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400章 剧情特别棈彩
 如果有人问起,一定是单纯的因为艺术,因为想看看电影版的《芝加哥》有什么不同,因为这是多伦多电影节“观众选择大奖”而来!

 过去这几年,多伦多电影节最后选出的影片都很切合他们这些北美观众的口味,反观什么金狮金熊,有多少人能坐在那里安稳的看下去?怀着这样的想法,托马斯走到了售票处,售票员立即送上灿烂的笑容“有什么能帮助你的吗,先生?”

 “最近场次的《芝加哥》,一张票!”托马斯准备掏出钱包。“很抱歉。”女售票员直接说道:“半个小时后有一场,但已经没有票了。”“没有票了?”托马斯感觉有些吃惊“怎么会没有票了,《芝加哥》这么火爆?”

 女售票员赶紧解释了几句“上午放映的两场中,影片反响极好,导致下午两个场次的票被很多人电话预定了,您想要购票的话,只能等到晚上的场次了。或者您在这等一段时间,如果放映前15分钟,有人选择退票的话…”

 “不用了。”托马斯不想等,摆了摆手“我去其他地方看看。”出了影院,开上自己的车子,托马斯花费了些时间,赶到稍远一点的帝王影院,这里是长岛最著名的影院之一,拥有众多的影厅,现在又是周五白天,买到票应该并不难。

 走进影院大厅,托马斯没有迟疑,先到售票口前询问了一下,买到了最近场次的《芝加哥》的票,随便找了个空闲的地方,等待过会检票入场。

 无聊中,他看向周围,发现如同上一家影院一样,这里中老年人的数量比平时要多了不少,还能听到附近几个人议论的声音。“《芝加哥》的票很紧张。”

 那是一个五十左右的人,他对另一个同年龄段的人说道:“我在曼哈顿地区跑了三家影院都没有买到票,只好来了长岛。”“有这么火?”“我有朋友参加了多伦多电影节,看了展映场。

 他认为影片比任何一个版本的歌舞剧都要精彩。”那人似乎很有信心“否则影片也不会拿到观众选择奖。”

 听人议论了没几句,托马斯发现有电视台的人在做节目,一个NBC电视台的女记者走在摄像机前面,正采访着观众。“请问你接下来要看的是哪部电影?”女记者朱丽叶浅笑的样子,极容易给人好感“为什么选择它?”

 “我想看的是《星际航》…”朱丽叶围着人群连续采访了十多名观众,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派拉蒙的最新商业大作《星际航》,少部分人选的是《芝加哥》,只有寥寥几人选了《英国病人》。

 选择《星际航》这样的商业片的人,理由基本都差不多,而想看《芝加哥》的观众,说出的观影理由五花八门。

 其中最多的是年龄较大的观众说出的因为它是《芝加哥》,剩余的还有“想看汤姆·克鲁斯”、“这是观众大奖获奖影片”、“杜克·罗森伯格的新作”、“想看看导演与他新女友合作的作品”…

 最让朱丽叶感到惊奇的,竟然还有人是因为从网络聊天室里听人说这部影片很好看,所以才跑了过来。不过,朱丽叶还听到了一种声音,对《芝加哥》的抱怨声。

 “我住在曼哈顿,听上午看了影片的朋友说影片很精彩,下午就想出来看看,结果曼哈顿放映《芝加哥》的影院票都卖光了,只好跑来长岛,连续找了两家影院…”

 接连问了好几个准备观看《芝加哥》的人,朱丽叶发现这种抱怨声不少,很多人都反应影片的票紧张,好像观看的人非常多的样子…等了近半个小时,理查德·托马斯走进了影厅,这是一个大厅。

 他习惯性的选了稍微靠后些的位置,坐着安静的等待影片开始,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与外面反映的供票紧张相应,影厅的上座率极高,在影片开始放映的时候,从他的位置看过去,最少有超过九成的座位都坐了人。

 “这只是周五下午啊!”刚刚想到这里,托马斯不摇了摇头,影厅中大部分人都是像他这般年纪,对于他们这些退休的人来说,白天和晚上,周五和周末,实际上也没什么区别。影片很快开始了,从计时的那一刻起,理查德·托马斯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导演做的相当出色,用貌似赞美的口吻,把上个世纪20年代以芝加哥为代表的浮躁心态彻彻底底挖苦了一番,特别是对于他这种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来说,不难发现影片中的内容对于70年后的今仍然不乏适用之处。

 片中有一句经典歌词,叫做“杀人可以是一门艺术”这引发了托马斯强烈的共鸣,低声说了一句“应该说恬不知可以是一门艺术!”“你说的很恰当!”坐在他的旁边的,就是那个从曼哈顿过来的人,他说道:“很成功的改编,不是吗?”

 “是啊。”托马斯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导演很好的传承了鲍伯·福西的风格,大胆将影片歌舞处理成了洛克希的幻觉,让歌舞入的更加生动自然。”

 “他演员选择的也不错。”那人附和道:“汤姆·克鲁斯演的很出彩,两个女主角的歌舞也很出色。”

 影片放映结束,理查德·托马斯已经与坐在周围的人熟悉了起来,几个人边向外走,边说着影片,他们年龄相似,都看过不同版本的歌舞剧,说起来头头是道。

 托马斯对几个人说道:“深度不是歌舞剧的特长,导演能让《芝加哥》的主题如此针砭时弊,并且把人物塑造的这般多姿多彩,可以说非常成功了!”“虽然做了删减取舍,但影片的歌舞场面还是非常多。”

 又有人说道:“歌舞很畅,不像以前那些歌舞片一样总是拖慢剧情,反而向一列火车把剧情飞快的推向了前方。”

 那个来自曼哈顿的人说道:“《芝加哥》是久演不衰的舞台剧,从舞台到银幕的改编会受到很大制约,电影能做到这种程度,那个叫杜克·罗森伯格的导演功不可没。我现在对他很感兴趣,回去该找他过去的电影看看了。”

 有几个人点头“我回头准备去趟录像带门店。”半个小时前,TPZZ调查公司的莫克利从另一家影院赶到了这边,他和几个同事卡好《芝加哥》散场的时间,就等在了出口的地方。

 “你好,先生…”看到观众出来,他没有拦那些年龄大的人,反而是找到了其中不算太多的年轻人,先做了自我介绍,又送上小礼物。然后问道:“能谈谈你刚刚看的《芝加哥》吗?”

 “我以前也看过几部歌舞片的录像带,却没有一部能坚持到最后,太慢太沉闷了。”这个年轻人看了看对方送上的洛克希人偶,又说道:“因为《芝加哥》是杜克这样的大导演和汤姆·克鲁斯这样的大明星合作的作品,又拿到了观众选择奖,我才决定来看看,影片与我想的不一样。

 非常轻松和欢乐,剧情特别的精彩,尤其是牢笼探戈和拉线木偶戏,构思的太巧妙了。”“A+是最高评分的话,你能打几分?”莫克利问道。“A+吧,影片远比想象和宣传的好。”  m.xZi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