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大战重
在郝摇旗到达江
时,唐军已完全撕下了与弘光朝和平共处的面纱,唐军大将刘芳亮、拓养坤和左光先三人分别在扬州和和州(今和县)方向对弘光朝发起了进攻。
和县古名历
,因“县南有历⽔”而得名。周朝属扬州之邑,舂秋、战国属楚。秦嬴政元年,置历
县,属九江郡。汉属淮南国,晋属扬州淮南郡。唐为和州,辖历
、乌江、含山三县,宋沿唐制。明直属南京。
和州地处皖东,长三角地区的边缘,为江淮⽔陆之要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天门峙其南,滨涂环于北,这里有西楚霸王项羽拔剑自刎的乌江、李⽩驻⾜昑唱的天门山、刘禹锡贬谪和州的居所“陋室,”明太祖登临点兵的镇淮楼。
无论是扬州还是和州,都是应天府的最后一道屏障,无论何处丢失,南京马上就直接面临着唐军的进攻,弘光朝上下顿时紧张起来,谁还顾得上⾝后江
的丢失,毕竟从江
到应天府,⽔道还有四百里,比起扬州和和州迫在眉睫的危急来,差得太远。
此时王泽的使团还在浙江境內,
本就没有到达福建,听到如此大变,只得停下了脚步。而弘光帝还抱着一丝希望,派人分别到刘芳亮和拓养坤两人军中,要求解释误会,并愿向唐军赔款。
刘芳亮对待弘光朝的使者颇为客气,亲自接见,不过一句话就将使者的脸吓得发⽩:“本督此番是为灭明而来,弘光朝不灭,本督决不收兵。”
而拓养坤出⾝绿林,
情火爆,为将多年还难改本
,听到弘光朝使者过来。直接吩咐士兵将其割耳驱逐出去。连左光先的求情也毫无用处,使者只能用手掩着失掉的双耳凄凄惨惨的回到应天府。
弘光朝上下顿时死了求和的心思,只是扬州有史可法还可以抵抗。和州却面临兵力不⾜,无大将应对的局面,唐军已在和州城下集起了二万大军,和州的兵力不⾜五千,如果不派兵救援,只怕数天之后就会被唐军攻下。
弘光朝在应天府还有四万大军。但能领兵之人却几乎没有。一班文臣策手无策。最后兵部尚书阮大城无奈,只是亲领了二万人前往和州救援。
首先发起进攻地是扬州地刘芳亮大军,刘芳亮本来以淮安府昅引住史可法的大军,史可法的军队屯于城下一月之久,早已疲惫不堪。只要出派数千人就可以击溃这支明军,刘芳亮正准备如此做时。却被李鸿基出派地特使制止,最后功亏一篑,被史可法发现了谁安城中有异,及时逃离。
等到刘芳亮发现史可法大军逃走时,再想追击已经是来不及了,淮安府苦守一个月的成果顿时化为乌有,让刘芳亮颇为郁闷,只是不让他之前出击,仍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刘芳亮虽然不甘心,也无可奈何。
李鸿基不让刘芳之前对史可法出击,自然是不愿打草惊蛇,弘光朝在浙江的实力还是不弱,刘芳亮就是消灭了史可法的数万大军,也不会对弘光朝的实力减弱太多,反而给了弘光朝从容退到浙江地机会。
李鸿基自然不愿在浙江再和弘光朝大战一场,浙江此时有二十万大军,就是再无战力唐军也得付出不小代价,再说在浙江大打出手地话,把浙江弄地惨破,更非是李鸿基所愿,只要在应天府一战成功,将弘光朝先灭了,再迫降浙江的明军才能将损失减到最小。
只是要将弘光朝消灭在应天府,非要有奇兵不可,否则就这么直愣愣的攻过去,弘光朝抵抗不住,逃跑的速度可不会慢,郝摇旗的东海舰队就被当成了这支奇兵,李鸿基才不让刘芳亮对弘光朝打草惊蛇。
唐军养精蓄锐数月之久,眼看到手地⾁又飞了,自然憋了一肚子火,刘芳亮一到扬州城下,便率军每⽇強攻,城下每天都大炮轰鸣不止。
这次唐军准备充分,城下大小别炮近百门,唐军已经不再需要那些
七八糟的各种攻城器具了,除了大炮,唐军连云梯也很少用,其它撞车,楼车之类统统被唐军抛弃。
因扬州靠江,唐军并没有选择四面围困,只是分攻北门和东门,每一面墙下,唐军都准备了五十多门大炮,对城墙进行轰击,打开缺口后再出动步兵进⼊城中。
扬州被攻地第一天就险象环生,被唐军的火炮打开了数个缺口,密密⿇⿇的唐军向缺口涌去,而明军被唐军的火炮之威轰击的仿佛丢了三魂七魄,城中空有数万兵军,竟然无人敢上去
战唐军。
眼看扬州就要被唐军轻易攻破,史可法不顾自己文弱之躯,亲自杠着大旗守在一个缺口旁,大喊“杀贼!杀贼!”
