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香港电影一个机会
其实电影并不是用来沉
的,尽管沉
有沉
的美丽。电影也不是用来批评的,尽管批评有批评的淋漓。电影也不是用来讨论的,当你讨论时,就已经错了,尽管讨论很热闹。那一百分钟,你可以用来理解,也可以用来沉醉,可以用来打磕睡,也可以用来寂寞,用来消磨,用来寻找,用来安慰,用来不知所谓。客观来讲,那一百分钟与你同在,就象同一个女人在一起了一百分钟,你或许深爱她,又或许厌恶她,又或许没什么感觉,但你既然和她在一起了一百分钟,那她就与你同在。
对于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讲,大都喜爱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电影繁荣意味着更多选择,更多享受,香港电影是大家享受的一部分,没人希望它败落下去,但事实是,这一段时间他的确没有令大家满意。大家的呼声大有恨铁不钢之意,但在恨之外,还是要一个个买来看的,就象一个丑老婆一样,平时对人长吁短叹的,到了晚间,还是要无限亲密的。
1、香港电影的位置
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组是东方好莱坞,但对于中国人来讲,这并无太大意义,我们可以狂
好莱坞,也可以欣赏侯效贤杨得昌和欧洲艺术电影,甚至一味的鼓吹《寻
》之类的新导演作品,但对于十亿国民来讲,香港制造的电影的观看率应该就远远高于其它的,必竟,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其娱乐价值是没得比的,这就是为何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原因,试问:《蜘蛛侠》好看在那里?当然是够娱乐。
我们的电影局自引进大片以来,盗版业开始飞速疯长,我们看电影基本上都是看盗版碟,当然,其中又分VCD和DVD两种,我们无法判定哪个更主
,DVD是一定要取代VCD的,就象CD取代磁带一样,但目前,十亿人中,看VCD绝对比DVD多,当然两者都不看的也许更多。
好了,试想在一家影碟出租店中(DVD出租店恐怕不多),如果只有三部电影:《蜘蛛侠》《当男人变成女人》《寻
》,有十人来租碟,且每人只能租一张碟。那么,比例习惯性的可能是:《蜘蛛侠》《当男人变成女人》《寻
》…442,很象英格兰球队的阵型。当然,这只是个大概,而且在地域不同的地方,或者某些小圈子内,比例会大不同。我的分析是:《蜘蛛侠》的全球火爆,但在国内看到的是影版,另外有语言文化因素。《寻
》的大肆炒作,但如果不炒作,也许老板根本不会进货。《当男人变成女人》的港星和热闹。公平上讲,《当男人变成女人》是公认最烂的电影。
这就是香港电影的位置,虽然好象已经不是在讨论电影本身,但也许对于我们,电影的意义也正在于此,现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中国人有多少?我们一部电影的票房跟美国,或者香港怎么比?记住:我们有十亿人。
2、我们为何看香港电影
我已经说过,看电影说白了就是娱乐,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娱乐的标准在变化着。国产电影的娱乐指数太低,就一帮N代X代在拍一些似乎贴近大众但大众却很少看的电影,除了能获点奖和让一些小众人士品评文骂外,别无是处,冯小刚例外。在我的记忆中,倒是早年的一些国产片更受大家喜爱,但开放后香港的电影一冲击,就不行了。
我们喜欢香港电影就是因为他的娱乐态度,见过崔健窦唯拍娱乐片吗,但刘以达葛民辉却是不折不扣的笑星,《全职杀手》和《瘦身男女》可以
受批评也可以
