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民世家 下章
第一5九节 北美合作(上)
 政治、军事、经济,永远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他们争论不休的事情。东南亚战争无疑正是一件引起全球聚焦的事件,实际上,人们对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更感兴趣,一个是罕见的千年强国,曾经在人类文明史记载中领先了上千年以上,另一个是百年来全球公认的新兴大国,曾经影响了全球几乎所有角落的超级大国,强强碰撞,结果如何呢?一个是东方国家的代表,另一个是西方国家的代表,甚至是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强强对决,这极其强烈的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同时,几乎所有人都对战争的最终结果感到了震惊,不管愿意不愿意,军事专家和评论家们都毫不留情的指出,美国“在东南亚战争中战败”这是这个国家成立以来极其少有的失败之一,而且是大踏步的退出了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势力范围,从此以后“远东在很大程度上离了掌控”

 战争虽然非常吸引人,但是这场战争充其量只是一场局部战争,而且仅仅持续了5个多月,实际上不到4个月就已经结束了,人们还来不及细细回味,却发觉在美国的本土上,另一场“战争”早已悄然打响。就在东南亚战争刚刚打响,或者说是稍晚一些,北美——美国的本土正在经受另一场战争的考验,而这场“战争”就是商业战争,也被某些人称为“东南亚战争的次战场”

 虽然近代以来,全球各地战火不断,但是北美很少受到战火的直接波及,尤其是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但是这里不断爆发商业战,可以说,这里是全球商战最频乃的地区,不管是欧洲,或者是日本,更或者所谓的“亚洲四小龙”乃至新兴的市场中国和印度等国家,都把北美尤其是美国当作商战的重要地区。而之所以要提到北美商战,是有原因的,第一呢,由于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尤其是个别国家的别有用心,各主要市场互相封锁,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三大市场和两大区域,中国,北美和欧洲是三大市场区,两大区域则是比较分离的远东包括亚洲和欧美,经济危机期间大多进行了市场的内部整合(这对世界一体化形成了严重的冲击)。第二,东南亚战争前后,泾渭分明的东西方两大市场区,出现了东方公司开拓欧美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的现象,声势非常浩大,以致于被用“战争”这个词汇来形容。第三,商战的双方经纬分明,主要是远东的日本企业和本土企业,而这两个国家又与东南亚战争密切相关,都深受战争的影响,因此,经济学家和评论家们称北美的市场大战为“战争”也说明了这次商战的残酷和区域。这么说吧,在经济危机期间,北美公司全力开拓北美市场,争取市场的早恢复,欧洲公司也把欧洲市场当作了发展的重点,极力压缩国际公司的生存空间,远东企业重点开拓中国市场,事实上形成了排斥的市场组合体;另一方面,欧美市场互相开放的比较早,早在39年初就互相开放了(当时远东企业也无力参与竞争),这就造成了一些远东企业的不利形势,毕竟远东市场的分量比不上欧美市场,因此,全力开拓欧美市场就成为他们的必要选择。

 远东之战的结果是远东的大公司都活了下来,但是无一不是元气大伤,虽然技术上先行了一步,对他们来说,必须走出远东范围,日本和韩朝的公司感触最为强列,而东南亚战争又进一步迫她们冲出亚洲,全力开拓世界市场。也许这样说更合适一些,如果战争没有爆发,处于胶着状态的这些企业不至于果断的转变努力方向,至少不会出现全力争取的现象,虽然他们也知道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市场并不合适。但是,战争迫使他们迅速的放弃中国市场,在战争时期,任何的过分努力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于是,纷纷在中国采取守势,保持现有市场份额,而把目光投向了北美市场;同时,中国政府也两国企业进军北美尤其是美国市场,并且非常配合的与两国政府签订了一些“补充协议”(主要是一些银行贷款和政府补贴协议)。日本和韩朝企业从2月初开始进入北美市场,这是他们多年撤离之后的再次大规模进入,这直接给北美同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北美和中国不同,后者是战争的直接参与方,部分行业已经开始了军事管制,而美国企业还远远没有达到此类地步,因此,他们进入的阻力并不很大,再加上先前就有比较良好的市场基础,因此,很快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虽然美国人对日本向来没有好感,尤其是作为盟国竟然“袖手旁观”但是他们也补习过《美同盟条约》的具体内容,知道责任并不在日本人一方。对于被迫进入北美市场的日本企业来说,刚开始的时候,信心并不是非常充足,锐气早就被中国同行给磨没了,但是他们突然发现,依然很有钱的北美大陆,实在是一个福地,这个市场更容易做,人们更有钱,思想更国际化…而且对手们也并不比先前的强大,甚至还有所不及。虽然他们的资金比较紧张,但是有技术领先优势,客户们都非常识货,精明的消费者也清楚孰优孰劣,以日本为代表的远东产品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即使是同样的产品,价格上也更实惠,而且服务也要好一些!这就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其一,日本企业加大了对北美市场的投放力度,一些公司甚至从银行贷款来增强北美分公司的实力;其二,欧美企业突然面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困境,他们有资金,但是技术略逊一筹,至少在短期内,很难追赶上!据仙女刺探到的行业信息,3月份时日本企业的利润整体上升了30%以上,从3月到8月,同期利润平均上涨了35%,这可是相当不俗的业绩,即使扣除了市场的恢复因素,每月利润也上涨了20%以上。日本企业的良好收成,让时刻关注着的仙女非常眼红,虽然说他们同期的利润也上涨了30%以上,他们知道,国内市场的上升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战争已经结束,一些隐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最关键的是“有必要开拓世界市场”而这个首选地就是北美,这个据说到处都是机会,也到处都是陷阱的冒险者乐园!

