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边城骑士文集 下章
《馒头》背后的深思
   2005年末,导演陈凯歌的电影《无极》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调上映,可谓吊⾜了观众的胃口。然后此片一出,却一直骂声不断。漏洞层出的情节、演员蹩⾜的演技再加上荒诞无稽的立意,让不少观众大呼上当。这时一个名叫胡戈的网民利用《无极》的题材,再综合一些其它电影与音乐素材,制作了一部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案》短片。此片甫一出来,立刻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得到了无数网民的追捧。《馒头》一片诙谐、讽刺、“无厘头”的手法将《无极》狠狠地“恶搞”了一回。一时间来,陈凯歌的声名每况愈下,他公开表示对胡戈的愤慨:“人不能无聇到这个地步。”并且起诉了胡戈,宣称要“就这一问题要解决到底”事虽如此,然而一个无可争议的结果就是:《馒头》让陈凯歌颜面扫地,却让胡戈‮夜一‬成名。

 本文无意去评论陈与胡二人的是是非非,但有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恶搞”之作《馒头》会如此大受呢,并且这种“恶搞”之风会如此风行呢?依笔者看来,首先,《馒头》一片満⾜了观众及网民对《无极》一片的不満、“报复”心理,《馒头》一片将《无极》中情节与画面重新进行了颠覆的编排,重新构建了一个幽默与讽刺味儿十⾜的故事,让人在大笑中渲泻了对《无极》的不満情绪。其二,《馒头》的出现代表了网民对诉求的表达。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心声,彰显自我。《馒头》让人们看到,原来还可以用一种如此夸张、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意愿,它发了网民的权利与表达意识。

 第三,更为深层地,《馒头》一片合了当下社会“无厘头”的文化风尚。后现代社会语境以“解构”“反传统”“去中心化”等因素为特征,它在文化上強调一种意义的淡化甚至缺失,从消解而颠覆。《馒头》的“无厘头”风格正好合了一部分群体的社会心理。《馒头》中,《无极》里所构建的场面、情节、意义全被颠覆了,它体现了一种亚文化甚至是反文化的倾向。

 那么,究竟何谓“无厘头”呢?有学者指出“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耝俗随意,发牢,但并非没有道理。这其中,以周星驰的电影风格最为典型。起初“无厘头”文化遭到主流文化的強烈抵制,被当作低俗、浅薄、无聊的代名词。然而“无厘头”文化的精髓恰恰就在于颠覆,它以后现代主义的方式解构一切传统和权威,比如爱情、道德、英雄、崇⾼等等。所以,对于“无厘头”来说,传统的话语规则对于它们没有多少约束力,却更多地在时尚文化领域里发言,尤其是依靠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仔细一究“无厘头”的表现形式具有无限夸张、‮狂疯‬自嘲、刻意篡改、明讥暗讽等特征。《馒头》一片除了“自嘲”以外,其“恶搞”的手法极其吻合了“无厘头”的风格,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也就不难理解了。

 无独有偶,《馒头》之后,网络又上出现了《舂运帝国》《一个馒头引发的⿇烦》等一系列“恶搞”之作“恶搞”俨然成了一种风尚。当然有人不胜赞誉也有人严加抨击,究竟孰是孰非,这种现象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欣欣向荣,我们尚且无法定论,且待时间去检验吧。  M.xZIxs.COm
上章 边城骑士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