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才
如果说国美在国中最有价值的投资,谭延闿一定会选择清华大学和庚款兴学…这两个举措确实是对中美两国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十年中受益匪浅,国中得到了大量的人才,而国美的这笔“精神投资”确立了国美在国中的地位。如果不是因为在二战中成了英雄的国美自信心爆棚揷手国中內战,或者是没有冷战的话,可以预见国美在华的“精神投资”将会获得空前的成功,但历史还是非常残酷的,国美人最终站错了队,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精神投资”全面破产。
就像现在在华最成功的外国武器制造商克虏伯一样,克虏伯推销的不但是自己的火炮,更是接纳了国中陆军中大量的人才前往德国深造学习军事,目前北洋中留学“成⾊”最⾜的段瑞五人,他们三年在德国学习的时间中有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都在克虏伯兵工厂中实习,论炮兵和火炮制造与使用理论,谭延闿的“侍卫队系”是拍马也赶不上的。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在李鸿章时代还是在谭钟麟时代,北洋的陆军、海军所使用的进口大小口径火炮几乎都是克虏伯公司一家生产,剩下来的便是谭延闿一直主张的引进加仿造所出来的火炮产品了,至于别国火炮产品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谭延闿心中非常清楚,科举试考的命运最迟也不会超过十年必然会结束,康有为在公车上书成为士子的领袖级人物之后。便开始大量地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维新思想,其中废除科举试考制度就是他维新变法中的核心部分。
“如果你们真的有能力发动维新变法,那借机废除科举试考未尝不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谭延闿心中默默的想到。
随着谭延闿慢慢的步上⾼位,给他感触最深的还是缺少相关地人才,军事人才是他最为看重地,也是他最为保守地方面…在北洋陆军学堂没有被他彻底掌控之前,能够成为他真正心腹的只有自己所训练出来的侍卫队出⾝的军官。至于其他科学、经营管理人才他则感到非常缺乏,像寇青这样的商业人才并不是每次都可以碰到的。这需要谭延闿的人品值达到相当⾼地⽔平才行。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并不是每次他都有好运气挖掘到寇青这样的人才…从两广到直隶总督,总督府招募幕僚也不是一两次了,但是质量上却让谭延闿备受打击。
随着北洋的摊子越铺越大,对于新式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而在国中科举试考一统天下的时代,靠本土出产新式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再加上让康有为等人这么一闹。各省总督都在想办法笼络人才,军事的、科技等方面的人才更是各省总督角逐的焦点。想要満⾜自己对人才地需求,最彻底地办法便是开新式学校,批量的出产各式人才,在这方面北洋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有必要地话,就像北洋陆军学堂那样成为谭延闿控制各省新军训练的把柄一样,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开展新式教育最重要并不是建学校的银子。关键的是缺乏各种科目的老师。谭延闿可舍不得他好不容易四处搜罗来的人才回到各个学堂当老师,唯一的办法便是借
生蛋…抱抱国美人的腿大,以未来的空头支票形式来
惑尚且还处于二流強国的国美为培养国中人才大开绿灯。他相信精明的国美人会从中看到机遇。国美人在华开拓市场的野心从来就没有降低过,不过由于英国在过去的几十年直至现在的強势,使得国美人的这种努力并没有多大的进展,而国美⽇益膨
的工业总产值使得开拓市场已经迫在眉睫。
不过谭延闿也不打算让国美人直接控制国中的现代化教育体制的建设进程…他给托尼领事开出的价码是中美合办所有的现代化学校,如果清府政不出钱的话,那他会以个人名义或者是纠集一群有实力的商人来出资推动这个计划的前进,而谭延闿则作为这些学校在政治上的保护人。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谭延闿不希望这些未来最顶尖级的国中学府中,国美的资本过于強盛,他可以接受国中的人私资本投资建学,但却很难容忍一个家国最顶尖级的⾼等学府完全由外国资本来开办。
这也许是谭延闿內心中的一种固执,同时也是因为外国在华开办学校的教训…在海上和天津等沿海城市,外国人不是没有开办过现代学校,鼎鼎大名的海上中西女塾就是外国人开办的。外国人在国中办学这本无可厚非,教会学校也非常多,但是谭延闿却了解到这些外国人开办的学校中所教授的历史等课程中,对国中历史进行大肆的歪曲、贬低甚至是侮辱,这却
不能容忍的!
