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大发明 下章
278 风起
 “通电!通电全国,我华夏联盟不承认《瑷珲条约》,并保留守卫国家领土的权利,”叶枫对新的机要秘书,从徐家汇公学招募来的年轻人马建勋说道:“还是先等一下,你去叫…算了,还是我去内阁好了。”

 叶枫赶到内阁办公的地方,王韬和颜永京以外的六部大臣都在,他又让马建勋将都察院和三法司的黄胜、容闳、王有龄和谭钟麟等人都叫过来。

 “北京和俄国人签署了《瑷珲条约》,大概的内容大家都看看,然后商议一下我们该怎么做,”叶枫看着这些中枢大臣,俨然是一个小朝廷,其中大部分都是和他一起创办华夏的新派知识分子,或者是王运这种后来投奔的,也有谭钟麟、王有龄、沈葆桢这些被胁迫而后转变过来的,叶枫不怕这些人反水,他们在华夏已经位居中枢,清廷已经将这些人都列上了反贼头目的名单,便是他们想投降也不行。

 “朝廷急了,”王运捋着山羊胡子,智珠在握地缓缓说道。

 “华夏联盟挟四省新政自治,苏南失守,湘军劳师无功,北京看到情况不好,不得不放弃无足轻重的北方利益,与俄国人妥协,预料中的事情。”

 “不管如何,朝廷不应该卖国,绝不应该,”叶枫气愤地说道,然而他也知道这件事无从过度指责,对朝廷来说,与其丧失江南半壁,甚至是整个江山,自然不如割让北方的土地以换取俄国人的支持。何况,在很多人看来,叶枫的开放政策多少也是出卖国家利益,而换取西方国家的支持。

 “领土绝不应该割让。所以我的意见是全国通电,表明四省的态度,绝不承认《瑷珲条约》地合法,并保留夺回领土的权益,”叶枫不容置疑地说道。

 “可以,我觉得还可以要求北京拒绝这份条约,宣传司应该进行大肆宣传,一则调动百姓同仇敌忾之心,二则显示我华夏立场。以及与北京的不同之处,”黄胜虽然执掌都察院,但是多年办报的经验让他对宣传这一块很感,叶枫甚至考虑让他和冯桂芬换个位置,以新学领袖著称的冯桂芬出任左都御使看上去也不错,只是华夏的都察院和传统清流言官聚集的都察院并不相同,所以这个问题还在考虑。

 “不但要和北京区别立场,还可以联络曾国藩、骆秉章、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以大义倡导联合通电,反对北京与俄国人签署的《瑷珲条约》。”冯桂芬迅速做出补充,若是论及权谋和帝王之术,冯桂芬也只是比王运略逊一筹罢了。

 “还可以联系英法美等国,对于俄国势力在远东、中东和近东的扩张,英法等国都是比较紧张地,”唐廷枢正好也在杭州,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可以。与各国联络的事就由商务部外司负责,舆论宣传由文教部宣传司负责,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联络就由王运你来负责,王有龄协助,”叶枫安排道,王运本身是湖南人,也曾经和曾国藩见过面,更擅长帝王之术,是最佳的人选。

 俄国人对领土的野心,那是路人皆知。历史上硬生生从中国割去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于外蒙古的独立也和其不了关系,如果从长远来看,谁对中国劫掠最深重的话,除了小鬼子,就是这个和中国接壤的北极熊了。

 俄国地实力,特别是俄国在远东的陆军规模,叶枫完全不放在眼里,所谓对清朝的军援,自然也不会很多。西伯利亚铁路还没修建,俄国国内的经济都一塌糊涂,也就是北京那个朝廷昏聩无能,才会被大鼻子敲诈。

 《瑷珲条约》也给了叶枫一个造势的机会,虽然英法联军这次没有打到北京去。但是俄国人轻易就获得了这么大的便宜。割去了这么大的领土,这个消息公布出来。也绝对会震动整个中国地。

