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九五之争 第五十七节 训导
多尔衮将东莪抱起来放在膝上,逗弄了一阵,引得东莪银铃般的笑声不断响起。我在旁边欣慰地看着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多尔衮,似乎忘记了眼前这个男人正是位操纵一国生杀大权的无冕之王,而现在,他只像一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
他慈和地笑着,搂着东莪问道:“乖女儿,最近又学会几首诗词了?背诵来给阿玛听听,好看看我的东莪是不是个最聪明的姑娘。”
由于我向来提倡汉学,多尔衮本人又十分开明,所以对儿女的教育上,还是以学习汉文为主。东莪的生
要比东青调皮开朗一些,读书不是特别认真,大概是仗着自己的小脑瓜聪明,简单点的知识基本上一学就会,所以没少让**心。不过这一段时间忙活着策划谋事,所以我也没有向以前那么关注这方面了,现在听到多尔衮问起,我伸手将东莪拦了过来,嗔怪道:
“都说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东莪今年才五岁,既不是男孩,又用不着应科举考状元之类的,你督促得那么紧干吗?每次见到东莪都要考问个半天,难不成你将来还叫她当个什么内院大学士,或者到国史监谋个差事不成?”
多尔衮不以为然道:“谁说读书就是为了求取功名,为了给朝廷效力,为了光宗耀祖?如果真像汉人们说的那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你这满腹才学又从哪里来的?”
我顿时吃了个瘪,哑口无言了。说实话自己那会儿还是典型的现代应试教育,属于填鸭型的,我从小就被父母督促着读书习字,但在东莪这个年龄时,似乎也只认得几十个西瓜大的字,刚好填满一箩筐;至于宋词好像半句都背不出来。唐诗嘛,好像也只会“
前明月光”之类的有限几句,那时候光暗地里腹诽我的爸妈的次数就已经不计其数了。现在看多尔衮这种督促方式,却要比当年我的父母要严厉许多,像东莪这种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这样下去肯定会产生逆反心理,于健康成长恐怕弊处甚多。
“我,我那根本就是依靠自己的兴趣,反正闲来无事。再说自己天
笨拙,无论女红,舞技还是厨艺茶道都比不上其他人家年龄相仿的女儿,为了能有个拿得出手的技艺,所以才去钻研那些书本的,毕竟总归要有点长处才不会被人家笑话将来嫁不出去吧?”
我先是信口雌黄一番,然后反口问道:“那你呢?听说在赫图阿拉和辽
的时候,你们满人的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要拿张小弓练习
箭,十岁的时候就要像其他成年兄长一样去深山老林里打猎;每逢父兄宗族出征之时,无不拉着马缰哭喊着请求允准他奔赴沙场,提刀杀敌。如此尚武习气,难道你父汗还会像你现在一样时不时地板着脸教导你要勤学苦读吗?”…电脑小说站://。
我以为这种反问很是厉害,保管一向词锋犀利,能言善辩的多尔衮也无法狡辩。要知道努尔哈赤尊号为“太祖武皇帝”估计连汉字都不认识,他一向崇尚武力,讨厌治学,应该对汉文化也颇为排斥,又怎么可能督促儿子们整
埋首苦读,玩什么“韦编三绝”呢?
“咦?你难道忘记了我从前对你讲过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吗?那时候我经常大病小灾的,被其他兄长们笑话是草原上最孱弱的羔羊,等恶狼来了肯定是最先被吃掉的那一只。就连那些年长的侄子们都暗地里瞧不起我,说我是仗着额娘身份高贵,手无寸功却抢了本该分给他们的牛录。我气不过就去跟他们打,结果有一次因为自己单薄瘦弱落了下风,要不是阿济格及时跑去将我拖了出来,肯定要头破血
。
于是我开始痛定思痛,每天晚上对着星星反思,琢磨着凭什么才能超过那些兄长侄子们——就是以前我同你说过的那件事,我的父汗正好看到了,他就说我将来肯定在智慧上胜过其他的兄弟。后来渐渐悟出了些许道理:海东青再如何凶猛也要靠猎人的指挥,再勇敢的巴图鲁也要听他的统帅调遣。汉人们说‘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受制于人’,想通了这些,我才开始勤学苦读,希望能够在这方面胜过其他的兄弟,让他们再也没法鄙视我,而是恭敬地听从我的号令。
而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小,等他们长大之后,大清的江山应该可以稳定下来了,到那时候需要的不再是能征善战的将领,而是深谙治国之道的领袖。所以说现在宁可让他们荒废骑
功夫,也一定要把书读好。如果将来我们真的成功地统治了天下的汉人,倘若自己对他们的学说和思想一无所知,又怎么能够坐稳这个江山呢?”