谭延闿需要外国的资本和人才来为国中培养现代化的新式人才,但却不能容忍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国中
生学变成⻩⽪⽩心的“香蕉人”这会不仅会使得他在政治上冒极大的风险,同时也不是他培养人才的初衷。有他或者是其他国中
人私资本介⼊与外国资本合力办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这种扭曲式教学方法,降低培养“香蕉人”的几率…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面子或是自尊心的问题,而是切切实实的现实威胁,与其培养一批香蕉人,谭延闿宁可靠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来办学!
建立新式教育体系同时也是为了谭延闿造反所用…
据他前生的那点有限的历史知识,⾰命
人在数次起义不成功之后,便将重心从军事起义转向了投⼊大量的人力、物力进⼊教育领域,通过兴办各种新式学校来暗地传播⾰命思想。尽管推翻清王朝地统治最终靠的还是暴力⾰命。但这种精神上的准备也是功不可没,至少在他的家乡湖南就是这样…历史上的百⽇维新使得湖南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新式学校,而后来经过⾰命
人的暗中推动,像⻩兴等这样的⾰命
骨⼲都是在湖南从事过教育活动地。
一直以来谭延闿对于自己手中地军队地思想教育控制的应该说是极为严格的,对上他是欺瞒,并不将效忠主子的那一套灌输给军人,就是北洋武备学堂的生学所进行的历史等课程,他也是稍加改动。降低“死忠清王朝”的成分;对下面地军人也不灌输⾰命思想。而是灌输民族思想。对士兵和军官中出现的有些萌芽状态的⾰命思想也不进行打庒,反而是处处加以引导…随着自己手中掌握的实力⽇益膨
,他已经越来越预感到自己造反的⽇子加快临近了!
谭延闿这么努力的训练士兵加快新建陆军成军的速度,也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內将北洋地陆军建成国中举⾜轻重地军事力量,这不完全是为了他个人实力的增长,同时更是为了他⽇后造反做准备。不过
据他前生的记忆,他却在造反地时间上感到了非常的
惑…历史上使得袁大头第一次臭名昭著的百⽇维新背叛改良派投靠慈禧太后自然是一个好机会。如果将他放在袁大头的位子上定然是不管皇帝太后一锅端的,而且他现在的实力也远比历史上两年后的袁大头厉害的多。不过选择这么一个时机也是很有问题…谭延闿自问在两年中不可能有
控全局的声望,而国中也不具备暴力⾰命的思想基础…
再往后拖上一拖可就到了庚子事变了,谭延闿前生的记忆中不记得在庚子赔款中国中到底赔给八国联军多少银子,但作为国中近代史上最大宗的一笔赔款,怎么也比历史上的中⽇甲午战争的赔款要多得多,没个三四亿两⽩银的赔款是下不来的…难道说让自己接手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国,那背负如此巨额债务的国中谈何崛起?况且自己已经在京津地区有着大量的投资和重工业产业。八国联军一来。这些自己好不容易搞起来的坛坛罐罐岂不是被战争打个粉碎?!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谭延闿的年龄相对于做一个家国元首而言实在是太年轻了,很难想象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家国要在一个二十出头的⽑头小伙子的导领下进行建设,在这点上连谭延闿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在他的潜意识中。一个家国元首怎么也要三四十岁吧?三十岁的家国元首好像都没听说过,历史上的肯尼迪据说是最年轻的国美总统,怎么也有四十岁了吧?
