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正德秘史 下章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网(上)
 朱玉刚效仿古代明君,礼贤下士,而且又开出了极其丰厚的条件,那些身有一技之长的士子本来就打是沽名待售,此刻正中下怀,所以就纷纷投到了朱玉刚麾下。朱玉刚得意不已,不仅替他们安排了府邸,而且还派置了仆人伺候,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戎帅搞好科研局的事务。不过,戎帅奉了朱玉刚的旨意正在追查杨廷和的死因,所以暂时就由唐伯虎主管。

 过了几天,果然传来了好消息,唐伯虎前来报告,有人发明了一种灌溉农田用的工具,可以节省很多人力和物力,因为还没有起名,所以他们集体请唐伯虎作为代表来恳请朱玉刚亲笔题名。

 朱玉刚欣喜异常,他没有料到这么快就有成果出来了,于是马上命令陈其武召集几个重要的大臣一起去现场观看。唐伯虎把众人带到了京城郊外的一块农田那儿,朱玉刚抬眼望去,只见几个壮汉正赤脚站在一架轻巧的水车上,轻松自如的往下踩着,而他们的身后,那清澈的水源正汩汩出,现在正是旱灾时期,河北大旱,就连京城也有波及,所以当朱玉刚一看到如此轻巧的灌溉工具,不大为惊讶,他不由得拍手赞道:“好,好,好!”“这是谁发明的?”朱玉刚兴奋的问唐伯虎。

 唐伯虎指着那几个汉子说道:“这不是一个人所能发明的,而是他们几个人共同想出来地。”

 朱玉刚脑中忽然一亮。他想起在魏晋时期有个科学家马钧发明了一种提水工具,结构巧妙轻便灵活,而眼前的这件工具模样和龙骨水车非常相似,但是却更加省力了,看来他们是在龙骨水车的基础上加以了改进。不过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尽快把河中的水送达到受旱地农田里,缓解一下灾情。争取一定的时间来抗旱了。朱玉刚连连点头,他满意的对着那几个汉子大声说道:“你们辛苦了,朕一定会重重奖励你们的!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发明更多经济实用地东西。”

 “多谢皇上恩典,小的们一定会尽心尽力的!”那几个汉子齐声说道。

 朱玉刚含笑说道:“伯虎,照这样下去,我大明一定会再次强盛起来的!朕可以预计,不出十年,形势将大为改观了。”

 众人纷纷附和朱玉刚的话,朱玉刚正待离开。那几个汉子突然大声说道:“请皇上为水车题名。”

 “哦,容朕想想。”朱玉刚心中又喜又愁,喜的是今天取了名,说不定会在青史上留名,那些史家肯定会大书特书,他也可以借此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愁的是,取名对他来说简直是难于登天,他最不擅长的就是取名这事。于是不由自主的向唐伯虎望过去,唐伯虎却笑的不说话。朱玉刚看看眼前逐渐焕发出绿色地农田,忽然心中一动,口而出道:“不如就叫做龙翔机吧!”他看到此水车的形状和龙相似,又高离地面,所以才想了这个名字。

 正不知道这名字是否恰当,在臣下面前会不会出丑时,唐伯虎带头叫道:“皇上起的这个名字真不错啊,臣就算绞尽脑汁恐怕也想不出这么贴切的名字了!”

 众大臣听到大才子唐伯虎也说好,谁都不去深究这名字是否真的那么恰当。也纷纷叫好起来。朱玉刚听着不断的称颂声,不有点飘飘然起来,他想当然的认为这些人的脑子实在太发达了,才几天就搞出了这么一个非常实用的东西来,看来过几天还得再来看看。

 过了几,朱玉刚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王明地属下在山西发现了几座非常大的铁矿、铜矿。他大喜,急忙命令王明派重兵将那几座矿藏严密保护起来。这可是将来制造武器的最佳来源啊。朱玉刚接着又下了道圣旨,将那矿藏定为官矿,平常人如无允许绝不准靠近,然后他又从京中调派了几个冶矿局的人赶到山西,希望能有所帮助。为了能让矿藏顺利开发,朱玉刚命令王明提高了那些军士的待遇,因为怕出意外,所有开矿的人都是从军中抽调的壮士兵,当然条件要丰厚一些。然后,王明又想出了一个免除军士后顾之忧的方法,他将那些军士的家眷都迁移到了离矿藏不远地小镇,而原先居住的居民却被下令搬到了别的地方,朝廷负担那些家眷的所有开销,没过多长时间,那些人的生活渐渐稳定了下来,他们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那座小镇竟然慢慢繁荣起来,这倒是朱玉刚等人没有想到地。