他这一席长篇大论,我无言以对,只有点头称是的份了。东莪却满不在乎地说道:“阿玛,您说的这些大道理女儿不明白,不过女儿的记
好,学什么都一下子就会了,要不,先背首诗给阿玛听听。”
“好,我来听听东莪又新学会什么了。”多尔衮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鼓励道。
东莪从我怀里溜了下来,大模大样地迈着小方步走到地中央站住,然后背着一双胖胖的小手,摇头晃脑,煞有介事地背诵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
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诵罢,她洋洋得意地看着显然是被震住了的我和多尔衮“怎么样?东莪可曾背错一个字?这回你们该不会骂我偷懒了吧?”…手机小说站://。16。 n
多尔衮没有立即开口表扬,而是进一步问道:“那你知道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吗?”这首诗对于只有五岁的幼童来说实在复杂了些,我也是直到十岁的时候才勉强能背下来,想不到东莪要远胜于我啊!不过光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只能证明东莪的记
好,那么如果还能明白诗中的意思,那就更令人瞠目结舌了。
东莪这下子被问住了,她歪着小脑袋琢磨了一阵,也依旧是一头雾水,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地“投降”了“啊…这个…好像不记得了。”
我和多尔衮对视了一眼,心里明白了个大概:估计是这个调皮活泼,自恃有点小聪明的东莪刚刚听西席先生教了几遍,自己就背诵下来了,于是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就再没用心听后面的释义,难怪会这个样子。
多尔衮板着脸,严肃起来:“东莪,这就是你自己不认真了,以后再这样马虎敷衍,自作聪明可不行,下次再考问你时,倘若还犯这类毛病,阿玛可就要生气啦!你明白了吗?”
东莪低垂着小脑袋,声音小得像蚊子鸣:“明白了,下次一定用心听师傅的教诲。”
尽管多尔衮对孩子的要求未免严苛了一点,但我也不好说什么,出于娇宠呵护女儿的心态,我伸手将胆怯的东莪拉到怀里,抚慰一番,这才略带责备地对多尔衮说道:“好了,她也知道错了,你别总是把脸拉个老长,把孩子吓坏了。”
多尔衮又恢复了和蔼的神色,笑道:“好了,听你一回话——对了,礼部启心郎祁充格昨天还上书,请求为东青担任师傅,教习满汉文字,我还正琢磨着要不要允准呢。”
“祁充格?不是十五爷旗下的那个颇有学识的满人章京吗?好像现在大清诸多文臣,他和大学士刚林算是满人中最为文才渊博的了,让他来教东青习字读书,倒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了。”我隐约回忆起来,好像前清的重要史料[太宗实录]就是后来他与范文程,刚林等一道修撰的,这个人应该算是通谙满汉文字和学问的能人了,既然他主动请缨,自然没有不准的道理。
“王爷没有立即批复,究竟在迟疑什么呢?”我略感疑惑。
“由他来教东青,当然再合适不过。但是熙贞你忽略了这一点,就是当今皇上。他虽然年纪幼小,但是毕竟也要比东青大上几个月,况且圣母皇太后也数次透
过该给皇上请师傅教习的意思,我一直借故推诿;可如今就这么准了祁充格的折子,岂不是自招嫌疑?要知道他可是现下大清满臣中学识最好的人了,他不去教皇上,而是主动请缨过来教我的儿子,这样一定会招来群臣的异议,或者私下底的怀疑,对我而言也算是一桩麻烦。到时候圣母皇太后问起,我该如何解释?”多尔衮将他心中的疑虑说了出来。
听着他这话,我心底里那
感的一块又开始朝那个方面怀疑起来:莫非多尔衮说怕群臣非议是借口,真正要掩饰的是他担心大玉儿的诘问,看来他仍然时不时地在乎大玉儿的感受?不至于吧,也许是我疑神疑鬼了?
“嗯,这倒是个麻烦,着实令人左右两难呐,看来这事儿只好先缓一缓了,”我沉
道,接着话锋一转“王爷这个忧虑倒使我想起另一桩事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哦?什么问题如此重要?”多尔衮侧过脸来,疑惑着问道。
“王爷仍然十分在意群臣的看法和议论,看来有必要先正一正‘名’了,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正名’?怎么个‘正’法?”
