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171章 杜克都幻想过
 就是长线持有保值和升值,而苹果和微软也是他记得的有限的股票中,如今能在股市上见到的,在少年时代,杜克也曾经想过投资金融。

 然后从股市上敛财,接着进军好莱坞大杀四方,成就一番伟业,然而还不等实施,就发现这不过是幻想而已。首先,家庭有钱和他有钱是两码事,十六岁之前,最多的时候。

 他每个月也只有40美元的零用,想要有更多的零花,做报童是最快最省时的方式,却也挣不了几个钱,想做的别的?对不起,没几家公司会雇佣童工,更不会支付高薪。

 而过了十六岁之后,按照罗森伯格家族的传统,除去母亲负责的昂贵学费外,杜克必须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导演学习开支负责,做剧组杂务工和临时演员,实际上也挣不到多少钱。

 至于哼段曲子复制歌曲和投递剧本就能赚钱,那纯粹是想多了。前者先不说其中需要的高度专业,就算能哼出来。

 那也需要作曲家重新编写,谁能保证对方不起什么心思?是的,编剧协会是可以备案词曲作家的作品,但首先要成为会员,成为会员要缴纳数千美元的会费,而备案费用同样有数千美元!

 剧本同样不靠谱,仅仅是六大公司,每年收到的剧本总计就会超过一万个,其中能变成电影的有几部?这些中又有多少是制作人或者经纪公司以及明星演员带来的项目?

 杜克本身最初的遭遇,就是对新出道的编剧最好的写照,好莱坞的大小电影公司,案头上堆着厚厚的等着发霉的剧本!

 而依靠家中的广告公司,弄几支未来式的广告就更不靠谱了。众所周知,电影深受社会现实状况所影响,而同为影音作品的广告比电影更有时代局限

 这个道理实在太简单了,每一个时代,总有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审美,广告是针对大众的产品,必然要符合时代的审美,而主社会总有一种奇怪的心态,往往具备很强的怀旧感,却对过于超前的事物极其排斥!

 杜克清晰记得的广告,无一不具备鲜明的网络时代的特质,将网络大爆炸时代的广告挪用到八十年代,还能成功引发轰动,有比这更不靠谱的方式,比这更为可笑的笑话吗?

 他家庭确实很富有,财产所有人却不是他,不说太多,哪怕动用几百美元,也要母亲同意。去说服母亲投资?他拿什么去说服母亲?他擅长的是电影制作的相关知识,不是金融投资。

 对后者除了概念外,基本上不懂。以一个未成年人的身份,拿些连自己都糊弄不了的理由,去说服作为成商人的母亲?可以请专业人士收集资料加以分析?北美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专业往往也意味着价值。

 在这个商业国度,价值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金钱,聘请专业人士写出一份极其有说服力还有详实数据参考支持,最起码能打动一个身家千万的商人的投资分析计划,杜克需要为此支付多少钱?

 如果有这么一笔钱,他还不如直接去买微软的股票,甚至,杜克都幻想过,七十年代初就与母亲离婚的父亲,是不是为他设立过信托基金,等十六岁或者十八岁的时候,能自动获得一大笔财产?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他想多了。除去没钱外。

 其实杜克对八十年代北美非电影记忆也不多,别忘了这里是美利坚!不是太平洋对岸!就说被无数人议论纷纷的广场协议吧。

 他的确知道有这么个事,但具体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月,有几个人记得?石油期货的动期,有几个人记得?八十年代某支股票大涨大跌的期,又有几个人记得?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未来想成为出色的导演,不但意味着高度的专注,还意味着大量的学习实践的时间消耗,杜克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了解自己擅长的是什么,他不是盖子和乔大爷那样的天才!

 就说他记得的微软和苹果吧,前者八十年代一直稳中有升,想要短时间内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投资暴利根本不可能,而后者经历八十年代初的辉煌,把乔大爷踢出局之后,陷入了泥潭之中,业绩和股价都在一路走低。

 甚至遇到过破产的危险。哪怕有点钱,杜克也无法从他们身上快速获利,而且他也不知道乔大爷具体哪年回到的苹果,只知道后来苹果非常牛,何况,最初的他一直没有钱。

 而且导演也不是重活一次理所当然就能成功的,每一个成功导演的背后,无不代表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索菲亚等人去了纽约和伦敦,杜克依然带领剧组忙碌前期筹备,时间转入十一月下旬之后,随着模型制作完工,剧组率先开启了无演员拍摄模式。

 ***白色的建筑群坐落在苍穹之下,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特有的新古典风格,加之主楼上方飘扬的星条旗,显得端庄、典雅而又大气。传闻中,约翰·亚当斯的子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鬼魂曾在东屋洗衣服。

 多利·麦迪逊的鬼魂喜欢在玫瑰园出没。林肯的卧室是“诚实的亚伯”经常造访的地方。玛丽莲·梦也曾穿过某条秘密通道,来这里与主人相会。这就是全美的政治中心,自称全世界最好客的元首官邸,大名鼎鼎的白宫!

 而这座建筑,今天,就要在近十台摄影机的环绕中,在数十人的注视下,被杜克彻底炸毁!“所有人,后退!后退!”站在平稳的拍摄台上,杜克举着扩音器不断高喊“不要再踩到白宫前的草皮!本·沃茨先生,如果你再碰倒草皮上的草和树,我会把你绑在白宫上一起炸掉!”

 被杜克高声警告的是一位摄影助理,由娜奥米·沃茨介绍而来,经约翰·施瓦兹曼和杜克亲自考察合格后,才加入了摄制组,他也是澳大利亚女演员的亲哥哥。“白宫准备完毕!”“椭圆广场准备完毕!”

 “肯尼迪花园铺设完毕!”“拉法叶广场布置完毕!”布景、特效和模型团队那边传来了一片“OK”声。

 接着乔斯·威廉姆的烟火特效组入场,开始在事先设置在白宫下方的炸药上面布线,当然,这肯定不是真正的白宫。

 而是剧组特意复制的缩小比例模型,这座白宫不但长度超过了七十英尺,模型团队还按照现今的布置,近乎真实的还原了白宫前后宫院的所有建筑和景物。

 “以前好莱坞电影中有直接炸毁白宫的镜头吗?”坐在拍摄台上,杜克问旁边站着的罗宾·格兰德“或者说类似的画面。”“应该有。”制片经理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但真正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却不多。”

 “罗宾。”杜克一只手托着下巴“你觉得用炸毁白宫的画面作为首发宣传海报怎么样?”“我和查尔斯也有这种想法。”罗宾·格兰德显然很赞同。

 “或许我们制作出样片后…”经历了两部电影的宣发,杜克也有了更多的考虑“可以先送到白宫,让比尔·克林顿一家观看,不管到时他怎么评价,都可以作为宣传点吧?”“好主意。”罗宾·格兰德随手记在了笔记本上。  M.xZI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