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谨言 下章
144第一百四十三章
 民国六年,公历1914年1月24,农历腊月二十九

 一大早,关北城中几条繁华街道就热闹起来。

 今年年景好,采办年货人也多,不说城里城外工人,连往年一个铜板要掰开花庄户,如今手里都有了不少余钱,想着多买些吃食,给家人扯上几身布料,再买上两挂爆竹,请街边先生写上一副对联几个福字,贴门窗上过个好年。还要请祖宗保佑,明年还能有这么好年景。光是祖宗保佑还不够,得楼少帅一直坐镇北六省,那些洋人才不敢张扬,有李三少这尊财神爷,大家才能继续过好日子。

 据说李三少开城外农场里养了不少个头又大长得又大白猪,还请了那些留洋回来学生和有经验老农一起研究什么高产粮食,凡是北六省内农户和农场主,去买猪崽和粮食种子都有优惠。

 种子是不是高产,关北人还不知道,但猪崽长得,个头大,却是有目共睹。虽说这种猪不如黑猪有嚼头,但架不住多,除了自家吃,还能卖出一些。

 农场养殖成猪大多卖给罐头厂,城外已经开了三家罐头厂,李谨言工厂现不只生产各种罐头,还分出几个车间专门做香肠,腊,熏等。很多外省老板也慕名到关北城进货,连带着开两家罐头厂生意也是蒸蒸上。

 上个月,楼氏罐头厂正式改名楼氏食品厂,厂子规模扩大,又招了一批工人。

 店老板袖手站柜台后边,见伙计招呼几个穿着皮袄,戴着棉帽子大汉走进来,忙笑着说道:“年好啊,给几位拜个早年,几位看点什么?”

 几个汉子都是凤城人,自从楼少帅军队把日本人打跑了,凤城人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政府去年又鞍山本溪计划建造重工业区,很多凤城人都去那里找活干,这几个汉子都工地上找到了活,一个月保底也能赚到九块大洋,等到年后,跟着有经验矿工下矿井,工钱就能翻倍。

 年前矿上管事告诉他们,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矿上放假,凡是矿上干活满三个月,每人发五斤猪,两瓶烧酒。这几天矿上得有人值班,值班人能领到两倍工钱。

 发东西时候,这些矿上干活人都瞪大了眼睛,猪和烧酒都白给他们?只是值班就能得两倍工钱?不少人心动了,但终也只有本地几个人到管事跟前报了名,其余人都选择回家过年。

 他们拼了力气干活,不就是为了一家人能围一起过个好年吗?

 这几个汉子到腊月二十二就和管事结算了工钱,他们本就不是正式工,只工地上做事,如今土地冻得结实,工地早停工了,不如早些回家。

 回凤城之前,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让两个人带着矿上发东西先回去,其他人转道关北城来采办些年货。他们早就听说了,关北城商铺里卖东西不只好还便宜,其他地方有钱恐怕都买不到。

 下了火车,几人上了一辆马车,车老板听说他们是来采办年货,直接把他们拉到了长宁街。腊月前就有不少到关北城来办年货,进入腊月人多。除了本地人,还有不少外地来,他还接了几趟外地来老板,那买东西势头,当真是恨不能把城里商铺都搬空了。

 不过也不奇怪,如今国人重视传统,大年三十是一年之中重要节日。关北城中许多外国人都开始过起了华夏节。时常能看到高鼻深目欧罗巴人穿着棉袄长衫,戴着皮帽子,袖着双手,用字正腔圆北方话和认识朋友道一声”年好“。李谨言就曾经遇到过,就是之前几次三番向楼少帅传教拉斯普京神甫。

 虽说他依旧孜孜不倦想要将北六省统治者发展成东正教教徒,可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被华夏具有千年底蕴文化深深吸引住了。

 几个汉子这家店铺里买了两箱罐头,还有不少风干香肠和几只熏,店老板告诉他们,隔壁就有一家租三轮车和手推车店,花十到十五个铜板就能帮他们把买东西送到城外,要是直接送到火车站,价格要再高一些。

 这些凤城汉子初次到关北城,只觉得看什么都好,家里有孩子,还专门到糖果和点心铺子买了不少成袋硬糖和糖。两家洋人开糕点店也比以往好上许多,他们摆橱窗里样式各异蛋糕,吸引了不少人目光。

 到了中午,长宁街上人愈发多了,不少人顾不得吃饭,只想离开之前再多进一家店铺,多买些东西,就像是不把口袋里后一个铜板花光不肯罢休一样。

 丰隆街也热闹起来,饭庄酒楼,包子铺烧饼铺还有街边小摊都排起了长龙。不少初到关北城人,对这些小吃比对饭庄兴趣大,吃过了觉得味道不错,又掉头回去买一份,想带回去给家人尝尝。虽说冷了肯定不好吃,但至少能尝个鲜。

