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求贤令
拿下了甘肃,等于拔去了唐军背后的钉子,对唐军的战略意义是巨大的,再也不用担心背后的牢制,但这个战略意义现在还没能显现出来,麻烦却带来了一大堆。
首先是财政上的麻烦,甘肃很穷,唐军除了从肃王府手中拿到二十余万两银子,还有价值数十万两的珠宝古董外,其它都是赔钱,甘肃的府库早已空空如已,官员们都已欠饷三个月了,难怪唐军一来,一个个争着投降,许多人还指望唐军能发给他们欠饷,确实,宋献策为了稳住这些降官的心,还承诺由唐军补回他们三个月的欠饷。
这可把户部侍郎李守忠弄急了,哪有明朝的欠饷由唐军补发的道理,没想到这么荒塘的事还得到李鸿基的同意,其实李鸿基知道,明朝的官员都对朝庭的俸禄根本不在乎,不要说三个月欠饷,就是三年不发饷他们也无所谓,苦的只是一些微未小史,至于清官,现在还能找出几个清官来。
这些官员提出要唐军发欠饷只是一个试探,试探唐军对他们的态度,若唐军连欠饷都发了,那他们就可以彻底放心,李鸿基接到宋献策的建议考虑了一下,还是爽快的掏出了这笔银子,相对于他们投降节省下来的军费,这笔钱只是小意思。
唐军的这次出兵损伤了近一万人马,光这些人的抚恤,医疗就要花费上百万两银子,数万大军出动,每个月又要多耗去几十万两银子,加上一场大战,董学礼把能征的东西都征掉了,甘肃急需救济,否则,百姓才不管你是官军还是唐军,也不管他们的粮是谁征的,没有东西吃他们就得造反。
这些都不成问题,唐军的库房里还有数千万两的银子,粮食
粮虽然少,但
粮却堆满了仓,关键是唐军一些子损失了三大财源,第一是蒙古这边,以前每年都有百万计以上的利润,而现在由于顾君恩的到处筑城,还要安置数十万百姓,已经投入了上千万两银子,现在还要每个月补贴数十万两,这个投入起码还要持续一年的时间。
第二是高
祥的义军被剿了,唐军最赚钱的兵器生意没得做,张献忠由于紧挨唐军,唐军自然不得不防备张献忠反咬一口,很多武器都要限制出售,加上张献忠一直被卢象升
着打,没有能力去攻城,就是卖给他兵器也得赊账见不到银子回笼。
三是由于朝庭对唐军全面
运,唐军境内的
易马上萧条了将近一半,商税收入从最高达到二百万两一个月,一下子跌到只有一百万两左右,虽然这个收入比起朝庭来说,还高了很多,但朝庭主要的是农业税。而唐军的农业税全免了。
李守忠自从接过户部侍郎这个位子来,户部的银子就从没有增加过,总是在不停的减少,虽然唐军现在的银子还堆满了库房,但比起高峰时已减少了三分之一,按这个速度下去,唐军最多还可以支撑两年。
钱粮还不是主要问题,付出再多,有了前几次暴富的积累,唐军再怎么也是两年后才用紧张的问题,关键问题是唐军没人了,准确的说是没有那么多当官的人。
本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布衣,非常体会农民的艰辛,他当皇帝后,每年都带着儿子、孙子到乡村巡视,自己亲自挑上担子,同时也让儿孙们效仿于他。指着地里劳动的农民给儿孙们说:“我过去就和他们一样,一年到头在地里辛辛苦苦的劳动,我们吃的用的,都是他们给我们提供的,你们当了皇帝后,要爱护他们。”
他还把县以上的官员都招集到京城开会,他说:我在你们中间当老百姓的时,看到贪官污吏横行乡里,就切齿痛恨。如今我当了皇帝,你们这些当官的,有胆敢欺
我的老百姓的,绝不饶恕。
朱元璋有鉴于宋朝的三大害,冗兵,冗员,冗费,分别作了相应的措施,针对冗兵,他作出了卫所制,朱元璋曾自夸,本朝养兵百万,未费国家一分银,针对冗员,他大力裁剪官员,官员到了少之又少的地步。而冗费是由前两项引起的,解决了前二项,这冗费自然没有了。
明朝县分三等,二十万人以下为下县,二十万人到三十万人为中县,三十万人以上为上县,以上县官员的配置最齐,为县令一名,县丞二员,主簿一名,典史一名为朝庭正式官员,马夫每人一名,还有给官员配制的柴薪皂隶,共十人。算未入
