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苔痕之行走篇(二十六)
近
有消息传来说,蜀北重镇广元建成了机场,先进的波音257飞机能在此起降。尽管“蜀道难”早已成为一个文学形象概念,但这一消息还是钩起了人许多联想。
巴蜀多山。南有大娄山,西有大凉山、邛崃山,北有米仓山、大巴山,东有巫山。山既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又在盆地与外界之间形成了天然的阻隔,自古以来进出巴蜀的道路就被视为畏途。生动描绘这里道路险峻情景的当然要数唐代大诗人李白。他说这里道路险峻得连黄鹤也飞不过去,连最善攀援的猿猱也难以攀援。当诗人由秦入蜀走过先秦栈道、剑门雄关之后,不由得惊叹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人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高山峻岭的征服,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巴蜀与外界、外界与巴蜀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古代连接巴蜀与外界的著名道路就有3条:石牛道(又叫金牛道或剑阁道)。这条道路在战国秦惠王时期(公元前337--311年)就已经有了,它北起今陕西勉县西南,越七盘岭进入蜀地,经朝天驿到达剑门关,把汉中与巴蜀之间连接了起来。后来历代对这条道路又屡有修造;五尺道(后来的石门道)。秦始皇时期,秦王朝为了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修建了北起今四川宜宾,南抵今云南曲靖的五尺道。汉隋唐在五尺道基础上修建了石门道,把这条道路南延到了昆明、大理等地;米仓道。这条道路东汉时通行,北起今陕西汉中南面,跨越米仓山,南抵今四川巴中。此外,巴蜀水系发达,岷江、嘉陵江与长江相通,水路也是连接巴蜀与外地的重要通道。
到了近代,巴蜀人急切地盼望利用先进的方法改变蜀道难的状况。清朝末期曾提出修筑成渝铁路的计划,结果不但路未修成,反而有三十多名爱国志士惨遭杀害。国民
上台后,几十年过去了,巴蜀大地上仍然没有铺上一节铁轨、一
枕木。50年代有一首有关修筑铁路的歌曲非常流行,就是在偏僻的山区农村,青壮年也几乎人人会唱。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惜没有记住这首歌的歌词,记得这首歌唱的就是修筑成渝铁路这段历史。
蜀道难状况的飞速改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仅就铁路建设而言,解放后,人民仅用两年时间,就在1952年建成了成渝铁路,实现了几十年的梦想。之后又相继建成了宝成、川黔、成昆和经重庆出川的襄渝铁路。现在,李白笔下的那段真正蜀道…广元,竞也能通航波音飞机,这标志着打通蜀道的战略
建设上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现代交通信息把空间距离拉近了,大家彼此都处在同一个社会经济圈内,地理自然屏障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愈来愈有限。一些地理自然屏障反倒是难得的资源和优势,古蜀道上的栈道雄关、绝壁险峰就是绝无仅有的旅游资源。再有,正因为有四围的大山,才有四川盆地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好气候。大山阻隔通行的不利一面解决之后,这里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优势。如果说过去高山峻岭使创造文明要更多的付出的话,那么今天现代交通信息铺就的平坦大道对创造文明就是如虎添翼了。巴蜀是灿烂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方方面面条件得天独厚的一方宝地,曾经和已经创造了那么多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今天,西部大开发序幕已经拉开,可谓天时;现代交通信息发达,可谓地利;人们思变思进,可谓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巴蜀再创辉煌是一定的!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