 鼎顺茶楼也丰隆街开了分店,李谨言偶尔会到这里来坐坐,看着现关北城,想起他初到这个世界时候,当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临近年,军政府不再如以往忙碌,送到楼少帅案头政务文件也越来越少,倒是军队事情多了起来,尤其是满洲里戍边军。

 因为额尔古纳河西岸那块长了脚界碑,沙俄外人员几次向华夏政府提出抗议,但楼大总统装傻充愣和展部长四两拨千斤之下,俄国驻华全权公使库朋斯齐每次都是怒气冲冲来,加火冒三丈离开。

 他这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廓索维兹离任前会对他说,同华夏人打交道绝不是件容易事情。

 “千万别小看现他们,他们和满清鞑靼完全不一样。”

 库朋斯齐用他亲身经历验证了廓索维兹话,他到任之前,还曾经嘲笑过廓索维兹同华夏政府打交道时无能,一次又一次失利,就像是个毫无作为懦夫。如今换成他自己,才知道这份苦果到底是什么滋味。

 涉无果,库朋斯齐只能将实际情况如实告知国内,圣彼得堡却一直没有给他指示,库朋斯齐左等右等,又发了两封电报,才接到外大臣回电,刨除毫无用处社辞令之后,电报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继续抗议。

 只是抗议,没有军事行动,没有武力威慑?难道伟大沙皇俄国不该用火炮狠狠教训一下这群黄皮猴子吗?!

 库朋斯齐拿着电报,怀疑自己看错了,但电报署名确是外大臣本人。

 事实上,圣彼得堡做出这个决定也属无奈之举。

 发生东西伯利亚反抗活动已经蔓延到了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基洛夫大名传遍整个远东。安德烈是沙皇陛下亲自任命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指挥官,本意是为了调和皇后亚历山德拉和皇太后矛盾素所采取折中办法,没想到他竟然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

 沙俄确对除俄罗斯民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实行高统治,但高也要有个限度,得太过是会出问题。

 哪里有迫,哪里就有反抗。

 以往反抗活动都控制范围之内,基洛夫这伙人却越过了界限,成为了扎进沙皇心中一刺,始作俑者是他亲自任命军队指挥官!

 皇后亚历山德拉聪明不发一语,皇太后也保持了沉默。虽然沙皇是个优柔寡断家伙,但他血里依旧带有尼古拉家族刚愎自用基因。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试图挑战他权威,揭他疮疤。

 宫廷里女人,都很聪明。

 这种情况下,沙皇给远东总督下了一道措辞严厉命令,必须消灭这个基洛夫领导武装势力!所有成员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除了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边境军都要抽调至少一个团去围剿这伙人!

 远东总督被沙皇严厉斥责,憋了一肚子火气,回头就把惹出这些麻烦安德烈骂了个狗血头,他警告安德烈,如果这次再不能消灭基洛夫那群人,他边境军总指挥职务绝对会保不住。

 他之前曾说过同样话,却没有实现,但是这一次,总督下定了决心,沙皇已经怒火中烧,要是不想自己被烧死,就得找只替罪羊,安德烈是好人选,何况他本人就不无辜。

 沙俄同欧洲接壤边境也开始出现不稳情况,尤其是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土耳其势力基本全被赶出了欧洲,奥斯曼帝国已经失去了昔日威严,苏丹统治下国土不断缩水,巴尔干半岛国家接连独立,沙俄一直暗地里支持尔维亚,试图扩大自己势力范围,但他们遇到了对手,奥匈帝国,或者该说是站奥匈帝国身后德意志帝国。

 这是一场强国之间角力,相比起欧洲争夺和平定西伯利亚境内反抗活动,华夏那块界碑问题只能稍后解决。当然,这并不表示圣彼得堡会对这件事置之不理,等到沙俄解决了欧洲和西伯利亚问题,就是掉头来和华夏“磋商”时机了。

 尼古拉二世做出了决定,却还是下令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摆出强横样子,至少要给华夏人一个警告,不能太过分。

 率军驻扎满洲里廖习武廖大旅长不知道这帮老子花花肠子,得到东西伯利亚边境军开始集结运动情报之后,立刻下令满洲里驻军进入紧急戒备状态。上次和老子打仗,一个团兄弟几乎都打没了,他和剩下弟兄都憋了一口气,时刻记着少帅当初对他说过话:“砍他们脑袋!”