,由国家付给薪俸。
一个三十万人以上的县只有五名官员管理,再加上柴薪皂隶和马夫共二十人,以这二十人自然管理不了一个若大的县,所以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实行里甲制度:以自然村为单位“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一里十甲。”一里之中,推举其中丁粮多的十户为里长户,每年轮差其中的一户为里长,其他的九个里长户,协助里长开展工作。其余的百家又分为十甲,每甲十户,加上各自的甲首共为十一户。
里长的职责主要是:对里内人户进行管理,对本里农业生产进行督促,对应缴纳的田赋和物料进行监督,还有主持祭祀,征输差役,拘传罪犯和调处纠纷等。
所以现在大明将近二亿人口,实际在册官员只有二万多人,太祖的本意自然是好的,官员越少,百姓的负担自然越轻,实际上这两条措施在本朝初期取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在朱元璋刚刚赶走了蒙古人,中原一片残破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兵数十万,深入草原追击元朝残余势力,取得军事上的巨大胜利,永乐年间也有能力持续对北元势力进行打击,还可以造出巨大的宝船让郑和七下西洋。
但后世子孙自以为这一制度能用之万年,却不知由于本朝开始时,汉人的富户壕绅都被蒙人压制,成不了气候,有的大壕绅也是投靠蒙古人的汉
,自然遭到太祖的严厉打击,所以本朝初官员虽少,却能牢牢的撑握大权,各种税收,差役都能完成的很好,也取到了与民生息的作用。
但越到后来,官员至休,土地兼并,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壕强,基层的里甲不是朝庭正式官员,而是自行推举,这种制度下,里长之职自然慢慢全部撑握在壕强手里,而县令在税收,差役上慢慢也要依靠他们,否则凭那么二十来人,怎么收数十万人的税,而这些壕强自然不会有那么老实,收到的税会全部交给朝庭。
要命的是许多壕强都与官府有千丝万绦的联系,许多人来就是官员至休,朝中还有门生子弟,他们少
税,当地的县官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若壕强有功名在身,还可以免税,许多人因赋役繁重,纷纷托避在壕强门下,这样来达到不
税的目的,而
一部分给壕强就可以了。
所以从本朝中叶以后,农民逃亡
众,致使里甲残破不全“县无全里,里无完甲”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凤
府的里甲就曾残破到“有一里仅存四、五甲者,有一甲止存一、二口者”的严重局面。如陕西省有的地方“里甲
益侵削,仅存十之二、三”甚至“有数甲全逃者。”再如江西省兴国县在嘉靖三十年犹有四十四里,到万历年间就仅存三十四里了。
其实这些人不是逃亡了,还是在原地,只是托避于壕强门下,从官府的征税名单上减去了而已,他们的
税对象转向了壕强,这样,本朝越到后来,人口越多,征税之人反而越少,税赋自然越来越重,朝庭的收入却没有增加。
那些壕强也不是善茬,刚开始托附于他们的农民确实得到了好处,比起朝庭的赋税来可以少
一大笔,但慢慢的他们的租金也会越来越高,或许为了吸引农民投入他们的门下,租金会比朝庭的税收略低,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所以朝庭征税人越少,就越要加税,朝庭加税,那些壕强也会加重对名下农民的盘剥,形成了恶
