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钱帝国 下章
第216章 喜妹和天宝
 杨天赐出生刚过一个月,小敏也临盆了,医生问她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小敏为了省钱,就说顺产,在产房里折腾了一天一夜都沒生下來,最后医生沒招,拿剪刀在她下身开了个口子,这才把孩子生下來。

 小丫头五斤七两,看着就不精神,小敏爱惜的不行,整天都抱着舍不得松手,家里也沒大人來伺候,更加沒有旁人來看,只有哑哑抱着孩子在旁边守着,却也帮不了多大的忙。

 小敏子硬,硬是不掉一滴泪,花钱请了个月嫂伺候自己,还买的老母给自己炖汤,算是沒亏待自己。

 第三天晚上,朱小强偷偷地來看孩子,一听说是女儿,连抱都不抱,给小敏放了三千块钱,就急急离去。

 小敏让他帮自己,朱小强一看黑乎乎的|头,胃里就犯恶心,说沒有水就罢了,吃粉吧。

 小敏气的无法,自己又不产,吃粉吧又吃不起,一罐进口粉少说都要三百多,根本负担不起。

 哑哑此时却帮了大忙,她的两个饭袋子巨大,抱着两孩子一人一个,何其美哉。

 医生问孩子叫什么名,小敏想不出來,问哑哑,哑哑也不知道。无奈之下小敏给朱小强打电话,让他给孩子取名。

 朱小强在电话里道:“女孩还愁沒名字?红啊花啊青啊不都行吗?你要是沒其他事就挂了。”

 受此打击,小敏哭成泪人,抱着孩子道:“真不该生你出來,让你來这世上受苦,妈妈多希望你能快快乐乐,跟别的孩子一样幸福。”

 等护士再次來问出生证明时,小敏直接说不用等到半个月后,名字现在就有,就叫喜妹,我要这孩子以后总是欢迎喜喜,沒有忧愁。

 护士就夸这名字取的好,又问她姓什么?

 小敏心里依然不甘自己被朱小强抛弃的事实,就道,姓朱,朱喜妹。

 …

 和朱喜妹同一天出生的,还有个小子,乃是温塘口第一大善人李德立老爷子家的,李师师也是今天生孩子。

 相对哑哑和小敏來说,李师师生孩子就幸福的多,娘家人自家人私人医生保姆月搜挤了一堆,老爷子都不甘寂寞,亲自去产房门口候着。

 一听说是个儿子,老爷子当场就发红包,不管是谁,在场的都有,全是一千一千的,就连哑哑都领到一个哩,不过是沒跟李师师照面。

 发完红包老爷子还拍孙女婿的肩膀“俊伟啊,从今天起你就是父亲喽,肩膀上担子更重了。”

 黄俊伟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西装,腼腆而含蓄地笑。他的父母都知道李师师肚里那孩子是怎么回事,依然高兴的不行。

 不是那无主的孩子,黄俊伟能取到这么好的婆娘?还想开宝马,住洋房,门都沒有。

 李师师的孩子也跟母亲一个样,胆正不怕生,刚出來产房哭两声刷刷存在感就不哭了,而是來回扭着。

 老爷子高兴的不行,抱着重孙子亲个不够,忽然间那货小**一翘,一股细细的热而出,老爷子连躲都不躲,站在溪下面静静享受,完了还抹了把脸,夸赞道:“我孙子就是厉害,这冲劲很大,差点都把我冲倒。还是童子,洗脸能杀菌。”

 李师师从产房出來,被几个人围着恭维,如同得胜凯旋的将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她很随意地命人抱着儿子过目,表情很不屑,眼睛一翻,就看到孩子口一坨青,不喜地道“去问问医生,他口的青印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复,是胎记,沒有大碍。

 到了孩子过十天时候,李德立同样请了朱先生來,好酒好菜伺候,让朱先生给孙子取名。

 朱先生远远看一眼,就被小孩脖子上的金锁,手腕脚腕上的金镯亮瞎了眼,笑着说了两个字:天宝。

 两个字直接说中老爷子的心,抱着孙儿又亲又啃“你就是这天下最宝贝的人,太爷爱的不得了。”

 李师师见这相就敲桌子,吩咐月嫂“把孩子抱过來,一定不要让老头子抱,老头子又抽烟又鼻涕,把娃熏的。”

 老爷子听了这话,一点都不难受,就是不舍,祈求一般道:“叫我抱会,我以后戒烟还不行。”

