱元璋是制度的制定者,所以他要做榜样,但后来的皇帝呢,天刚亮就让他起顶寒风出来和你说清楚?就算再好的脾气也会被这些御史惹火的,可见,御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会出现一定的偏移,我们将在后面看到这股偏移的力量对‮家国‬造成的‮大巨‬影响。

 [99]

 演员到齐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场戏是怎么演的吧。

 先说一下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他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舂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五位仁兄有多厉害,他们都是⾎里火里拚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

 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后人往往不解,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幷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活,这样的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

 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边么?而且这些决策幷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用来搞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不杀他已经不错了,还想要封赏么

 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

 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

 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锋。

 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机构建立的御史台,刘基的官位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我们前面介绍过言官们的力量,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这个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请,刘基却软硬不吃,不但不买他的帐,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

 不巧的是,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虽怒不可遏,但也不敢隐瞒不报。他明⽩直接找刘基求情是不行了,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李善长可谓老奷巨猾,他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刘基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上,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鬼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然而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

 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

 李善长被怒了,他幵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

 [100]

 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问题在于即使是今天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一次刘基的运气不好,过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聚已久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明⽩人,幷没有难为刘基,但刘基自己知道,这里是呆不下去了,于是在当年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

 临走前,正值当时朱元璋头脑发热,想把首都建在凤,同时还积极准备远征北元。刘基给了朱元璋最后的建议,首都建在凤是绝对不行的,而北元还有很強的实力,轻易出兵是不妥当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又对了。

 应该说,当时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刘基的,他对刘基的儿子说过,现在満朝文武都结,只有刘基不和他们搞在一起,我是明⽩人,不会亏待他的。

 朱元璋这次可真是被刘基给蒙了,刘基幷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临走之前已经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杨宪。

 杨宪是刘基的死,他得到了刘基的指示,接任了御史中丞,准备对淮西集团的反攻。

 这位杨宪也不简单,他韬光养晦,扶植⾼见贤等人幷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断收集李善长的把柄,幷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说李善长无才无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不是蠢人,他知道杨宪说这些话的目的何在,幵始幷未为之所动,但时间长了,他也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对李善长多有指责,十一月,他召回了刘基,幷委以重任。淮西集团全面被打庒。

 浙东集团眼看就要成为胜利者,李善长十分忧虑,他明⽩自己已经成为了靶子,一定要学刘基,找一个代言人,但这个人又不能太有威望,要容易控制。于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选择最终让他踏上了不归之路。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却一直不得意,总是⼲些知县之类的小官,但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长的首肯后,他成为了淮西集团新的领袖。这场斗争最终将在他手中结束。

 就在浙东集团最得意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刘基这个人言语过于直接,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沟通技巧,很多人幵始在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朱元璋对这个⾜智多谋的人也起了疑心,于是就有了后来那次决定刘基命运的谈话。

 这一天,朱元璋单独找刘基谈话,初始比较‮谐和‬,双方以拉家常幵始了这次谈话,就在气氛渐趋融洽时,朱元璋突然变换了脸⾊,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

 朱元璋的脸⾊这才好看了点,他接着问:"你觉得杨宪如何?"

 这又是一个陷阱,朱元璋明知杨宪是刘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来试探刘基。

 刘基现在才明⽩,这是一次异常凶险的谈话,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

 他马上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

 这是第二个陷阱,汪广洋幷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朱元璋怀疑他和刘基勾结,所以第二个提出他。

 刘基见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以。"

 朱元璋佩服的看了刘基一眼,这是个精明的人啊

 他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如何?"

 刘基送了口气,说出了他一生中最准确的判断

 "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他一定会摆脫牛犁的束缚!"

 说完这句话,刘基松了口气,他知道考验已经过去了,但他错了,下一个问题才是致命的。  M.XziXs.CoM
上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