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六)
第三编民族审美意识的发展
——特化及特化的突破
凡高、贝多芬、海明威,这三位文化巨人的人生,向我们展现了完整而典型的进
入审美境界的历程。但他们只是以个人的身份进入人生审美境界的,人生美学既然要通过研究人的心灵在和对象之间特化与超越这两种关系,去探求美的本质,就不能把考察和分析经验事实的目光停留在个人身上。
在考察分析了个人进入人生审美境界后,我将继续以经验分析的形式,探讨社会范围内的人生审美问题。在这个范围内,心灵不再以个体为单位,而是以民族国家和全体人类为单位。我将在下面的两编内考察分析民族国家的群体心灵和对象之间特化与超越两种关系的普遍
。普遍
是构成人生美学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人作为类的存在,人生的内含不可能简单地归结为每一单个人的一生经历的相加。如果在民族国家和人类整体的层面上没有心灵和对象之间特化与超越的关系,那么个人的心灵在类的存在上就失去了逻辑的完整
。
在前面一编中我己考察分析了个人层面上的审美问题、但所列举的三个人物都是艺术界以内的,在一般的个人生活中,类似的心灵和对象之间特化与超越的关系同样是普遍存在的。许多政治、科学、哲学及各界著名人物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心灵特化或超越的过程。
在下面的两编中,我将走出艺术的天地,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到融政治、经
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活动于一体的历史中,去考察分析人的心灵作为民族国家
的群体和人类整体,同对象之间的特化与超越的关系。这也许会给读者一种陌生的
感觉,似乎我走出了艺术的范围,而实际上,这是美走出了艺术的范围、只是比前一编走得更远些罢了。我也正想在这走出中探索一下人生美学原理在社会人生中的普遍
。
第六章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
两千四百多年前,在阳光充足气候宜人的地中海北岸,兴起了后人赞颂不已的古希腊文明,它和后来的古罗马一道,被西方人尊为自己文明的摇篮。从这个摇篮中成长起来的西方各民族(为了论述方便我们统称其为西方民族),他们的文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灵中审美意识发展的过程。在历史的阶段
发展中,审美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不断超越特化的狭隘
的过程。从整个西方社会总体看,这是一个自我超越和升华的过程;而从各个独立的民族看,则是一个从生命的源头出发,在沿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的发展中,逐渐地走向特化的过程。在本章中,我们将看到希腊和罗马人是怎样走过这一历程的。
一
如果我们把历史的眼光投
得更远,我们就会发现,把希腊和罗马看作是西方文明最初的起点是不确切的,或起码是不完全确切的。且不说早在公元前6000——前4000年,地中海周围就已经蓬
升起了诸如埃及、苏美尔及汉谟拉比帝国等许多相当发达的文明。单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及它的影子迈锡尼文明就比希腊要早几千年,而且这后两个文明又直接影响了希腊的成长。
希腊文明的朝霞正是在它前辈文明陷入特化死胡同时,重新照亮了地中海的新生儿般的目光。
为使我的论述更具历史的逻辑
,在详细分析希腊、罗马走向特化的历程之前,我要首先概述一下比它们更古远的几个文明走向特化的过程。
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一书中,根据考古学的成就,论述了地中海周围古老文明的共同起源——气候变迁的亚非草原。
由汤因比的论述我们得知,在遥远的古代,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半岛上并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时在今天的大漠磐居的地方是广阔的丛林和草原。在这片雨量充沛的天堂中无忧无虑地生存着一群一群的猎人,他们生存的环境和方式大致与今天的非洲猎人相同。
后来这个巨大的半岛由于气候的变迁开始逐渐沙漠化的过程。汤因比把这一变迁看做是对那些猎人的挑战,而且因为猎人们采取了各不相同的应战方式,最终形成了远古时期地中海周围几种不同的文明。
汤因比归纳出六种应战方式。
A、“凡是在这次变化里既不改变他们的居住地点又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的人便只有走上灭亡之路,因为他们不能对于干旱的挑战进行应战。”
B、“那些没有改变生活地点而改变了生活方式的人们,把自己从猎人变成了牧羊人,逐步成为亚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C、“至于那些愿意改变居住地点而不愿改变生活方式的人们,这些人群跟着气旋区的北移而向北迁移”他们后来成为欧洲大陆上的猎人。
D、“而那些为了躲避干旱而向南撤退到贸易风区域里的人们,却来到了热带的单调气候所发出来的令人终
昏昏
睡的地方。”
E、“…有些人对干旱的挑战的适应办法是既改变了居住地点又改变了生活方式,这一种少见的双料反应乃是从即将消灭的亚非草原上的某些原始社会中创造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苏米尔文明的富有生命力的行为”
F、另有一群人“…他们向北方前进…跨过了海面,创造了米诺斯文明。”(《历史研究》汤因比)
在做出了以上六种选择而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的亚非猎人中。后来创立了最辉煌的文明的首先是埃及人;其次是苏米尔人和克里特岛人。而他们创立文明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走向特化的过程。埃及人特化在尼罗河两岸,直到近代,仍然靠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从事农耕生产;苏米尔人特化在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
域,象埃及人一样在几千年的时空中重复同样的劳作,只是它靠近欧亚腹地,因此比埃及更多些外来的入侵及战
;而克里特人则特化在汪洋中的孤岛上,过着没有战
的舒适的贸易生活,同古代的其它文明相比,再也没有象米诺斯那样更富于贵妇人的温馨和柔美的民族了。
二
希腊人大约于公元前1500年以游牧人的形象出现在爱琴海岸干燥的石头山上。
如果说离开逐渐干旱的亚非草原的猎人给地中海带来了第一道新生文明的曙光,那么希腊游牧人则给地中海带来了一片新生文明的朝阳。
般涌向爱琴海的希腊人在一开始时并没有立刻消灭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野蛮的希腊人曾经同克里特人“和平”相处过几百年。这种相处尽管是
迫与被
迫,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在希腊传说中就有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