 说来也奇怪,喜事一件接着一件,不久,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这个消息让朱玉刚兴奋得三天三夜没有睡着觉,原来从广州那边传来快报,之前回葡萄牙地比利竟然已经到达了中国,正在广州待命。这次比利不是一个人来到中国的,他还带了许多有一技之长地人,那些人在造船、火器、航海方面非常精通,正是朱玉刚急需的人才。比利不仅带了人,还满载着各种各样当时中国并不出产的物品,当然以朱玉刚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并不觉得有多惊奇,不过,对于那些大明的子民来说,不亚于见到了天外来物,人人争先恐后的前去观看。

 朱玉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马上派了一个大臣前去接比利,同时命令比利尽快入京,因为他知道比利此番前来必定受了他们国王的嘱托,也许另有任务也说不定。接着他又接受了王明的建议,重新增设市舶司,招纳了一批能工巧匠充实到了里面,将他们派往广州、泉州等地,主官当然还由王明兼任,但副手的位置却空着,实际上他是给比利留的,王明虽然文武双全,极富才能,但是毕竟年纪大了,而且对造船方面也不是在行,而比利却有比他更大的优势,由他来主持的话,一定事半功倍!

 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了,各项变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京城的治安也做得非常好,简直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市场上也一片繁荣、兴隆,各种物品应有尽有,京城附近的人都在渐渐的涌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的笑容,这是在干旱后很少见到的景象。朱玉刚仿佛看到了大明繁荣昌盛的样子,他暗暗思忖着下一步的打算。

 而这时,戎帅的任务也快完成了,他从那两个看守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了案子的蛛丝马迹,渐渐的将疑点集中到了韩文成的身上,并且将他软了起来,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不过,韩文成却摆出了一副冤枉的样子,说戎帅假公济私,他还要告到御前。戎帅并不理睬他,只要再加把劲,一切就要水落石出了。

 这时已是正德十五年的秋天了,虽然白天的太阳仍然很强烈,照得人头晕目眩,不过,到了晚上,一股凉意却让人感到了秋天真正的来临。朱玉刚每天都很忙碌,不仅要处理各种军机要务,还要听取手下王明等人关于改革的进展情况,让他欣慰的是,一切都很顺利,都在按照他原定的计划发展着。但越是这样,他就越是有一丝担心,渐渐的,这种担心像梦魇一样笼罩了他的全身,到后来,他常常从梦中惊醒,浑身冒出一阵冷汗,朱玉刚对这种反常的现象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这是将有大事发生的预兆吗?他猛然想起现在是正德十五年,在历史上,正德皇帝恰恰是在这一年而死的,他的死因是掉到了水里受惊吓致死,朱玉刚大惊,自己会不会也发生这样的事?按说不会,自己是从未来来的,到了现在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原来的发展轨迹,自己早就不是那个短命的正德皇帝了,只是借用了一下他的名字而已,应该不会发生同样的事的,这样一想,朱玉刚心中宽慰了不少,为了以防万一,他暗暗告诫自己,今年一定不能到有水的地方去,以免错,丢了性命,他还有一番宏图大愿还没实现呢!

 但是最近朝中上下议论的却是和水有关的事情,原来在京城内新修了一条内河,以后京城的居民用水将大部分靠它提供,极大的缓解了原来的供水压力,这本来是一件朝野共庆的好事,朱玉刚却感到一阵阵的恐惧。他似乎意料到了这条内河对于他生命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后来王明的一席话开导了他,让他所有的霾一扫而空。王明早就看出了朱玉刚的情绪不稳定,但作为一个臣子,有些话又不好明说,于是他试探的说道,这河是死的,不管它们多凶险,它们能否存在都掌握在人的手中,况且那儿风景不错,不应该是个让人烦恼的地方。朱玉刚恍然大悟,是啊,自己还是皇帝呢,难道还怕一条小小的河吗?他听王明说那儿不错,竟然心血来想去那河上游览一番呢,这样不就可以显示一下他的勇气和决心吗?  m.xZIxS.cOm
上章 大明正德秘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