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第七十一章 婢女的来历
魏盛寺原本以为她召自己来是有什么把柄落在她手里,提了几分小心,听闻是为了这个,心中提着的石头稍稍放下了一些,笑着道:“娘娘要翻阅旧例何需自己动手,只要
待下来,微臣自会让手下的人查明了来回禀娘娘。”
长妤摇头“不劳大人们费心了,其实这些事情还是自己看一遍才能记得牢,吩咐一次两次还好,若是时常有时常吩咐也很不便。”
“娘娘说的是。”
“那…就麻烦大人将那年例族谱送来罢。”
抠魏盛寺站起身,本打算亲自回去吩咐,可是娘娘却说“大人就在这里喝茶好了,这种跑腿的小事自有宫人们去做。”
说着,就叫来一个内寺“你拿了大人的
牌去宗正寺将大顺朝开国以来所有的年例族谱都取过来。”
闻言,魏盛寺吃惊不小,睁大眼睛道:“娘娘要看这么多?”
枭“了解就要了解个透彻嘛。”
魏盛寺只好不再说话,乖乖的将自己的
牌
了出去。
内侍接了
牌飞快的跑走。
娘娘笑着道:“大人请座。”
魏盛寺只好坐下,一旁宫人奉了瓜果茶点过来,他也无心吃,只是担忧的坐在那里,年例族谱这些东西往常都没人会翻阅,所以他也不大叫人打理。
现在娘娘突然说要亲自翻阅,他心里着实是有些害怕的。
必竟这么多年的的东西,稍有遗漏是有的。万一到时被她抓到什么把柄,认真计较起来,到时怪罪下来,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心里这样想着,眉头不自觉的蹙紧。
坐在那里,额上不住的往下滴着汗。
虽然已经临近入秋,可天气还是很热,俗语说是秋老虎,果然不假。
一旁坐在榻上的贵妃娘娘倒是闲情淡淡,面纱下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静默了良久,娘娘似叹息般说了一句“敬嫔娘娘是个孝女。”
闻言,魏盛寺赶忙附和着干笑了几声“小女蠢笨,以后还要多仰仗贵妃娘娘关照。”
长妤一笑“她可不像你说的那样,本宫倒看她
聪明的,不光人聪明,心眼也好使,可能是遗传了大人的血统,敬嫔说话办事十分小心周到,在后宫中口碑不错。”
魏盛寺笑了笑,没有接话,娘娘口里的“心眼也好使”这句话总让他觉得有些别扭。
在他的心中,女儿一直都是很聪明的,女儿三岁会背三字经,四岁会写百字,五岁会背唐诗…众人都羡慕他有这么个宝贝的神童,因为聪明好学,倒也弥补了他没有儿子的缺憾。
女儿十二岁时,他便告诉她将来是要进宫的。
自那时起,女儿就悉心打扮起自己,认真学习各种规矩。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夫人在家也精心教导她针线女红。
只是女儿除了聪明好学之外,似乎也有些心思是他们不同的。
不知道这是不是公主口中“心眼也好使”的话茬。但他直觉是跟那两个婢女有关。
那并不是家里从小养到大的仆人,是几年前逃荒到府里的。
那一年女儿十四,见他在门口向穷人施粥,便走过来问了几句,听说她们是从滇西过来后来了很大兴趣,又问了许多降头蛊之类的话,听那两个丫头回答的头头是道,于是就硬
着他将他们收留下来。
:
本来,收留一两个奴婢不是什么大事。
可女儿的做法很奇怪,她将她们买回来,却不使唤。
只是建了一处房子,将她们单独分开养起来。
脖常弄些奇怪的虫子放进去。
还不准府里的男犊近那房子。
有一次,他问女儿这么做是为什么,女儿只是神秘的对他一笑,爹不是要女儿为妃为后吗?她们,就是将来可以帮助女儿得到母仪天下之位的法宝。
魏盛寺当时也没多想,后来女儿进宫,那两个丫头却留在了家里,他以为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可谁知,前些日子,女儿让人带信说要带走家里两名婢女。
他身为宗正寺卿,自然知道宫中规矩严了,要带人进去何何容易,他以为她只是说说的,谁知不久后就有权聿王府的人过来要人,他又接到女儿的信说,将人交给权聿王妃就行。于是他没有怀疑就将那两个丫头让王妃带走了。
之后很久都没有女儿的消息,也不知道现在究竟如何了。
不过前几天,听到佟妃惨死的消息,他还是有些害怕的。
那两个婢女长年养在房子里,长相有点
森奇怪,她们进宫不久,佟妃就死了,他总是担心会跟她们有关,若是这样,女儿也
不了干系了。
他也想多方打听一下女儿在宫里的情况,又怕人说他多事,今
既说到了这里,他便忍不住问道:“娘娘,说实话微臣也有好多天没有见过女儿了,不知道能不能…”
还没等他说完,娘娘就打断了他“大人是想见见敬嫔?”
魏盛寺硬着头顶点点头“是的,不知道娘娘方不方便等下准许奴才过去见女儿一面…”
---------------
还有两更,秒杀秒杀。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