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君民往事(三)
吴天远却不理睬他的辩解,自顾自地道:“陛下为什么要杀刘伯温呢?这件事情还真让人觉着奇怪啊!刘伯温可以算得上对陛下最忠心的臣子了。在陛下打天下的过程中,他独挽乾坤,帮你定下了先灭陈友谅,再并张士诚,最后鼎定中原的计策。他可以算得上居功至伟,可是陛下分封功臣的时候,刘伯温也只不过被封了个诚意伯,岁禄更是只有区区的二百四十石而已。而当时被封为韩国公的李善长,岁禄却有四千石。这是因为刘伯温的功劳没有李善长大吗?还是因为刘伯温不是淮西人?”
“刘伯温不是淮西人,在这个充斥着淮西人的朝庭里自然是无法立足了。所以当刘伯温向陛下提出致仕还乡的时候,陛下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可是刘伯温这个人太聪明了,聪明到你对他一点也不放心,你不但把他的儿子留在京城做人质,还经常派人去刺探他。后来胡惟庸说刘伯温要在有王气的地方修建祖坟,吓得刘伯温赶紧又回到京城来向陛下申辩。而陛下呢?你却不给刘伯温任何机会,直接将他的傣禄给夺了,还限制他的自由,不准他离开京城。刘基也没办法,写了一首咏梅的诗呈给您:‘我家洗砚池边水,朵朵开来点墨痕。不要枝头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虽然诗写得不怎么样,可是用以表明自己的高风亮节还是足够的。嘿嘿!即使是这样,这样一位人杰最终还是逃不了被你毒死的下场。而他的大儿子在今年年初也被人整死了,不过这件事情倒是胡惟庸所为,与陛下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这样一个为陛下立下汗马功劳,在各位功臣中首屈一指的人物,什么错也没犯,只因为不是淮西人,便被陛下弄得家破人亡。也的确令人心寒!”
朱元璋没有说话,可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吴天远的话每一句话都象一支支利箭,直
入他心中最为隐秘的地方。而且他也的确是对不起刘伯温一家,他向来不愿提起这件事来,而这四年来也没有人敢在他的面前提起这件事情。没想到今天这个自己找上门来的吴天远竟然当着他的面将这件事情剖析得清清楚楚,令他感到十分难堪。
吴天远见朱元璋不说话,便冷笑一声,道:“草民再问陛下第二件事情,郭天叙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咬着牙,面色极其凶恶,哼了一声道:“郭天叙是因为陈野先叛变,才以身殉职的。”
吴天远的脸上带着嘲弄的笑容道:“真的是这样吗?怎么草民看着不象呢?”
朱元璋狠狠地望着吴天远:“你是怎么认为的?”
“陛下的泰山老丈人郭子兴死后,军中便推举了他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而推陛下与张天祐为左右副元帅。可是在郭子兴的军中,陛下的队伍人数最多,军纪最好,不但有徐达、常遇
、汤和、邵荣这些猛将,还有李善长、冯国用这些人帮着你舞文弄墨。陛下又岂肯久居于人下呢?只是郭天叙既是你的大舅子,又是正职的元帅。人家名正言顺,你如果无缘无故地造反,你又怕众心不服,弄不好反而会闹个众叛亲离。”
“陈野先的投降是一个好机会。陈野先是因为兵败才近不得已投降的,可是他的骨子里却一点也不想投降,这一点你看得清清楚楚,还装模作样地与陈野先结为兄弟,以麻痹所有的人包括陈野先。你第一次攻打我们脚下的这座京城时,你自己的主力军队却是一动未动,而是让陈野先与张天祐和郭天叙等人去。本来陈野先的家小留在太平作人质的,而你也偷偷地将他们都给放了。陈野先便越发没有顾忌了,帘临阵倒戈,杀了郭天叙和张天佑。而陛下呢?自然而然成为了都元帅,郭子兴的军队也全都归了你。这个借刀杀人的计策简直是神来之笔,竟然不
半点痕迹”
“而郭子兴的另一个儿子郭天爵到了那个时候居然还敢自不量力地与陛下争夺兵权。他哪里能是陛下的对手?最终当然免不了一死了。不过郭子兴也算是对陛下有再生之恩了,可以说没有郭公,就没有陛下的现在。可是郭公他老人家的尸骨未寒,陛下却接连将人家的两个儿子给杀了,嘿嘿,说起来也不免令人齿冷啊!”吴天远说这番话的时候,满面微笑,似乎是在说第三人的事情,而非指责朱元璋。而朱元璋在听这番话时,却是又羞又怒。自吴天远向他问话以来,一直问的都是他的
私而难以启口之事。朝中的许多官员都未必清楚,可是吴天远却都能娓娓道来,说得丝毫不
。看来吴天远对这些事情调查了许久,也不知道吴天远调查这些事情,究竟是个什么居心。
朱元璋对吴天远所说的话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向吴天远问道:“你问这些事情,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吴天远道:“若说有意思,当然有意思。若说没意思,其实也没什么意思。我刚才所问的事情,都不是重要的事情,我主要想问你的事情,却是小明王韩林儿是怎么死的?”说到这里,吴天远的虎目中
光四
,如两道利剑直
朱元璋的腹心,似是要
着朱元璋招供一般。
朱元璋没有回答吴天远。通过刚才的那段对话,他已经知道无论自己再怎么狡辩,吴天远都会自说自话一番,将自己的谎言戳穿掉。况且在对待小明王韩林儿的这件事情上,他也同样是问心有愧的。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