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九针十二原
【本章要点】
一、详细介绍了古代所用的镵针、员针、提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种针具的形状及其用途。
二、论述了针刺的疾、徐、
、随、开、阖等手法和补泻的作用。
三、介绍了十二原
及其主治脏腑病变的原理。
四、指出疾病是可治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原文】
黄帝问于
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
勿使被毒药①,无用砭石,
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②,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
之,宛陈则除之,
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
得针,
气得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③,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
,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圆针,长一寸六分;三曰提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圆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
气;圆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
者,以
分气;提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圆利针者,大如氂④,且圆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圆,以
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夫气之在脉也,
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
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
气反沉、病益。故曰:皮
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
者死,夺
者狂,针害毕矣。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
节之
,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
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
筋骨也。
观其
,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
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⑤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
;害中而去,则致气。
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中之少
,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
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中之少
,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
中之至
,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
中之太
,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⑥,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取三
,飧
取三
。
禀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⑦;刺寒清者,如人不
行。
有
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
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
之陵泉也。
【注释】
①毒药:古人将可以治疗疾病的物药通称为毒药。
②机道:经气循行的规律。
③内温:指气血蕴蓄于内,此处当理解为
气留于体内。
④氂:发音同
,指长
,牦牛尾之
。
⑤重竭:指虚上加虚,造成
亡。
⑥脖胦:是任脉气海
的别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
⑦以手探汤:用手试探沸汤,意手法轻盈且迅速,一触即还。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怜爱万民,亲养百姓,并向他们征收租税。我哀怜他们生活尚难自给,还不时为疾病所苦。我想不采用服物药和砭石的治法,而是用微针,以疏通经脉,调理气血,增强经脉气血的逆顺出入来治疗疾病。要想使这种疗法在后世能代代相传,必须明确提出针刺大法,要想它永不失传,便于运用而又不会被忘掉,就必须建立条理清晰的体系,分出不同的章,区别表里。以明确气血终而复始地循环于人身的规律。要把各种针具的形状及相应的用途加以说明,我认为应首先制定针经。我想听您说说这方面的情况。
岐伯答道:让我按次序,从小针开始,直到九针,说说其中的道理。小针治病,容易掌握,但要达到
妙的地步却很困难。低劣的医生死守形迹,
高明的医生则能根据病情的变化来加以针治。神奇啊!气血循行于经脉,出入有一定的门户,病
也可从这些门户侵入体内。没有认清疾病,怎么能了解产生疾病的原因呢?针刺的奥妙,在于针刺的快慢。医生仅仅死守四肢关节附近的固定
位,而针治高手却能观察经气的动静和气机变化,经气的循行,不离孔空,孔空里蕴涵的玄机,是极微妙的。当
气充盛时,不可
而补之,当
气衰减时,不可追而泻之。懂得气机变化的机要而施治的,不会有毫发的差失,不懂得气机变化道理的,就如扣弦上的箭,不能及时准确地
出一样。所以必须掌握经气的往来顺逆之机,才能把握住针刺的正确时间。劣医愚昧无知,只有名医才能体察它的奥妙。正气去者叫做逆,正气来复叫做顺,明白逆顺之理,就可以大胆直刺而不必犹豫不决了。正气已虚,反用泻法,怎么会不更虚呢?
气正盛,反用补法,怎么会不更实呢?
其
而泻,随其去而补,用心体察其中的奥妙,针刺之道也就到此而止了。
凡在针刺时,正气虚弱则应用补法,
气盛实则用泻法,气血淤结的给予破除,
气胜的则用攻下法。《大要》说:进针慢而出针快并急按针孔的为补法,进针快而出针慢不按针孔的为泻法。这里所说的补和泻,应为似有感觉又好像没有感觉;考察气的先至与后至,以决定留针或去针。无论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都要使患者感到补之若有所得,泻之若有所失。