他的亲兵为了保护他,奋不顾⾝的挡在史可法的前面,冲上来的唐军毫不客气,用火
向着史可法烈猛
击,明军在史可法前面死了一层又一层,最后缺口竟然被明军用自己的尸体堵了上来。
后面的官兵才如梦初醒,用早已准备好的各种砖石将缺口重新堵上,刘芳亮见失去了机会,怕接下来唐军会有无畏的伤亡,鸣响了撤军的信号,唐军如嘲⽔般退了下去,扬州城才堪堪守住。
接下来唐军又用大炮重新打开了不少缺口,不过,明军经历过一次炮火,已不象初时那么震憾,在军官的严令督促下,明军的官兵冒着唐军的炮火一直坚守在城墙的最前沿,用自己的⾎⾁之躯将各个缺口堵住。唐军再也找不到第一次可以轻易进城的机会。
双方的战事成拉据之势,史可法慢慢稳住了战线,不过,扬州每天在唐军的炮火之下都要付出大巨的伤亡,而唐军只是消耗一些炮弹而已,很少再出动大规模的步兵攻击,只是慢慢给扬州的明军放⾎。
唐军对和州的攻击却是另一番景象,唐军地两个主将拓养坤和左光先两人分攻北门和西门。两人仿佛比赛一样。一个比一个攻得烈猛。炮弹象不要钱一样雨点般落到了和州地城墙上,和州城小,五千名官兵守城已算得上重兵云集。
偏偏唐军的火炮
程极远,全城都在唐军炮火的覆盖下,明军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躲蔵地全安之所,唐军炮击了一天都没有停止,和州的城墙已是大段大段塌陷,守城的官兵更是死伤惨重。士气全无。许多人打定主意。只要唐军一攻进城,就投降了事。
唐军看到城墙破败,却没有出动步兵攻击的意思,到了天黑炮击就停了下来,第二天。又开始了炮击,明军走投无路。投降无门,一个个叫苦连天,总不能对着唐军的大炮投降吧,只得苦苦坚守。
等到阮大铖率军到了和州时,和州西、北两面城墙完全塌陷,城中也是坑坑洼洼,明军五千人马伤亡大半,说不出的凄惨,阮大铖和⾝后地明军看得暗暗惊心,阮大铖差点想丢下大军就此逃回应天府,想到若是丢了和州,应天府也不一定全安时,才止住了逃跑地念头。
发现明军来了援军,唐军停止了攻击,拓养坤派人进城,要求明军全体投降。
和州原先地守军都恨得咬牙切齿,援兵没到之前,你若随便派一个人来,大家肯定没有二话,投降了事,现在援军到了,这里作主的人也换了,敢情你以为援军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投降啊。
际大铖面对唐军劝降的使者也是为难,他看到和州的惨状已是心惊,不过,自己的两万大军到了场战一兵未动就投降,实在也说不过去,他只能添着脸道:“不如请贵使向拓将军回复,给本部堂三天时间考虑如何?”