循环。事实上,以大明二亿的人口,朝庭所有的税收不超过三千五百万两,每人平均不到二钱银子,何来税重之说,可是中间被壕强剥去的银子,恐怕有十倍于朝庭税收,才会让各地怨声载道,烽烟四起。
李鸿基在陕西,山西境内鼓励百姓向官府告发,打倒了大多数壕强,分了他们的土地,自然受到了所有农民的
,但实行这些制度必须有有足够多的官员,既使原明朝的降官全部任用了也远远不够,何况一大部分还要剔除,所以刚开始李鸿基都是采用军管,这些都由军队来完成,但军队总要退出,这些退出的地方李鸿基增加了乡一级编置,以十里为一乡,设一名乡长,乡长为九品,属于在册编置,把基层权力收回唐军手中。
陕西,山西唐军属下已有近八百万人口,一百多万户,可成一千二百多个乡,仅乡长便需要一千多名,还有那些空缺补充的官员,总共需数千名人员之多,唐军每年培训出来的只不过数百人而已,两省惫有好多地方的行政是由军官担任,现在又多了一个甘肃,至少又得增加上千名官员,这些人到哪里去找。
李鸿基不是不想加快人员的培训,而是这年头识字之人奇缺,你要培训也要有老师,虽然陆续有些秀才,举人来投,刚开始当然要以军队为先,这些人放到军队当参谋,文书尚且不够,自然不会考虑补允官员,而且现在唐军还处于免税期,除了商业税要狠抓外,其它都可暂时不管,所以唐军境内在打倒大部分壕强后还能正常运转,但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何况为了以后打下地盘,还要贮备一大批人才。
李鸿基把洪承畴,许鼎臣找来,让他们商量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朝庭官员太少的问题,洪承畴等人并不清楚,象他们都是家族出身,把基层政权交给那些家族管理视为理所当然,但问题是那些大的家族在上次密谋造反中被闯军一网打尽,后来又牵连了不少人,所以现在唐军境内大的乡绅减少,不足以管理基层,唐军自然要加以管理。
伴承畴道:“唐王,如今我军节节胜利,连满人也败于我军,唐王又已进王位,何不向境内发出求贤令,择
举行大比。”
“你是说科举,有人会来吗?”科举李鸿基不是没想过,只是读书人大都出生于官宦之家,或是壕绅富户,而今这些人许多都在草原开荒种田,李鸿基除了民愤极大之人外,连那些牵涉到褚家谋反的人,也只处死了几个主谋,大部分只是抄家后
放到了草原。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唐军减租减息,提高商业税等行为严重伤害了他们的利益,恐怕也没有几个人会支持自己,唐军境内的穷秀才,穷举人之类则大部已投到唐军门下,想博一博封
荫子,那还有举行科举的必要吗,若是没有人来,唐军岂不要大失面子。
伴承畴道:“唐王可以下大赫令,凡是考取之人,若以前有犯罪
放草原的可免去他们全家的
刑,这样他们的子嗣为了获得唐王的大赫,必会参加。”
许鼎臣在旁道:“唐王,此次大比还可以稍微把时间放宽,并规定大明境内所有学子都可参加,亦可从外面引来一批人。”
李鸿基一愣,道:“官府封锁如此严密,就是有人想来,也来不了。”
许鼎臣笑道:“总有人能进得来,既然那些商人为了赚钱能把货物都带进来,一个大活人还进不来么。”
李鸿基一听,马上想出了一个办法,道:“好,我军可以向那些商人悬赏,凡能引一个学子过来,每人发一百两赏两。”
许鼎臣赞道:“唐王高明,为了如此重赏,那些商人肯定会千万百计把学子带过来。”
商议好后,李鸿基马上发出求贤令,唐军在三月后举行大比,不论哪个省份,只要学识优秀既可参加,考中后马上授予官职,这个求贤令通过走私商人和唐军各地的间谍马上在全国
传开来,引起掀然大波。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