获票房,所以,杜琪峰并没有输。看外语片有文化语言障碍,但香港电影的文化语言却比内地的来的更被民众接受。
国产电影在学,比如《闪灵凶猛》,比如《致命一击》,学的不象没关系,重要的是在学,还有就是要大家接受,香港的二
明星都要比我们的陆毅红豆有吸引力,所以拜托大家不要总是描准电视不放了,拍拍电影吧,那才应该是主
,看人家赵薇多有出息。另外,死炒姜文很明显是一种悲哀,周润发离开香港很久了,但明星代有人出,大哥大姐不错是温柔的回忆,但不是方向,我不希望看到的永远是老猛士。
或许内地和台湾在电影的深刻上有一手,但如果电影永远被关在小圈子内,那是悲哀的,西区柯克的电影被誉为经典,同时他的电影也都是当时的卖座电影。也许很多人是冲着侯孝贤看《蔷薇的名字》的,但也许,更多人是冲舒淇去看的。在娱乐大众这一点,香港电影做的并不算太好,但台湾和内地没做或者说还不会做。
不要嘲笑庸俗,你会被庸俗嘲笑。
3、香港电影怎么了
对于大多数书迷来讲,2001年的港产电影是在热闹和批评中度过的,说他热闹,是因为有太多热闹的电影,《花样年华》《少林足球》《全职杀手》《蜀山》《蓝宇》算得上是大热闹,《浪漫樱花》《绝世好BRA》《同居密友》《钟无
》《玉女填丁》算得上是小热闹,越热闹批评越多,一向被吹捧的王家卫,狂获金像奖的《少林足球》也免不了被唾沫星粘住,《全职杀手》和《蜀山》就索幸淹没在了口水当中。
仿似一个蹩角的回光返照,2001年的热闹似乎预示着2002年香港电影的命运。光茫的延续是三个贺岁片的上演和随后的《卫斯理蓝血人》,反映是同样的热闹和批评,随后,便是一大堆的喜剧和恐怖,就这样,很简单。
有必要提一些值得一提的还算不错的电影,2001的《知法犯法》《野兽之瞳》《九龙冰室》《险角》《困兽》《买凶拍人》(我故意没有提其他的一些电影佳作),这些都是带着暴力色彩的电影,香港电影人拍此类电影还是有一套的,可惜的是到了2002年,这样的电影还未见到,另外,自1988年放开****制度以来香港繁荣的****片近几年也都少之又少,不知道为甚么。
原因一是巨星的真空时代,继周润发之后,成龙和周星驰也不再活跃,明星太多,但没有绝对票房号召力的。二是97后香港电影的自我暗视
约束,使一些暴力
情电影减少。想想近几年被人称道的电影吧:《野兽刑警》,《暗战》,《暗花》,《爆裂型警》,《
火》,《江湖告急》等。这是一种反映,也是一种信号。三是香港的经济原因,大家都知道。
4、给香港电影一个机会
我们看到王家卫和陈果的电影后,知道香港电影人也会玩艺术的,他们只是需要一点机会,只是这样的机会太少,不是人人都象王陈二人般幸运的,香港是个娱乐的世界,这是现实,这和内地的电影是个对比。就象大家常说的香港没有摇滚一样,这也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论断,看不到,并不一定就没有,并不是每一个香港的音乐人象当年的BEYOND达明那样幸运的,可惜的是,BEYOND浮出水面后已不得不做POP了,本来,他们是很硬的。
现在,连梅姐哥哥都出来为香港的流行音乐救市了,这说明香港的艺人是很努力敬业的,没有巨星是事实,但有努力也是事实。马伟豪之于杨千桦,杜琪峰之于郑秀文是必然之中的偶然,巨星是打造出来的,票房是好电影赚来的,郑杨也许成不了巨星,但起码,我们看到了神话的第一出。
《一个烂赌的传说》《无限复活》甚至《互动杀人事件》《见鬼》是香港电影努力的另一种方向,在暴力冷淡之后,探索继续。而且,就近来的喜剧片和恐怖片来讲,虽不算特别出色,但都还是有可惜之处的。最近《无间道》大热,而杜琪峰也做回风格拍了一部不错的《PTO》,这都是惊喜。
毕竟,我们还是喜欢港片的,他还是有希望的,就算是好来坞,今年不也是空
的繁荣,虚假的热闹吗?对了,徐克要拍《三少爷的剑》,周星驰要拍《食神2》,让一切继续。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