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我对自己说:
感恩吧,虔诚点,就象鲜花
感恩春天,春天感恩大地一样。
我应该感恩,感恩北京大学,感恩兵团父老,感恩我的亲人朋友和领导,感恩给我带来快乐和充实的任何人;朋友知道我要到北大学习很高兴或发短信或当面说你牛啦吧,同事饯行时也说你神啦吧;我说就我这小样再折腾能牛多很能神多很,这都是机遇,是兵团领导对文化艺术的关心才有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是北大宽容地接纳了我,让我自己来北京大学连门在哪我都不知道。来时是战战兢兢来的。因为北京大学的名号太大了,门槛太高了,我到这里学习真有点头大身小的感觉。这里有
主席书写的校名和鲁迅先生篆写的校徽上;有冯友兰沈从文宗白华写下的美文;有蔡元培李大钊季羡林存下的墨宝,有博雅塔的
刚之美和未名湖
柔秀丽;看的听的见的这一切让你想不激动都不行。来了我就“牛”也不“牛”了“神”也不“神”了,为啥?忙呀累呀上课呀,学呀记呀创作呀;咱来这干啥啦?来这里“加油”来了,来了就是要多听多看多记多写多
朋友的。
到了北大我才知道了啥是学海;啥叫学术,啥叫氛围;以前咱是坐井观天,现在总算看到了天有多大。头一个月就是不要命地听课听讲座找教室。为啥找教室,还是因为她大,大的我有时拿着校园地图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能跑一个小时,真有点象“陈焕生上城”听课听讲座真是听的上瘾过瘾;不管是啥课是啥讲座,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或晚上,只要听说有就一定要去。每天早出晚归,还真把自己弄的象一个力求上进的小学生似的。第二个月就把自己当成北大学生一样,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生活,写东西看书买书,细心浏览北大校园的风光。
看书,多看书;不管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什么文学宗教建筑民俗地理历史戏剧抓着就看,看着好就记,记不及就复印就去买;有时也心疼钱,但看上的书不买回来心里是很难受的,难受得晚上睡不着觉。图书馆,中文系资料室那是书的海呀,跳进去畅游一回就有点“乐不思蜀”了,就真的不想出来。一个湖南学者对我说,他已经在北大听了八年课,我问他有啥目地吗,他说没有,就是想听课想当学生想写东西想呆在北大;还有一位年龄已经近七十岁的老人也是每天听课,从早到晚,他为了啥?他也是为了年青时的一个梦,为了能在北大这个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补充青年时知识的贫乏!向前者学习,人家是八年,我们才半年(后悔为啥不能长一点时间),不能儿女情长,必须狠下心来,忘掉一切,惜时如金,静心求知;象后者看齐,人家是暮年,我们正青春,不认真学习能对起自己吗,学不好将来“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看看三角地的海报,走走燕园的小径,我感悟到了北大民主自由的氛围;我愿意看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他们是那样地恬静幽雅,让你觉得在这里不读书就是一种罪过。历史上的北大一直有“先天下”的思想。不管“五四”还是“小平您好”以及后来的“朱熔基您是民心所向”…都只有北大人才有胆量先说出来,真正体现了北大人的政治胆略;北大的课堂很开放,老师很民主;在听北大著名教授孔庆东的《中国现代戏剧》时,我用一篇一千字的小论文把目前中国现代戏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直言中国现代戏剧远没有他说的那么红火,而是成了边缘文化,现状是没市场,少观众,缺人才。他在课堂上通读了我的文章,并对上课的近二百名学生说“我们不能只在课堂上谈戏剧的美好,也应该象写这篇文章的朋友一样,心里想着为戏剧做些什么!”
是呀,做些什么?以前我总想着兵团给了我什么,别人给了我什么;北大半年,使我认识到人活着是应该多考虑我给了别人什么?兵团让我来了北大,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我永生感恩;我有什么,我就只有一支比较稚
的笔,一个不太聪明的脑袋,一腔奋进的热血,一股不撞南墙心不死的执着,就让我用这来报答书写我的兵团父老和给了我人生最大帮助的北京大学吧。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