我悠悠地分析着:“你现在虽然将郑亲王的名位和势力压制了下去,凡是诏书谕旨都是你的名号在前面,但问题是你和郑亲王现在仍然是同样的爵位,都是辅政亲王;又不像汉人一样,以右为尊,分什么‘左丞相’‘右丞相’之类的,这样怎么才能显得你高出一等,地位权利凌驾于众臣王公之上呢?所以是时候该换一个更为合适的名号,这样才有利于泾渭分明,独树威仪,王爷说的话才是重如千钧,臣莫敢违。”
多尔衮点点头,赞同道:“嗯,有道理,不过也要想想该怎么个改法才既能达到目的,又不会引起众人怀疑我的不臣之心呢?”
“王爷
读史书,又怎么会为这个犯难?那不是现成的吗?可以依元时制度,帝王年幼,叔伯辅政,可称‘摄政’。‘摄’者,统治管辖之意,而当今天子年纪尚幼,王爷所担负的责任并不是‘辅政’的‘辅’字,单纯的帮助,协理那么简单;而是真真正正的代天子处理朝政,治理社稷。这样一来,你就是大清的‘摄政王’,在皇帝没有亲政之前,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这样一来不但大权尽揽,还名正言顺,”
说到这里时,我眼中狡黠地闪了闪“到时候王爷甚至根本不用每天去上朝,干脆在王府中召见群臣,商议朝政国事也无可厚非…甚至…甚至凡事都不用请示,自己决定了就盖印批示,玉玺也可以拿回来随时取用,这样才最为便易。”
在多尔衮恍然的眼神中,似乎我的形象已经升级为不折不扣的野心家,竟然如此“教唆”他去贪婪权利,这实在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对于我的建议,他还是很满意的,这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情形,他低声念着:“摄政,摄政王…”然后点了点头:“这个名目不错,可以采纳,不过得看看找那些大臣上折恭请,我总不能自己封给自己吧?”
虽然现在所谓皇上的谕旨也不过是个虚的名目,实际上是纯粹的挂羊头卖狗
,无非是叫章京拟好了自己批示一下,然后盖上皇帝的玉玺,署上皇帝的名号,就发下去了。所以即使“皇帝敕封”多尔衮为摄政王,也跟多尔衮自己封赏自己差不多,缺的只是一个由头罢了。
“这个嘛,想必也难不到王爷,到时候一片‘恭请’
,可谓是热闹非凡啊!”多尔衮沉思了片刻“这个不难,但是还有一些事情要在这之前理顺清楚,比如郑亲王,眼下很难再找出他什么过失来了,到时候他依旧当他的辅政王,不升不降,但此事最好由他起头才最为合适,或者起码也要得到他的支持和拥戴;另外,还要预先压制一下两黄旗和两蓝旗里面那些不肯安分,随时会出来闹事的人才好。”
“至于这一点,我刚才已经想出了一个较为妥善的法子来。”
“什么法子,说出来听听,让我看看你的脑子里究竟有多少‘阴谋诡计’,怎么总是层出不穷的呢?”
我诡异一笑,故作神秘,吊吊多尔衮的胃口“这个嘛,本来之前看地图的时候我想对你说来着,可惜被你一下子动手动脚的,就截断了话头。为了对你这种漫不经的心态度示以惩戒,所以我决定还是晚上再说吧!”
多尔衮一阵郁闷,正想怎样催促
导我将盘算好的计划说出来时,一旁早已无聊到不耐烦地东莪撒起娇来,他只得先应付女儿这一边“乖女儿,又怎么了?”
“阿玛,刚才我过来之前看见哥哥读书时偷懒,居然趴在书本上睡觉,阿玛要好好教训他才是!”东莪撅起小嘴来,理直气壮地打着小报告。
“哦?反正现在有空闲,咱们过去瞧瞧。”
我也很是奇怪,按理说小孩子贪玩,读书不耐烦了多半会跑出去玩耍,而像东青这样大白天的就搂着书本开始南柯一梦的却不多见。况且他是个性情文静,勤学好读,颇为乖巧听话的孩子,上个月我曾经对他考较过一番,这个五岁幼童居然已经识得了足有上百个汉字,会背诵数十首已经较为复杂的诗词了,莫非是“天赋异秉”一个新的王
即将诞生?否则怎么解释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专心学问呢?
【…第五卷 九五之争 第五十七节 训导之方 ----…】!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