 至于为什么要进入北美市场,而不试图进入欧洲市场,仙女也有自己的解释,第一,两个市场距离中国(仙女的生产基地大都在国内)相差不多“都是非常遥远”选择的优劣不太明显,而印度公司已经在开拓欧洲市场了,没有必要让国内公司再去掺和。第二,仙女在欧洲有不少合作伙伴,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向来都不是他们乐意大举进入的地区,这在公司高层已经形成了共识。第三,国内产业的定位主要在国内,庞大的国内市场,是最重要的依赖,更何况拥有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第四,虽然说仙女的生产力巨大,但是并不足以同时供应两个外部市场,尤其是要保证国内市场的供应“简直是天方夜谭”再说了,公司的资金储备也达不到那种强度,他们还没有狂妄到哪种程度。第五,仙女也有意同日本和北美同行展开竞争,她与不少美大公司关系比较复杂,说好吧,实际上是坏了人家的事,很感,确切地说是互相看不顺眼。最后一点,北美这个金矿太人了,这在整个公司被债务不过气来的情况下,特别有吸引力,如果能够从北美市场上获得一些利润,同时又…这不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么?考虑了以上各方面因素,仙女总部决定进入北美市场,并且是多个行业的大举进入,电子、新材料,生物制品、食品等全部大力进入,当然,重点还是传统的三大系,这个决策是在9月底的公司高层会议上通过的,而到了10月份,就被各个子公司严格的执行。有人戏称这是中国人的大反攻,尾随着败退的美军“打到了北美大陆”不可避免的,北美商战随着仙女的到来进一步升级了。

 当仙女在公告上表示要全力开拓北美市场的时候,在整个世界都引起了争议,可以说,全球的行业公司都不她的这个公告,虽然不少公司也期待成为合作伙伴,当然人们明白“这不过是事先打个招呼”对欧美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仅仅一个日本同行,就把他们闹得犬不宁,不断的丢城失地,仙女再进来…市场竞争肯定会更加烈,至少他们的利润会继续消减。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更加不愿意,他们比北美同行更加了解这个竞争对手,仙女至少保持了相同的技术进步,先前的竞争优势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谁都清楚仙女的意图,她的投资数额太大了,缺钱用了,就到北美挣钱来了,而仙女有什么呢,先前,大家知道她有资金,但是如今,几乎所有的负责人都知道更可怕的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远东技术!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一个稍有经济头脑的人都该知道,这家大财团在北美缺乏基础,从来没有大举开拓过北美市场,仅仅在印度有直接的分公司,在欧洲有一些分公司,还有不少合作伙伴,但是在这里,连一个像样的办事处都没有创办过,更不要说得力的合作伙伴了,对头倒是随处可见,而且大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大公司或者财团。舆论界倒是毫不客气的指出这个致命缺陷,指出这是她多年来不重视国际市场和不参与国际合作的结果,事实上,由于这方面的因素,也没有多少人对她的“淘金北美”抱多大希望,毕竟市场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出来的,各大公司无不在北美经营多年,社会人脉异常深厚,仙女么“或许会成功吧”!当然,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公告上的一些不同往常的措辞“合作进入”并没有说独自开拓,这有违仙女的经营理念,至少没有在她的经营史中出现过。但是仙女是一成不变的么?答案简单的很,当然不是。

