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祭坛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焦灼地向我抱怨,说她感觉到自己老了,青春逝去了,我敷衍地安慰她,不以为然。而就在前天,面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的孩子写的一篇文字时,自己竟然愣神了很长时间,突然感觉到一种很少经历的慌张涌上心头,一时间,理不清一点头绪。那满屏幕的文字里,张扬着绚丽的青春的活力,曾经那么熟悉,而现在又是那么的陌生。在我生命中,渐渐逝去的点点滴滴又重新复现在记忆里。
两年前的夏天,带着三岁的女儿去看望祖母,祖母讲述了我三岁时的一段往事:我曾经在祖母面前,将腿双高高翘起,搁置在沙发的扶手上。祖母对当时年幼的我说:“女孩子,这样的姿势不好看!”我想那时的我一定是极其
感,祖母也很奇怪,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看到过我做出类似的动作。关于这些,我全部忘记了,但是那件事一定被刻录在了我的潜意识。作为女人,在女人的约束制约下成长到现在,每一次想要理清我成长的痕迹时,故事的开端,总是从这段祖母嘴里讲出的关于我的故事开始的。
再后来,关于成长的记忆是每年除夕夜时,摆放在餐桌上的丰盛的年夜饭。我望着菜肴垂涎
滴,企盼的眼神盼望长辈快些落座。我的父母严厉地教诲过我:一定是长辈拿起筷子夹菜之后,我们才可以动用筷子。严厉而好强的父母,将我的成长放在了一个不能自由伸张的充满约束的轨道里。现在回忆起来,父母对于我来说,一直不是亲密的搂抱,不是温馨而满意的笑容,而是一束
含着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总是投放在我奔跑的路上,当我还没有达到一个终点时,他们的目光又为我指向了更远的地方。现在我才明白,那被压抑,被束缚渴望自由的成长更具有力量。如今,我离父母越来越遥远,但无论多么遥远,我都无法走出父母的目光。
童年时经历的唐山大地震,多少在我的成长中留下了无法泯灭的痕迹。那时,我一直感觉生与死之间有一座大山一样的屏障,狰狞的大山让我对死亡感到无比的恐惧。我常常在地震的恶梦中惊醒,一遍遍的惊醒,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缓慢。几年以后,我在书中认识了三
,她漫不经心地告诉我:“世上再也没有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这是她逃学在墓地读书时说过的话,就是这句话,让我渐渐明白,死与死之间并没有沟壑而是一种平滑的过渡。死亡不是要带来恐惧,而是让活着的人学会珍惜。祖父去世时,我平静而大胆地注视着祖父异常安祥地遗容,由于和祖父的疏远,在祖父生前我从来没有勇气正视他。为祖父送行的那
,我还是泪
满面,悲痛万分,不是为祖父,而是为祖母那令人心痛的恍忽,还有父辈在失去他们的父亲时的无助和失措。
多年以后,教会我不要害怕死亡的三
,用长筒丝袜挽结住了她的生命,那时我早已因为无法理解她如同沙漠般的渴望感情的自恋而远离了她。三
死后,关于她变异的或是杜撰的故事接踵而来,我厌恶那些写故事的人的无事生非,虽然也许他们并非出于恶意。三
死后,我开始感谢她,是她让我在成长过程中思考了死亡。
不知道什么时候
恋上的读书。十二岁的时候,在一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杂志中读到了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翻来覆去读了六遍才算过瘾。那篇文章告诉我,人活在世上是需要理由的。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篇令十二岁的我痴
的文章是《呼啸山庄》的缩译本,而让我的灵魂感到震撼的是完成了复仇计划的希刺克厉夫,反而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如僵尸一般徘徊在风雨
加的深夜里,像幽灵一般在荒原上行走。一个没有生活意义的人,总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后来,父亲推荐我读了一本他年轻时曾经读过的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书页早已陈旧发黄,繁体字,是从右向左的竖行就是排版,我看着很吃力,却是由衷的喜欢。书中描写的是卓娅和舒拉这对曾经家喻户晓的苏联的英雄姐弟,写下这本书的是他们的母亲。书中文字的语气平淡而真实,蕴藏着无法掩饰的浓浓的情感。不能不承认,这本书对我一生都很重要,虽然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背着父亲将卓娅和舒拉在书中的照片裁下,贴在了我心爱的
记本的扉页里,每天翻开
记时,都可以看到他们,后来我慢慢地明白,其实我更喜爱写下这本书的英雄的母亲,这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母亲,在我心灵里是一双眼睛,热爱而又忧伤地注视着她的这双儿女短暂的一生,这应该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对母亲这个角色的体验。后来,我用自己的零用钱在地摊上买到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新版本,这本书一直湮没在我在父母家卧室的书架里。每次回去,总是要翻看这本书是否还在,只是再也没有心情打开重新读上一遍。曾经对这本书纯净得近乎痴
的喜爱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而这本书在我成长中深深地刻下印迹。
十几年前,我在大学后门附近的一个凌乱的小书店里,第一次邂逅张爱玲和她的一本装订略显
糙的散文集《私语》。在书中,我看到张爱玲的理性、清醒和睿智,就把那本书买下,一直看到现在。那时,我并不知道她的
为人知的《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到后来,我终于读到了这几篇被很多人视为爱情经典的小说之后,还是不以为然。我更喜欢她写的《金锁记》、《沉香屑一炉香》还有她充满灵气和思想的散文。关于爱情,被太多的人肤浅地渲染,反而让人感觉轻浮而无力。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痛苦的理想主义,
含折磨,与永恒的期盼和永恒的努力在一起。对于张的更深一步的喜爱是她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晚年的她孤僻,傲慢和清苦,凄清地僵伏在红色的地毯上整整一个星期后才被人发现。而今大呼小叫的“张
们”拿着她的文字当做箴言,谁又能真正的懂她,她又何曾期盼人们走入她的世界而懂她呢?人的孤寂有时候是相通的,那时我的心灵常常被孤寂
满。
二十岁以后,我离开校园,努力在社会上找寻自己的位置,那段时光,对我来说没有丝毫的光彩而言,畏缩,胆小而且俗气。一直到女儿出生,感觉是女儿改变了我许多。女儿清澈而时时充满信赖的眼睛,就是一个过滤器,一遍又一遍地淘洗着我的灵魂。我曾自私而懦弱地认为,别的亲人向女儿的靠近,会破坏女儿对我的依赖;我曾经为女儿无休止的哭闹而恼火万丈,竟也有一丝念头将她抛开,当我满怀忏悔地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