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阿每文集 下章
山西永济:必看的三个风景
   登鹳雀楼

 几乎三岁以上的中国孩子们或许都会背诵这样一首唐诗,诗仅有二十个字:“白依山尽,黄河入海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所指的楼,就是名闻天下的鹳雀楼。这首诗,就是唐朝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因楼而生,楼因诗而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只有二十字,却大气磅薄,令人襟怀豪放。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景,但一开口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也正因了这首诗,鹳雀楼理所当然地和黄鹤楼、岳楼、滕王阁一道成为名冠华夏的四大名楼。

 楼招天下客,诗引五洲宾。一千多年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和芸芸众生对于鹳雀楼的向往。然而,遗憾的是,此楼700年前就已经毁于战火。多少关于登顶鹳雀楼的向往,只能是空怀一腔渴望。

 斗转星移。当时光步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一座按照当年鹳雀楼原样进行设计却比原楼更为宏伟壮观的的新鹳雀楼终于出现在山西永济市的黄河岸边,并于2002年国庆节,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开放。

 10月下旬的一天,秋高气,万里无云,怀着对鹳雀楼挥之不尽的向往和对王之涣“更上一层楼”的感念,我们一行十人终于踏上了登临鹳雀楼的行程。行至黄河滩涂,高高耸立的鹳雀楼映入眼帘。在离此楼还有五十米远的时候,就能看到江泽民手书的“鹳雀楼”镏金巨幅牌匾高悬其上。走进鹳雀楼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泽东同志手书的“白依山尽,黄河入海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书法。据说,主席在世时对此诗甚为喜爱,曾经数次手书此诗。可以想见,在伟人心目中,《登鹳雀楼》一诗不仅仅气势磅薄,更因为它是华夏儿女心中的一座丰碑,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终于登上了鹳雀楼的最高处-----六层楼,迫不及待地感受王之涣当年“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果然非同凡响。极目远望,真有凌空飞之势,即可鸟瞰那波涛滚滚、浩瀚无涯的黄河,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到海不复回”奔腾汹涌的气概;又可望那阡陌织、坦无限的大地,遥望“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大禹治水”华夏祖的历史风貌;南望起伏连绵的条山,西览雄伟壮观的西岳华山。登临此楼,黄河在脚下过,陕西、山西一河相隔,一水相依,不让人真切感受到从古到今秦晋之好的佳话。

 临走前,同行的几位同志争先恐后和王之涣铜像合影,握住五之涣书写《登鹳雀楼》的那支笔,我沉浸在无限的遐思中…

 观铁牛阵

 从鹳雀楼出来后,闻听离这儿不远还有一个国宝级的地处----蒲津古渡铁牛阵。我们徒步来到与鹳雀楼不远的蒲津渡遗址,急感受开元盛世曾经的辉煌。

 这里曾经是黄河一个著名的古渡口,在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秦晋之交通要冲。历经汉唐至元明而不衰。特别是早在秋时期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勤劳勇敢的先辈们就在这里建成了一座横跨黄河最早、跨度最长、规模最大的曲浮桥。至唐朝,蒲州城的历史地位更是达到了极至。唐玄宗李世民一纸昭书,将蒲州升格为中都,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齐名,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之一。此时,古老的黄河曲浮桥此时显的有些寒酸。玄宗下令在此改建蒲州桥,遂于黄河东西两岸各铸铁牛四尊,以起托桥镇水之功用。可惜的是,金元光元年(1222年),金元争夺蒲州城,蒲桥毁于战火。元之后,黄河更为泛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道不断拓宽,河桥再也无法修复和通行,而四尊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铁牛阵,自然就湮没在历史的万丈泥沙中。直到1989年重见天

 原以为铁牛必定是整装待发,飒英姿地接着来自东西南北的瞻仰者。没想到的是,开元盛世时期的铁牛,却在今天的土地上,被永济当地人严密保护了起来。在高达七八米的用钢铁围成的笼子里,铁牛只出一个头,尽管上面锈迹斑斑,但不失为气宇轩昂。铁笼中的铁牛,高昂着头,似乎要努力告诉今天的人们一千多年前的故事。

 为了看清铁牛的全貌,随行的几个同志包括两位年近花甲的老干部也顾不了许多,遂弯下利用钢架下面的空隙钻了进去一看究竟。原来这铁牛除了牛身外,还有高达五六米的地锚铁柱各六,相当于如今轮船上的锚。正是有了这些铁柱,铁牛才经历千年而没有消失。正当我们打听工作人员随铁牛出土的铁人在何方时,一眼瞥见不远处十几个人在一个用塑料布围成的护栏中,正在敲打着一堆东西。近前一看,原来是为四个牵铁牛的铁人清理锈迹。这几个铁人经过初步的清理后,已开始显现出当年的风采。造型十分巧,栩栩如生。如果算上铁牛与铁人,这些铁牛阵的用铁量达到了300来吨,几乎是当时唐朝年产铁量的五分之一。难怪专家也忍不住对一千多年前的这些铁牛铁人赞不绝口。其数量之多,造型之美,历史之久,世界罕见,堪称国宝级文物。难怪永济当地人要严加保护呢。

 谒普救寺

 离开铁牛阵的时候是下午四点钟了。同行的朋友听说离铁牛阵不远,还藏着一个名气更大的名胜:普救寺。便顾不了连续作战的疲劳,急乎乎地赶往普救寺。

 进得寺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向上旋绕钟鼓楼的一百零八级台阶,我们努力地攀登着,虽然累的有些气,但居高临下的感觉确实非同一般。可想而知,当年的张生为了能见心上人一面,打破封建礼教的羁绊,历经艰辛终遂人愿。苦尽甘来的味道更是非现时的我辈人所能体会。或许莺莺姑娘“待月西厢下,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千古绝唱,正是得益于这份勇气。不然,她一个弱女子,凭什么挣脱封建的桎梏,冲破世俗的藩篱,而登临到一个旷世超逸的纯清境界,追求这冠绝古今的爱情呢?

 台阶上便是“莺莺塔”了,这塔原名什么塔不得而知,但沾了“西厢记”的光,而改名莺莺塔了。而今不光这塔,就连寺里的青竹,道路上的白沙人们均亲昵的称之为“莺莺竹”、“莺莺沙”了。

 中华民族性格中柔棉韧的美丽,以其女的善良与圣洁得到美轮美奂的体现。或许,他们的笔,是蘸黄河水书写的,抹去了依权仗势的角色,使汗青永辉;或许,他们都将灵魂在黄河夕晖里淬火,将不朽的芳,只奖励给肩负民族使命的****人物。

 如果你不是这一个理由来谒莺莺塔的话,那么尽可以呆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地观看这周遭的风景。亭台楼阁间,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显然不能包容这儿的一切;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风情。普救寺中关于莺莺的故事太多了,以至于我们一般的游人即便在此作一个较长时间的逗留,也难以把它领悟清楚。  M.xzIxs.Com
上章 阿每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