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京
“你也知道啊,不知会朝廷一声,就砍下一个四品知府的脑袋,不知道有多少御史参你专权、擅杀,如果不是皇上护着你,而且费学士也在旁为你说上几句好话,恐怕现在你真的有⿇烦了。”李时叹气说道。
“宗易兄,你没有目睹常州的情况,不然你也会愤然的。”张信认真说道:“如果还可以重来一次的话,我一样会这样做。”
“见到灾民们的情况后,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这些贪官污吏确实该杀。”李时赞成说道,隐瞒灾情不报,趁机夺取百姓财物田地,
杀前来求助的百姓,无论是哪一条,都⾜以将他们砍杀抄家蜂。
“宗易兄,不是我妄加诽谤,只是有些朝廷的大臣们,长年⾝居⾼位,恐怕早就已经忘却民间疾苦,丝毫不理会百姓的死活,只关心自己的前程。”张信低声鄙视起来。
“子诚,这话你可不能
说。”李时小心翼翼的说道。
“本来就是如此,江南灾情如此严重,不思为皇上分忧,安置灾民百姓,却还在为兴献帝仪注名份争论不休,简直就是本末倒置。”张信愤然说道,自己将这件事情都上报这么久了,现在才运来粮食,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死去,他们有闭心有精力作口⾆之争,还不如多把心思放在赈灾上面。
李时苦笑,不知道怎么回应张信。沉默片刻之后才肃容说道:“子诚,皇上口谕,让你放下江南之事,尽快回京。”
“微臣遵旨。”张信站起朝北拱手,随后坐下轻松说道:“既然宗易兄已经来到江南赈济灾民,这里也没有我什么事,我自然也该回京了,正好能赶上皇上大婚。”
“子诚好运气,可惜我只能错过了。”李时叹气说道,似乎非常遗憾。
“宗易兄不用怈气。等你回京城之后,我会把当天盛况为你转述一遍的。”张信微笑说道,心中还真有几分急切,不知道绿绮是否平安到家了。当初为了掩人耳目,张信悄然在常州附近下岸后,毕竟皇家船队实在太引人注目,况且时间紧迫,宮里急用绸缎,也耽搁不得,⼲脆让五艘大船先行回京。
考虑到巡视各地地辛苦,张信自然不能让绿绮一同随行,极力劝慰之后。善解人意的绿绮这才答应下来,虽然说有陆炳和一些锦⾐卫在旁保护,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可是在没有确认之前,张信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那就要谢谢子诚了。”李时笑道。
两人聊了一些趣事之后。见天⾊逐渐暗淡。已然夜深人静。也就相互告别。返回自己地房间休息。毕竟李时劳累了一天。刚才宴会之时虽然没有贪杯多喝。可是在苏州员官们地热情敬酒之下。还是有几分醉意地。
本没有精神和张信秉烛夜谈。
翌⽇清晨。当李时宣布张信准备回京复命后。苏州府地员官心中⾼兴不已。虽然这么久没有再见张信处置过任何员官。可是前车之鉴就是眼前。谁敢放松警惕。要知道那些锦⾐卫还在各府县盘旋着呢。员官们不是笨蛋。一想就知道是张信授意地。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巴不得张信赶紧回京。
“志辅。有趣兴随我进京城吗?”客厅之中。张信微笑询问起来。
因为张信从来没有摆过架子。所以俞大猷在他面前也放得很开。哪怕张信就坐在自己地对面。俞大猷也没有太多地拘谨。可这回闻言却着实椤住了。以俞大猷地聪明才智。自然能听出张信言下之意来。可是他从来没有过这个心里准备。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回复张信。只好在一旁默默不语。似乎在权衡其中地利弊。
“俞兄弟。只要你答应一声。到京城之后。锦⾐卫之中自然会有你一席之地。”知道俞大猷祖上是跟太祖皇帝打山河地有功之臣。王杰对他自然另眼相看。而且见他⾝手不错。而且待人有礼。心中也有几分爱才之心。见到张信似乎有意招揽俞大猷。王杰当然也要在一旁帮衬起来。
“志辅,你早晚要继承祖上百户之职,只不过没有经过考核而已,依我来看,以你的能力承袭百户那是理所当然的。”张信微笑说道,言下之意不言而喻,虽然说军户官职世代相传,可是也要经过兵部考核地,如果没有通过考核的话,那么就得不到应有的俸禄和待遇。
俞大猷心动了,虽说他的祖上跟从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功臣袭泉州卫百户官,但是传至其⽗时已历五代,与其他军户一样,家中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俞大猷也是自幼家贫,靠⺟亲杨氏编发网和亲友资助,勤学不辍,自从⽗亲死后,向为家中的男丁,俞大猷只能支撑起这个家来。