 正说着,一个不小心,一截烟灰掉下,落在小孩脸上,顿时,孩子暴怒,嘶声竭力地哭,脸都鳖的通红。

 动期间,朱先生瞥见,小孩口上的青色胎记,汇聚成一个龙头形象。

 莫非,这孩子也是那福星的种?朱先生如此想着,面色变的难看。

 …

 渭服装基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迅速解决了供货不足的情况,增加了五千多个就业机会,安置了一大批外來工,工业基地外面的民居房也变成出租屋,为市民创收。

 赵书记发表讲话,这五千外來工我们争取把他们留在渭,让他们在渭买房,生活,变成渭人。

 对比全国地域人口不难发现,越是富的地方,人越是多,越是人多的地方,政府越是有钱,中国能连续十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名列世界前茅,说穿了,靠的就是人多。每个人的吃穿住行等刚需,都要消费。正是因为这么多人的刚需,国家的经济才有这么快速的增长。

 如果中国跟美国人口一样多,想保持如此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怕是还有很大难度。

 渭要发展,要致富,完全可以走这条路,用人数往上堆,讲句不好听的,人多了哪怕是收人头税,都比其他地区有优势。

 而要想保住这么多人口,光靠本地人是不行的,必须吸引外地人來。目前服装基地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距离目标还差很远,原计划三万人的基地,这才來了六分之一,同志还需努力。

 而此时,张宽深知道,校服产业无法垄断,肯定要被其他厂家分走一杯羹,校服基地的亏损,是早晚的事。

 这些事情张宽知道,但他不会指出來,他在等机会,等一个能把服装基地下的机会。

 服装基地建设好,张宽就不在热心拉订单,而是整天钻在罐头厂里研究水果罐头,怎么样的包装和味道能得到群众的喜爱?

 要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罐头还是个奢侈品,可现在嘛,小孩们看见罐头都不稀罕,那玩意有什么好吃的?

 因为这个问題烦恼,张宽几乎进入魔怔,无意中给若若提了提,若若就笑“这有多难,把罐头冻成冰块不就行了。”

 把罐头冻成冰?

 张宽不解,若若就道:“你沒去过广东,可能不知道,广东有种小吃,就冰冻糖水,其实就是把各种食品加糖冰冻起來,像什么花生糯米粥,红芋糖水,西瓜冰,菠萝冰等等。”

 若若如此说,张宽就是想不出那是个什么情景,干脆亲自去广东跑一趟,这才开了眼界,原來东西可以这样吃。

 回到渭立马见样学样,在罐头厂增加一条雪糕水线,做水果雪糕。

 大夏天的正热,谁还不吃几雪糕?这种混杂了水果的雪糕一上市就受到热烈,各处摊位超市几乎都卖销,批发水果雪糕的人在三秦罐头厂门口排起长龙,连周边市县的人听到消息也往这边赶。

 张宽见状立马再增加三条线,白夜班连轴转,还要扩大规模。

 其他雪糕厂见样学样,也想做水果雪糕,这大夏天的去哪买水果?渭南北贸易公司的货全被张宽截留,莫说水果,连个渣渣都买不到。

 孙增刚从來沒想过水果可以这样卖,什么荔枝芒果香蕉菠萝全都制成雪糕,成本并不高,售价却翻了两倍,尤其是本地西瓜,两钱一斤的西瓜烂大街,被冻成西瓜冰出售,嘿呦我地乖乖,连西瓜皮上的白色果都被刮掉五毫米一起冰冻出售,据说吃起來嘎嘣脆,比黄瓜都好吃。

 一个罐头厂,就因为这小小的改变,火遍三秦大地,仅是一个夏季,就赚了一个亿之巨,堪称暴利。

 手里有钱,张宽就开始着手打造自己商业帝国的第一步,首先要掌控温泉镇。

 他去找赵书记,说明自己的构想“把温泉镇所有的土地和人交给我,我在两年之内就可以让温泉镇所有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享受全民医保和十二年义务教育。”

 赵书记闻言惊愕连连,但事实摆在眼前,张宽天生就是个经商的料,什么生意他都能干的有声有,他要承包温泉镇,必是有了把握。

 赵书记多问一句“你能先把计划给我详细说说?我好判断。”

 张宽则回答道:“不行,这属于商业机密,信我就干,不信就算,我继续当我的私人老板,日子一样过的美哉。”

 赵书记再三思考,而后点头“可以给你试经营两年,如果两年你达不成目标,那时候又该如何说?”

 张宽嘿嘿地笑“不可能达不成,您就瞧好吧。”

 赵书记见张宽说的肯定,也很高兴,能先让自己辖区内一个镇子步入小康生活,也是不错的事。  m.XZiXS.cOM
上章 金钱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