谭延闿摇了摇脑袋,将一些
七八糟的想法都清除掉:“这些事情还远得很,还是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宴会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谭延闿也该差不多要离开彩云公馆了,不过傅彩云现在还有些⿇烦…已经五六十岁的金登⼲不老还在
着傅彩云
谈。看到金登⼲那一脸红光兴致
的与傅彩云谈论,连谭延闿都觉得这次自己没有带沈静来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从沈静向他汇报傅彩云情况的神情中,谭延闿已经明显感觉到沈静对傅彩云似乎有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他并不八卦,也没有心思⼲涉自己下属的感情生活,如果沈静和傅彩云真的能够走到一起,那谭延闿一定会衷心的祝福他们,而且这对于自己的“状元夫人外
策略”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
不过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而已,谭延闿相信无论是沈静还是傅彩云他们心中都很清楚,他们两个人要走到一起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不是美好的祝愿或是⽩银所能够解决的了的。沈静攻于计算,颇有纵横家的气度和风范,而傅彩云则是命运多
人之间产生感情远比一般人要困难的多,就算有感情世俗言论的挑战。
李鸿章此时在俄国开始了他的正式外
之旅,不过谭延闿却不知道李鸿章已经在十几天前和俄国秘密签订了《中俄密约》,因为李鸿章出使各国所携带的密码本只有恭王奕訢和军机大臣翁同龢才有相应地解密本。所以谭延闿知道李鸿章在到达俄国后不断的给国內发电报,却不知道电报的內容。李鸿章是直接通过密码电文和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互联系,李鸿章出使各国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外是绝对保密的,就算恭王奕訢非常看重谭延闿,但也不能透露给他具体內容。
不过谭延闿还是从恭王奕訢的只言片语中判断出来俄国正在和李鸿章
涉关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无非就是大铁路是否经过国中东北境內,再有便是协助俄国修建铁路所需要的众多国中劳工。谭延闿意识到李鸿章和俄国签订秘密条约已经是势在必行,这不是自己所能够⼲预地。因为甲午一战国中是被⽇本人给打怕了。而俄国虽然将焦点放在了欧洲。但是远东中⽇战争给了它扩大其在远东势力地机会,两者对⽇本都是敌人,都有共同地利益,签订秘密条约已经公开的秘密,不过就內容而言却是没有人能够详细知道而已。
谭延闿也放弃了在外
上的努力,除了有关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所涉及到的外
问题之外,他基本上已经淡出了帝国外
界。只有通过傅彩云和其他相关渠道来得到国中和际国外
的报情,以此来判断自己的下一步走法。
谭延闿现在基本上重点已经放在了新建陆军的训练上,除了练兵他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来增強自己对朝政地影响力,同时也是因为应对德国等国对国中的沿海蠢蠢
动的威胁,尤其是属于北洋防务范围內的北方海防。
当然在这期间谭延闿也做成了几笔生意…应法国的邀请,法国从他这里购买了数套无线电电报机,尽管在传输距离上还有些不尽如意,但法国已经打算购买现在的无线电电报机来建立跨越英吉利海峡的电报联系。这笔生意为谭延闿带来了两万英的收⼊;而在英国还没有对无线电电报技术开出最终地价码时。德国人率先出手了,使用克虏伯装甲制造技术和马克沁机
地工程图样与若⼲火炮相关技术换取了无线电电报机在德国的专利使用权…
在获得了德国的相关技术后,谭延闿立刻拨款给天津机器局和汉
钢铁厂。由天津机器局生产马克沁机
,由汉
钢铁厂生产克虏伯装甲,而海上江南制造局则依据相关火炮技术来对现有生产地速
炮进行改进。与此同时在旅顺、威海卫、大沽炮台、胶州湾等北洋海防重地,开始在原有炮台的基础上,使用钢筋⽔泥来构建马克沁机
的明暗碉堡,只要天津机器局这边一出货立刻运抵海防要塞的机
阵地装备,并且天津机器局和海上江南制造局也加強了马克沁机
弹子的生产。
即便有了克虏伯装甲,谭延闿对哈维热德钢还是垂涎不已,而西方海军界对于这两种装甲的看法就像当年的钢面铁甲与钢甲的争论一样众说纷纭。谭延闿在得到了两种钢材的样品之后,分别在天津机器局和海上江南制造局做了种种试验,当然哈维热德钢数量有限还不⾜以进行实弹
击试验,但是从数据上来看论防护力克虏伯装甲似乎要強一些,可惜重量上不占优势。
这世界上两全其美的事情毕竟是非常少,而现在谭延闿的重工业底子又这么薄,汉
钢铁厂的技术人员外国人才居多,还远提不上什么创新,能够沿着别人的老路顺利走下去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过掐算着德国人不大可能在今年对胶州湾就发起进攻,所以谭延闿还是菗调了几个北洋大学堂的优等生前往德国克虏伯公司专门学习火炮制造和金属冶炼,打算趁着这个时代科技封锁并不严密的机会从国外多学些东西回来。
应该说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传播是非常开通的,而陷于科技⽔平有限,各国之间的科学技术封锁也并不严密…在英国战舰建造行业中,受到英国家国控制的大型造船企业在技术上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是最为领先的,它的周边相关小船厂也拥有极強的技术实力,尤其是在鱼雷艇、鱼雷猎建和巡洋舰建造技术上还是非常強的。谭延闿不想等到技术封锁之风⾼涨的时候吃后悔药,在他看来现在就是多花些银子来学习一些新技术也是非常值得的。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