虚实补泻的要点,以九针最为奇妙。补或泻都可用针刺实现。所谓泻法,指的是要很快地持针刺入,得气后,摇大针孔,转而出针,排出表
,以
去
气。如果出针时按闭针孔,就会使
气闭于内,血气不得疏散,
气也出不来!所谓补法,即是指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施针,仿佛若无其事,行针导气,按
下针时的感觉,就像蚊虫叮在皮肤上。针入皮肤,候气之时,仿佛停留徘徊;得气之后,急速出针,如箭离弦,右手出针,左手急按针孔,经气会因此而留止,针孔已闭。中气仍然会充实,也不会有淤血停留,若有淤血,应及时除去。
持针的方法,紧握而有力最为贵。对准腧
,端正直刺,针体不可偏左偏右。持针者精神要集中到针端,并留意观察病人。同时仔细观察血脉的走向,并且进针时避开它,就不会发生危险了。将要针刺的时候,要注意病人的双目和面部神色的变化,以体察其神气的盛衰,不可稍有疏忽。如血脉横布在腧
周围,看起来很清楚,用手指按切也感到坚实,刺时就应该避开它。
九针的形状依据名称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第一种叫做镵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圆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提针,长三寸半;第四种叫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圆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大针,长四寸。镵针,头大而针尖锐利,浅刺可以
肌表
热;圆针,针形如卵,用以在肌
之间按摩,不会损伤肌
,却能疏
肌
之间的
气;提针,其锋如黍粟粒一样微圆,用于按
经脉,不会陷入皮肤内,所以可以引正气祛
气;锋针,三面有刃,可以用来治疗顽固的旧疾;铍针,针尖像剑锋一样锐利,可以用来刺痈排脓;圆利针,针尖像长
,圆而锐利,针的中部稍
,可以用来治疗急
病;毫针,针形像蚊虻的嘴,可以轻缓地刺入皮
,轻微提
而留针,正气可以得到充养,
气尽散,出针养神,可以治疗痛痹;长针,针尖锐利,针身细长,可以用来治疗时间已久的痹证;大针,针尖像折断后的竹茬,其锋稍圆,可以用来
去关节积水。关于九针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了。
大凡
气侵入了人体的经脉,
的气常停留在上部,浊恶的气常停留在中部,清朗的气常停留在下部。所以针刺筋骨陷中的孔
,
就能得以外出,针刺
明经合
,就会使浊气得以外出。但如果病在浅表而针刺太深,反而会引
进入内里,这样病情就会加重。所以说:皮
筋脉,各有其所在的部位,病症也各有其适宜的孔
。九针的形状不同,各有其施治相适的孔
,应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适当选用。不要实证用补法,也不要虚证用泻法,那样会导致损不足而益有余,反而会加重病情。
气虚弱的病人,误
五脏腧
,可致
虚而死;
气不足的病人,误
三
经腧
,可致正气衰弱而精神错
。误
了
经,耗尽了脏气的会死亡;损伤了
经,则会使人发狂,这就是用针不当的害处。
如果刺后未能得其气,不问息数多少,都必须等待经气到来;如已得气就可去针,不必再刺。九针各有不同的功用,针形也不一样,必须根据病情的不同加以选用,这是针刺的要点。总之,是针下得气,即为有效,疗效显著的,就如风吹云散,明朗如见到青天那样,针刺的道理就是这样了。
黄帝说:我想听你谈谈五脏六腑的经气所出的情况。
岐伯回答说:五脏经脉,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
,五五则有二十五个腧
。六腑经脉,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腧
,六六共三十六个腧
。脏腑有十二条经脉,每经又各有一络,加上任、督脉二络和脾之大络,便有十五络了。十二经加十五络,这二十七脉之气在全身循环周转,经气所出的孔
,叫做“井”如同初出的山间泉水;经气所
过的孔
,叫做“荥”即像刚出泉源的微小水
,说明经气尚很微弱;经气所灌注的孔
,叫做“输”即像水
会聚,而能转输运行,其气也在逐渐盛大了;经气所行走的孔
,叫做“经”像水
已经成渠,脉气正当旺盛;经气所进入的地方,叫做“合”像百川汇
入海,经气已就入合于内了。这二十七条经脉,都出入
注运行于井、荥、输、经、合五腧。
人体关节的相
,共有三百六十五处,知道了这些奥妙,就可以一言以蔽之了,否则就不能把握住头绪。所谓人体关节部位,是指神气游行出入的地方,不是指皮
筋骨的局部形态。
观察病人的面部气
和眼神,可以了解正气的消散和复还的情况。辨别病人形体的强弱,听他的声音,可以了解
正虚实的情况,然后就可以右手进针,左手扶针,刺入后,待针下得气即应出针。
凡是在用针之前,必先诊察脉象,知道了脏气的虚实,才可以进行治疗。如果五脏之气在里面已经竭绝了,反用针补在外的
经,
愈盛
愈虚了,这就叫重竭。重竭必定致人死亡,但临死时病者的表现是安静的,这是因为医者违反了经气,误取腋部和
部的腧
,使脏气尽汇于外而造成的。如果五脏之气在外面已经虚绝,却反而用针补在内的
,
愈盛
愈虚,这叫逆厥。逆厥也必然致人死亡,但在临死时病者会表现得很烦躁,这是误取四肢末端的
位,促使
气衰竭而造成的。针刺已刺中病
要害而不出针,反而会使
气耗损;没有刺中要害,即行出针,却会使
气留滞不散。
气外
,病情就会加重而使人虚弱,
气留滞则会发痈疡。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
,十二原
出于肘膝四关,四关原
可以主治五脏的疾病。所以五脏有病,应取十二原
。十二原
,是五脏禀受全身三百六十五节气味的部位,所以五脏有病,就会反应到十二原
,而十二原
也各有所属的内脏,明白了原
的
质,观察它们的反应,就可以知道五脏的病变情况。心肺居于膈上,属
位,但肺是
部的
脏,故为
中之少
。其原
出于太渊,左右共二
。心为
部的
脏,所以是
中之太阳,其原
出于大陵,左右共二
。肝、脾、肾居于膈下,属于
位。肝是
部的
脏,为
中少
,其原
出于太冲,左右共二
。脾是
部的
脏,为
中之至
,其原
出于太白,左右共两
。肾是
部的
脏,为
中之太
,其原
出于太溪,左右共二
。膏的原
为鸠尾,只有一
。肓的原
是气海,也只有一
。以上十二原
,是脏腑之气输注的地方,所以能治五脏六腑的病。凡是腹
的病都应当取足三
经,飧
的病应当取足三
经。
五脏有病,就像身上扎了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结,江河发生了淤
现象。扎刺的时
虽久但还是可以拔除的;污染的时间虽久,却仍是可以涤尽的;绳子打结虽然很久,但仍可以解开;江河淤
得很久了,却仍是可以疏通的。有人认为病久了就不能治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善于用针的人治疗疾病,就像拔刺、涤洗污点、解开绳结、疏通淤
一样。病的日子虽久,仍然可以治愈,说久病不可治,是因为没有掌握针刺的技术。
针刺治疗热病,就如同用手试探沸汤。针刺治疗
之病,应像行人在路上逗留,不愿走开的样子。
分出现
热象,应取足三里
,准确刺入而不能懈怠,气至
退了便应出针,如果
气不退,便应当再刺。疾病位于上部而属于内脏的,当取
陵泉,疾病位于上部而属于外腑的,则应当取
陵泉。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