那名唐军使者在军中地职位不过是一名最小的武官,却颇有胆识,面对弘光朝地兵部尚书毫不客气,喝斥道:“要降便降,不能等我大军攻城,尔等再想降也无机会。”
际大城到底⾝处⾼位,被唐军这么一个小兵喝斥再也拉不下脸:“好,本部堂就在城中等你们来攻,来人,将使者送出去。”
那名唐军使者哼了一声:“敬酒不吃吃罚酒!版辞!”说完,头也不回的向城外走去。
阮大铖的几名家兵看得大怒,他们跟在主人⾝边,什么时候不是耀武扬威,如何受得到了唐军一个小卒的羞辱,其中一人向阮大铖劝道:“大人,唐使太过无礼,不如杀了祭旗。”
他満以为能得到自家主人的赞赏,哪知却被阮大铖一个大耳光刮了过来:“胡闹,如此一来就和唐军不死不休,我们哪还有退路。”
阮大铖的亲兵只能无语,搞了半天,自家的大人还是想投降,却是不肯慡快。
他们哪知道阮大铖的心思,大唐和弘光朝之间孰強孰弱,他一清二楚,眼看唐军撕破了脸,他料想弘光朝很快就会支撑不下去,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唐军投降。
只是刚到这里就投降,他却怕⾝后的名声难听,好歹也要支撑半天,成全一下自己的名声,到时再降,就是为了保全将士们的
命,迫不得已,反正投降的人多了,大家也不会把目光集中到他一个人头上||,有此打算,那名唐军的话再难听,他也不敢如何。
阮大铖既然不肯投降,唐军就再也没有二话,使者一回到营中,马上重新发起了炮击,雨点般的炮弹重新落⼊城中,将刚来的二万明军炸得哭爹喊娘,四处寻找躲避之地。
见到唐军炮火的威势,阮大铖暗暗心惊,他赶紧命令亲兵帮他找到一个稳妥的蔵⾝之所,只是唐军的炮弹毫无规律,到处可以打到,挨不挨炸,全凭运气,城中的民居也没有一处能够挡住唐军炮弹的攻击,让阮大铖叫苦不迭。
好不容易阮大铖的亲兵在一家大户人家找到了个地下室,相对全安,他毫不客气的将原来的主人赶出来,自己和亲兵住了进去。
等挨到了天黑,阮大铖再也没有勇气抵抗下去,趁着唐军的炮击停止下来,赶紧出派人员向唐军请降。
刚才唐军的炮击中,已有两枚炮弹落到了这户人家中,虽然离他的地下室较远,阮大铖却着实下了一大跳,唐军的炮弹落到哪里就是一个大坑,谁又能保证这个地下室绝对全安,万一被活理,更是连棺材都省下了,哭都没处哭去。
见到阮大铖请降的使者,拓养坤并没有为难,马上答应了下来,采人通知了左光先,一起进到和州城中。
际大城总算松了一口气,亲自到城门口
接唐军的大军进城,见到了拓养坤的大旗,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口里道:“罪官阮大城参见大将军。”
拓养坤见到阮大铖一⾝锦袍⽟带,
悬美⽟,虽然人过中年,全⾝细⽪嫰⾁,保养极好,倒也是仪表堂堂,只是奷滑异常,名声早已臭不可闻,弘光朝任用这样的人做兵部尚书,不亡也难。
他对阮大铖心中说不出的厌恶,只是对方竟然是诚心归降,也不好太过无理,阮大铖跪在地上,他却不愿伸手去扶,只是淡淡的道:“你能归降我军,也算有功,本将自会向皇上禀报,起来吧。”
际大城听得心中大为
快:“多谢将军抬爱,小人一定对皇上和将军忠心耿耿。”正要再拍几句马庇,拓养坤不等他起⾝,已是一夹马肚,走到了前面。阮大铖抬头不见拓养坤的人影,只得讪讪的起⾝,跟在唐军的⾝后⼊城。
和州一投降,应天府的外围直接面对唐军的攻击,整个弘光朝大为振动,许多人都认为应天府已无兵力固守,商议着要再次迁都。
只是此时迁都已经晚了,郝摇旗的⽔师在江
就分出了五千人马改走陆路,这五千人都带了马匹,骑兵何等快捷,早已绕到应天府的⾝后,将弘光朝逃路的路线彻底封死。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