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210章 杜克了解不多
 “准备更多的钱,杰克,我要你打通媒体的关系。”肖恩·康纳利被怒火冲昏的头脑,显然还没有清醒“我要所有的媒体都攻击杜克·罗森伯格和他的电影!”“醒醒吧,肖恩!”

 杰克终于吼了一句,然后说道:“你很有钱,但你能收买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的媒体吗?《独立》可是他们的子公司投资的电影!从首周票房来看,它能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你的身家!”

 还有一句话,杰克忍住没说,相比正在直线蹿升的杜克·罗森伯格,肖恩·康纳利这样的过气角色算的了什么?在这个商业国度,从媒体到公众,从个人到公司,都在追逐成功者,都在逢高踩低!

 “我该怎么办?”肖恩·康纳利渐渐冷静了下来“告诉我,杰克,我该怎么办?”“肖恩,我们犯了错误。”杰克叹了口气“我们明显高估了影评人对观众的影响力。

 他们连我们预计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三百万美元…”又是一声长叹,他接着说道:“暂时不要继续斗下去了,除非你想退休。”“退休?”肖恩·康纳利直接摇头。

 “那就接受梅尔·吉布森的邀请,你只有展现出价值,才能重新赢得好莱坞的尊重,才有发难的资本。”

 这些话适用于好莱坞的所有人,也包括杜克,这是个无比现实的圈子,没有价值的人,注定会被淘汰。周一的上午,按照事先的约定,杜克走进了华纳大楼,准备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

 “嗨,杜克…”“罗森伯格导演…”“罗森伯格先生…”“恭喜你,杜克…”从走进大楼的那一刻,遇到的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纷纷跟他打招呼,这些人的笑容绝对比马里布海滩上的阳光还要灿烂,比七月的空气还要热情,送上的全是衷心的祝贺,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杜克对这些人或点头或招手,本身与以往并没有太多不同,如果真要找不同,那就是巨额投资带来的压力,随着首周票房的出炉,彻底烟消云散。《独立》已经从烈的竞争围剿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然,杜克不会自大到认为这是个人理所当然的成功,团队的合作是电影质量的保证,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是影片宣传推广的关键!

 特别是后者,如果有足够优质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他们的庞大平台会发产品的所有潜力,即使杜克也不得不承认。

 就算是《独立》这种标准的暑期商业大作,换成二三线的公司去做宣发的话,不说会彻底扑街,但想获得如此成功,那也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嗨,杜克…”刚刚走到华纳的新闻厅前,杜克就看到了杰夫·罗宾诺夫,对方明显是在专门等他,不等杜克说什么,这位华纳兄弟的高管,就直接给了他一个拥抱。

 “我们的破纪录导演来了!”他对周围的人如此说道。四周响起一片清脆的笑声,簇拥着杜克走进新闻厅,期间赞叹的话不断出现。“《独立》帮华纳将首周末票房纪录重新抢了回来!”

 “《侏罗纪公园》的4702万美元,只不过将《蝙蝠侠归来》的纪录提高了150万美元,杜克却把纪录差距拉到了1600万美元!”

 “影史第一部周末票房破5000万和6000万的影片…”虽然创造了影史纪录,杜克却没有多少欣喜,如今北美银幕数正在飞速增长,用不了多久,《独立》就会被后来者踩在脚下。这边杜克在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那边职业影评人的专栏几乎吵翻了天。

 尽管遭到影评人的猛烈抨击,大批观众仍然涌进电影院观杜克执导的电影,《独立》还拿下了创纪录的周末票房,这个事实导致影评人极其恼怒,因为他们的评论被忽视,被绝大多数书迷无视了。

 这铁一般的事情证明了一件事,职业影评人远不像他们自以为的那般有影响力,更不像他们叫嚣的那样,对电影业的发展具备指导作用,或许这些比被观众忽视更可怕,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收益。

 特别是杜克在《洛杉矶时报》上的专访,直接揭影评人徒有虚表…于是,当首周票房出炉后,影评人的攻击终于超出了影片的范畴。“史上最烂的影片,去电影院看你会想骂人,杜克·罗森伯格拍的是什么东西!”

 “拿镜子自照两个小时,都比杜克·罗森伯格拍摄的电影好看。”“不要对剧情有一丝期望,不要带一丁点大脑,不要对动作指导和场景设计抱有任何幻想。

 这样你就有一定几率在杜克·罗森伯格式的垃圾电影中坚持下来。”影评人仿佛像一群被杜克踩了尾巴的猫,全都炸了,冷嘲热讽的专栏评语层出不穷,恨不得为他扣上史上最烂导演的帽子。

 这些评论充斥在许多媒体上,想让人忽视都难,只要善加利用,造成社会热点也不是什么难题,华纳和福克斯都是传媒业的翘楚,既然华纳能看清引爆话题的好处,福克斯也不会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宣传旗下的产品,从而带来更多收益,这是任何商业公司最基本的能力。“采访顺利吗?”刚刚离开新闻厅,杜克就看到了南希·约瑟夫森,耸了耸肩,说道:“难不倒我。”

 两人拒绝了华纳的挽留,边说着专访的一些内容,边出了华纳大楼,等坐进杜克的宾利车中,南希才提起了另外的事。“看今天的报纸了吗?”她问道。

 “我感觉我已经成为了影评人公敌。”杜克不在意的说道。听到杜克轻松的口气,南希放下心,说道:“福克斯也发来邀请,想要邀请你参与福克斯电视台的晚间口秀。”“你的意见呢?”杜克看着副驾驶。“既然不可避免。

 那就彻底化,这场争执声势越大,对我们越有好处。”南希想了想“影评人的恼怒与你在《洛杉矶时报》上的言论未尝没有关系,他们已经涉及到了人身攻击,反击是必须的。”杜克点了点头。

 南希继续说道:“时代周刊的专访最快也要到下个月才能问世,从昨天滑落的票房看,影评人还是对《独立》造成了一些影响,我们的反击越快越好。”是的,时代华纳为杜克准备的是《时代周刊》的封面,这种专访可不会当月就发!

 “不止是福克斯的口秀,”南希将两份邀约递了过来“奥普拉的邀请,我刚刚收到。”对于口秀什么的,杜克了解的不多,却知道奥普拉口秀好像世界闻名。“我建议选择福克斯,放弃奥普拉。”南希的话却出乎他的预料。

 “为什么?”杜克不解。***“因为两个节目的受众完全不同。”这是南希·约瑟夫森给出的答案,接着又为杜克做了一些简单的解释。

 其实,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奥普拉口秀的受众与杜克电影的潜在受众截然不同,前者只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的观众,都是四十岁以上的家庭主妇。

 而且以小镇家庭主妇为主,而杜克的影片呢?这种快节奏以视觉冲击力为卖点的影片,主要观众就是17岁到35岁之间的人群,而且绝对以男为主!就算其中有不少的女书迷,往往也是年轻女孩,而不是家庭主妇。  m.Xzi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