 “妈了个巴子,来啊,老子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廖习武狠狠咬着牙,下令一个连步兵立刻出发,去把界碑再往西边移上一两公里。

 “旅座,是不是先报告少帅一声?”

 “对,得报告少帅一声。”廖习武点头“要是给少帅发电报,移个一两公里太丢面子,告诉他们给我移上至少三公里!”

 旅部参谋:“…”李谨言近段时间也有了空闲,时常去探望二夫人。

 关北城开了一家电影院,二夫人偶尔也会去看上一场。李谨言陪着二夫人去了两次就再提不起兴趣。倒是二夫人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就连枝儿也上了电影,李谨言还曾亲眼看到她家里模仿电影里情节,不说惟妙惟肖,也让二夫人笑直拍手。

 这让李谨言又想起了他初想交给李三老爷打理娱乐行业。北六省物质文化已经大大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不能落后不是?况且娱乐业要是经营好了,绝对是来钱职业之一。

 那些害人生意李谨言是绝对不会涉足,就算再赚钱,人也总要有自己底线。至于其他…具体要怎么规划,生意交给谁打理,李谨言还要好好想一想。

 从二夫人住处回到大帅府,李谨言径直去书房找楼少帅,他可没忘,像是电影公司歌舞厅夜总会一类行业,可是情报人员活跃场所,希特勒喜欢电影女演员是个苏联间谍,曾经让整个法国神魂颠倒玛塔哈里,据说也是个双料间谍。明星身份让他们成为了公众人物,也方便他们结目标获取情报。

 他若想开展这类生意,好和楼少帅通通气。

 楼少帅正翻阅几份电报,见李谨言推门进来,对他说道:“父亲和母亲要留京城过年。”

 “前几天不说回来吗?”李谨言走到桌旁,接过楼少帅递给他电报“是出事了?”

 “英国政府答应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效仿法国和美国,华夏建立学校。”楼少帅靠椅背上,手指耙梳过额前发“地点选汉口英租界。学校建成之后,还将陆续退还一部分赔款,用于华夏教育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父亲留京城,主要是为了这件事。”

 汉口英租界?公共基础设施?

 不知为何,李谨言突然想到了不久前被华夏军队接管汉口租界,貌似两个租界相隔不远。英国人这是打什么主意?

 楼少帅又递给李谨言一份电报,是潜伏东民巷英国公使馆情报人员发回,措辞很简单,也很隐秘,只有极少人才能明白这上面写是什么。李谨言曾跟萧有德学过一些,勉强能看出,电报上写是,退还庚子赔款事,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一力主张,同时他还建议英国政府可以适当扶持日本。

 “少帅,这英国人是什么意思?”

 一方面退还庚子赔款,好华夏,一方面又扶持日本给华夏添堵,这大甜枣,山姆大叔其实都是跟约翰牛学来吧?

 “他们担心。”

 楼少帅将李谨言拉到身边,从抽屉里又取出了一份文件,示意他看。

 李谨言犹豫了一下,这几个月,他一直书房里整理文件,清楚这封文件代表着什么。

 这是绝密。

 偶尔他也会好奇,但却从来没有真正打开过文件袋。

 见李谨言不动,楼少帅干脆将文件袋打开,--出里面纸张,上面赫然写着《英同盟条约》。

 文件上用语十分艰涩,李谨言必须一般看一边猜,才能明白上面都写了些什么。这种同盟条约对英两国来说都属机密,本不该出现楼少帅抽屉里。李谨言将两份同盟条约都看完,忍不住想,难不成日本天皇身边,还真有北六省探子?

 “不是日本。”楼少帅看李谨言表情,就能猜到他想什么“是英国,朱尔典身边有父亲人。”

 “大总统?”

 “恩。”楼逍点头,没有继续往下说,李谨言也没问,能弄到这么机密东西,可见这个情报人员朱尔典身边绝对潜伏了很长时间,而且得到对方信任。他对这个人很好奇,相当好奇。论起潜伏安间谍什么,果然华夏人才是老祖宗啊。

 “对了,我还有事要和少帅说。”

 “什么?”

 “我打算开家电影公司,再开家剧院,还有舞厅。”

 “所以?”

 “我想把剧院交给我娘,舞厅让萧有德管着,电影公司,少帅有没有合适人?”

 “剧院交给岳母?”

 “是啊。”李谨言眼珠子一转,嘿嘿一笑,俯身,手搭楼少帅肩膀上“少帅,有没有兴趣拍电影?”

 楼少帅:“…”  M.XzIxs.Com
上章 谨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