 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评论界人士,包括一些大公司的高层领导们,都低估了仙女进入北美市场的决心,或者说是低估了她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也或者是没有认识到胡氏本身的独特,全世界再一次见到了“使者”满世界飞的奇景,这让一些人不由得回想起前不久的大动作。继做出能源公司组建的“荒唐”动作之后,仙女总部又一次大规模的派出了规模庞大、族群众多的谈判队伍,这一次据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着汉语、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世界各国语言的仙女谈判人员,在10月中旬开始接触日本、韩朝、北美和欧洲等地大公司的领导高层,几乎所有在北美市场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司,都出现了仙女谈判人员的身影,从地产、电子、到食品、商贸,甚至能源公司,都有一些人在推销他们的产品。有些公司在接到谈判请求函时哭笑不得,这仙女不是在胡闹么,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业务!但是,仙女是在开玩笑么,当然不是,她从来不开自己的玩笑,对她来说,每一步都要达到特定的效果,绝不会“胡作非为”

 事实上,派出如此众多的谈判人员并不是某个领导人的豪兴大发,也不是为了讲究排场,更没有丝毫胡闹的意思,每组谈判人员都携带了足以打动人心的材料,仙女重视每一个合作伙伴,为他们准备了合适的行头。这么说吧,首先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合作伙伴,而且尽可能在广大的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并不管他先前是做什么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合作可能,他们就要去试一试。第二个目的就是造势,为大举进入市场营造声势,对他们来说,引起的争议越多,社会议论的越烈,才越有利,这是和先前的能源谈判明显不同的地方。她也不怕人家说她是一家“杂牌公司”只要有合作伙伴,在任何地方,产品都卖得出去,先进的技术,优秀的质量,谁都抹煞不了应有的社会形象。几乎所有的大公司们都给搞懵了,这还是首次出现这样的现象,全球大财团不少,先前也有财团拥有这么庞大的谈判队伍,就是现在,也有不少财团能够派出毫不逊的规模谈判队伍,但是如此集中的使用谈判人员,迄今为止只有仙女这一家公司。同时,她也是第一家为了进入一个市场,而从不同的子公司抽调谈判人员,并且与各种各样的公司谈判的公司,全世界再次领教了仙女。

 各组谈判人员根据对方的不同,灵活的采用谈判策略,一切都依据对方的公司质、国籍。仙女确切地说是胡氏“至少拥有75个大公司实体”而这次更是派出了90个公司或者子公司的谈判人员,谈判小组数量之庞大,世所罕见,甚至到了“铺张浪费”的地步!可以这么说,如果有一半的谈判小组成功,那么,就轮到某些人头疼了;而如果有五分之一的谈判成功,仙女就将发大财了;若是10%的谈判签订合同,仙女就足以撼动任何一家同行在北美的垄断地位;而如果谈判成功率达到了5%,她就已经成功地打入了这个大市场,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也达到了某些人的预期目的!从各方面来说,这是仙女绝对稳赢的一次旷世谈判,而最终的结果,也确实不出策划部所料。

 策划部是仙女总部最强势的部门,网络了全球各地的人才,拥有众多的“国宝级”专家,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对策划的这次大动作倍感自豪,除了某人时不时地抛出一些风凉话之外,整个总部没有一个人表示怀疑。事实上,谈判进程也让他们非常满意,10月12,各组谈判人员开始同意向公司接触,三天后,至少有300个谈判小组向总部表示了肯定看法,到了16,已经增加到320个,而到了19时,280个谈判小组表示“希望大增”仅仅有24个小组表示“希望已经几乎不存在”

 在强大的声势面前,不管是日本公司,还是美国公司,或者其他国家的公司,至少在表面上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不管是专业公司,或者是非相关公司,都对仙女的谈判人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不管是前对手,还是现在的对手,行业巨头甚或是无关的公司,都表示出对事件的关切!仙女不怕对手的身份和势力,只要能够合作就行了,谁都可以在合理的框架内合作,她不惜扶持一些对手,不惜放弃一些市场,不惜“拐一个无辜幼女进入一个诡异情感世界”只要人家愿意就行!仙女的这种做法,对许多公司来说是个严重的威胁,但是对更多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并且可以让一些完全无关的企业进入新的复合型行业,可以让一些较小的公司变得强大起来,更让一些大公司变得更加强大…仙女是一个破坏者,同时又是一个建设者,她的奇兵突出,搅了市场布局,不少公司合纵连横,不少公司引颈相望,纷纷制定新的公司发展计划,甚至重新对公司进行定位!  m.XziXS.coM
上章 平民世家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