 虽然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但最后也只是开放了几个港口,租借香港岛,割让领土可谓是前所未有,在那个时代,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库页岛在哪里,乌苏里江在哪里,满清将关外视为满族人的私家花园,汉人不得出关,割让那里的土地,本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只不过叶枫一直在扩张报纸的影响,华夏四省已经有多家报馆,《华夏时报》、《华夏商报》、《强国报》、《时务报》、《海外文摘》、《宁波商报》、《申报》等多种报纸期刊都在商务印书馆和华夏时报社的扶持下发展起来,不但在四省有销售,还通过商人流通到江苏、湖广、山东,甚至天津、北京;另外还有《北华捷报》、《时报》等民间报纸或洋人的报纸在流通。

 这些报纸的流通区域虽然受到限制,但因为信息量大,私底下各地都有传,另外情报处也在各地建了些暗点,不停将这些报纸和专门的小册子弄到江西、湖南等地传,通过这些渠道,朝廷和俄国人签订《瑷珲条约》的消息很快就被各地地民众所知道,连具体的条款都公布了。

 除了这些,大量的小册子和报刊评论更是将这件事的严重进行大量的叙述和铺陈,大声疾呼割让数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几个山东几个江苏“此诚华夏有史以来未曾有也”“卖地、卖家、卖国,此乃国”!

 舆论是可以引导的,在铺天盖地的小册子和报纸的宣传下,老百姓都认识到朝廷把咱的土地给卖了,那个地方从来不准老百姓去种地,只准满人骑马,如今还送给了洋鬼子,一送就是几个江苏,大家都愤怒了。

 太平军占领的地方还好,和清朝没什么瓜葛,华夏四省虽然宣布新政,还成立了自己地内阁,事实上独立,但却没有彻底离清廷,只是新政自治,经过报纸和广播的熏陶,大家的民族国家意识特别强烈,很多读书人第一时间聚集起来,声讨清廷。

 对于这种事情叶枫早就驾轻就,首先以总督府的名义在报纸和广播上表明总督府的态度,那就是对《瑷珲条约》绝不认同,并反对朝廷这样做;其次就是通过报纸和广播进行引导,由强国学会出面,组织大家讨论条约地危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条约,归到底一点,那就是如何强国。

 叶枫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让四省地老百姓特别是读书人放弃对朝廷的幻想,转而接受西学,真正来寻找强国地道路。

 宣传组织的效果非常明显,强国学会的外围研究会迅速扩大,很多青年人都选择加入这个以强国为宗旨的会社,并开始逐渐发挥出巨大的能力。

 而在江西、湖南、湖北、山东等地,情报处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秘密通道,各种报纸和小册子出现在市面上,虽然不及华夏四省活跃,但是却挡不住消息在底下传,不打一仗,就割了几个江西、几个湖南、几个湖北、几个山东,实在是骇人听闻。

 还是读书人先反应过来,这些年朝廷一直在打仗,国内形势动不堪,老百姓生活也无法得到保证,种种不满一下子爆发出来,在湖北首先出现了生员聚集在当地官衙门口要求上书,要求朝廷不承认这个条约,并严惩相关官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情报处的推波助澜下面,各地对条约的不满越来越严重,很多省份随即都出现了相似的群体运动,在孔子的家乡山东甚至发生了血事件。

 “民心可用!”叶枫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情报,看到各地读书人发起的运动,他第一次感觉到中国的传统读书人还是十分可爱的,至少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身上还着热血,还想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而有些人就未必了。

 “叶兴华让人送过来的这封信是什么意思?”曾国藩将信笺扔给自己的幕僚,皱着眉头说道,一直以来,他都觉得看不透叶兴华:“他不是都自治了么,朝廷的事情也要管?”

 “叶兴华就是个曹,他这是在找出兵的借口呢,”刘蓉大咧咧地说道。

 “叶兴华这是试探,试探制台和列位大人的态度,”曾国藩的首席幕僚赵烈文认真地说道。

 “你是说,他这样的信也会送给李鸿章、胡林翼等人?”曾国藩问道。

 “应该是的,”赵烈文点了点头:“这一下很歹毒,无论如何,我们不互通声气的话,免不了会互相猜忌。”

 “不过叶兴华的根本目的应该不在于此,他还是想要试探或者说劝服制台和几位封疆一起走他的共和之路,根据当初的共和宣言,联盟的各方,可以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并联合组成共和政府,其目的不是在于争霸,而是在于反清!”赵烈文不管自己的话有多惊世骇俗,全部都说了出来。  m.XZiXS.cOM
上章 重生之大发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