想到家中的清贫情况,⽩发苍苍的⺟亲,俞大猷心中一颤,正
开口答应下来,可是却忽然迟疑起来,听张信的意思,让是自己进锦⾐卫任职,可是大明上下谁都知道锦⾐卫地名声,若是家中的亲人好友知道自己成为锦⾐卫,那么他们将如何看待自己。
“志辅,你不必急着回答我,回去再好好考虑一下。”张信微笑说道。
“大人,在下告退。”俞大猷拱手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挣扎之⾊离去。
“这个俞大猷真是不识好歹,随大人进京即可保他前程,有什么好犹豫的。”王杰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锦⾐卫的名声太差了。”⽩了王杰一眼,张信悠悠地回房。准备走人了,当然要收拾好行李。
两⽇后,苏州城外河渡前,李时携着苏州府上下员官礼送张信起航回京。
虽然说皇家船队已经率先运绸缎走了,可是以张信地⾝份地位,
本不用自己直说,苏州府的员官们已经为他准备好一艘豪华的大船,而且还备了划桨百多百船工,就是希望张信一路顺风,早点离开江南之地。
“宗易兄。小弟告辞了,来⽇京城再见。”甲板之上,张信轻笑挥手,轻快的走进船舱。
在船工的指挥下。大船很快就起锚扬帆,见到大船真的消失在北方天际,苏州府的员官们却没有感到多大地喜悦,眼前还有一位钦差要应付,在还没有了解这位钦差地
情脾气之前,他们还要继续绞尽脑汁呢。
“王杰,随行地护卫安置好了没有?”船舱一晃动,张信就明⽩这是起程了,心中也有一些喜悦。随口询问起来。
“已经安排妥当。”王杰神态自若地说道,待在江南的这段时间里,经常乘风破浪地,王杰早就已经习惯船上地摇晃,丝毫没有开始下江南时眩晕的感觉。
“志辅最后还是出现,真是可惜了。”张信叹气说道。船都已经起航了,而俞大猷却没有露面。
“俞兄弟说,家中还有年迈的⺟亲要尽孝,只能辜负大人的一番心意了。”王杰也在一旁叹息起来,为俞大猷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感到可惜之极。
“算了,以他的才华,⽇后早晚要进京的。到时候看他怎么躲。”张信一笑。也没有再计较下去,而且问起其他事情来:“王杰。保山村的情况查得怎么样了?”
虽然表面上不在意,可是张信还是惦记着。回到杭州的时候早就暗暗派人去调查那里地情况了,只是最近这段时间太忙,一时之间也菗不出时间来理会这件事情而已。
“
据杭州锦⾐卫都司罗纪探回来的消息说,事情与海匪有关,这两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海匪经常前去騒扰保山村那一带的地区,保山村的村民担心害怕之下,决心迁移到其他地方去,上虞县令害怕负上安民不利的罪责,这才隐瞒起来,决口不提此事。”王杰回答道。
“原来如此。”张信轻轻点头,偏头问道:“王杰,你觉得事情真是这样吗?”
“卑职自然不相信,这分明就是借口,虽然东海匪徒侵扰繁多,但是卑职从来没有听说哪个村子,因为这个原因,到背井离乡迁到他处的。”王杰冷笑说道。
“你说地一点也没错,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张信点头,古代的乡土观念可不是一般的固执,除非村子的人都死绝了,不然肯定有人要留在村子之中。
“保山村的村民是被上虞知县下令強行迁移他处的。”王杰说道。
“原因是什么?”张信淡然问道。
“保山村不远处有个梁湖村,村子就在海边,这两年经常有货船从这里起航,一去就要数月才回,而且有商人商队在那里集聚。”王杰回答说道:“就是在那时起,梁湖村附近的几个村子经常受到海匪地騒扰,但是这些海匪从来不伤人
命,也不夺人财物,不过总是闹得村民不得安宁,上报县衙后,知县以全安为由,下令让他们迁移。”
“那些村民们迁去哪了,现在情况怎么样?”张信问道,虽然王杰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张信也明⽩,让一群祖辈都生活在村子之中地人离开自己
悉的乡土,肯定不会是那么简单地事情,但是在官府的⾼庒之下,什么矛盾冲突都只能消逝无踪。
“迁出时,县衙每户人家给了三两银子路费,把村民们迁到上虞最偏远地太平山一带,任其开荒垦田。”王杰说道。
张信沉默不语,起⾝向船舱外走去,此时船已经驶进太湖,望着绿油油的湖⽔,清风徐徐拂面,张信轻闻清新的气息,认真的对一旁的王杰说道:“王杰,江南是个好地方,我还会回来的。”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