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淬中华 下章
第十二章 君臣初相会
 毓庆宫上书房中灯火通明,身体刚刚有所好转,但脸色依旧苍白、身体看起来还比较虚弱的光绪皇帝,正斜靠在龙椅上与自己的师傅翁同龢说着话。

 “翁师傅,听说这几朝中各大臣为冯华的那篇《变法自强疏》争论得很厉害,你给朕说说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最近一个时期都没有上朝的光绪向翁同龢问道。

 尽管与光绪的关系极为亲密,可翁同龢依然恭谨地施了一礼,然后才答道:“回皇上,自前几太后亲自颁下懿旨,着军机处及部院卿寺堂司各官对冯华的《变法自强疏》签注讨论以来,立刻就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诸大臣议论纷纭、各抒己见,纷纷上书阐述自己的观点。虽然其中不乏有认为该策背离祖宗之法,实属大逆不道,进而予以痛骂者,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基本接受了冯华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认为此说对中学与西学的关系论述的颇为有理。”

 听到这里,光绪口说道:“朕也觉得冯华此说提的确实很有道理,颇能在心中引起一些共鸣。这个冯华真是有经天纬地之材,事事都出人意表,竟然被他想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么一个说法来。翁师傅,朕的身体已经好多了,明天你就单独引见冯华来见朕,朕实在是有些等不及了。”一提到召见冯华,光绪又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苍白的脸上显现出了一抹淡淡的红晕。

 看到皇上那副急不可耐的表情,翁同龢脸上出了一丝微笑,皇上求贤若可的心情他亦深有同感。他何尝不是也渴望再见一见冯华,听听他对改革变法的看法,特别是“渡海援台作战”是否已经有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充满爱怜地看了一眼皇上,翁同龢有些无奈地说道:“好吧!明军机议事完毕后,臣即带冯华来觐见皇上。不过,皇上切记情绪一定不可过于激动,以免病情有所复发。”

 轻轻地点点头,光绪又把话题转回到冯华的《变法自强疏》上来:“既然众人已基本认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那朝中各大臣对冯华变法方策的置疑又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置疑最多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很多人对冯华在《务本篇》中关于‘务本以保名教’的论述颇有微辞,认为其中很多观点都论述的不够辟准确,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的牵强附会,未能真正说清楚‘名教纲常’与‘西学’之间的主次关系;其二对冯华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提出了疑问,认为其设想虽然可谓是稳妥之策,但全面放开各种政策非但不合祖宗之法,而且还会有众心、毁名教之虞。”翁同龢答道。

 微微摇了摇头,光绪说道:“冯华归自西洋,自是于中学认识不深,他能有‘务本以保名教’这样的见识已经是殊为不易了,朝中的有些人就是喜欢在这些问题上做文章;还有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绝对可以说是奇思妙想。今《马关条约》已签,其中‘增开通商口岸、放开机器进口以及允许外国人在大清就地设厂,从事各项工艺制造’的规定,实际上已经使我大清的国门向洋人开。你就是不设‘经济特区’,又能挡得住洋人的东西进来吗?‘经济特区’的设想不但能将对外开埠通商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而且因为其区域有限、影响不大,即使有所不足亦可以及时就正、引以为戒,岂可因其微有瑕疵,就予以全盘否定。”

 光绪这番极有见地的议论,令翁同龢既欣慰又惊讶。欣慰的是皇上真的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而且看问题也能从大处着眼,已经有了些英明圣主的气魄来;惊讶的是他对‘经济特区’的作用竟然认识得如此深刻:“皇上实在是睿智圣明、深谋远虑。今俄国公使喀西尼还专门向总理衙门提出抗议,称《马关条约》增开的商埠都在南方,对俄国来说是大大的不公平,要求增开旅顺、大连为通商口岸。如果大清不予同意,今后与各国再发生纠葛,俄国将不会进行帮助和调停。就如皇上所说,与其被迫增开商埠,还不如主动设立‘经济特区’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翁同龢发自内心的称赞,让光绪也不住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有些得意。不过,马上他的神色又黯然下来,大清的国势真的是江河下,《马关条约》的伤痛还没有抚平,俄国又来趁火打劫。恨恨地骂了一声“无之极”光绪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在御案前慢慢走了两圈之后,才将又有些激动的情绪平复了下来。

 轻轻叹了一口气,光绪气地说道:“甲午新败,国势蹙,大清现在还有说‘不’的资本吗?既然已经都开了那么多的商埠,又何必在乎多开这一两个。回头,让军机处议一议吧!”

 皇上哀痛沉重的样子,令翁同龢心中也非常难受,大清真的只能这样任人欺凌宰割吗?如果多几个像冯华这样有勇有谋的人,国势何至于如此啊!想到这里,他忽然心中一动,忍不住开口说道:“皇上,臣以为陛下刚才提到的建‘经济特区’,将对外开埠通商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的设想或许就可以用在这件事上。咱们如果将旅顺、大连设为‘经济特区’,应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翁同龢的建议,光绪不是没有想过,可东北乃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在旅顺、大连设立“经济特区”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又琢磨了一会儿,光绪犹豫着说道:“师傅的这个想法,朕刚才也考虑过。要说这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法子,但唯一可虑之处就是怕太后和诸位大臣不会同意。”

 “皇上有些过虑了,这件事反对者肯定是大有其人。不过,太后到不一定会反对,皇上没感觉到近一个阶段,太后对变法一事也很是上心吗?”老谋深算的翁同龢有条不紊地为皇上一一剖析着。

 稍微沉了一下,光绪若有所思地说道:“太后近来确实对变法很热心,据说对冯华的这份儿变法方策更是反复看了好几遍。听说,太后还打算诏令各督抚也对《变法自强疏》的利弊得失进行奏对。看来,太后对冯华也是非常重视啊!”皇上内里的意思翁同龢心中很明白,冯华此次进京行事极为低调,既没对哪一方表现得特别亲近,也没对任何一方予以冷落,颇让人有些摸不清他的意图。如果贸然加以栽培,将来很有可能会给己方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麻烦。

 仔细地考虑了一番,翁同龢谨慎地对道:“皇上,臣观冯华此人虽然心机深沉,但为人却尚可称得上光明磊落。他此次进京,尽管是两面逢圆,对所有的军机大臣和各部院长官都一无例外进行了礼数极为周到地拜会,但是从他对微臣几番推心置腹的情形看,他对皇上还是相当忠心的,他所谋划的那些事情也都是站在皇上的角度予以考虑的。再从其提出的‘调和两宫,循序渐进’的变法方策看,他的这些行动,也应该都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进行的。另外,刘坤一、吴大澂两人与臣关系非浅,他们所大力举荐的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此,微臣认为对于冯华这样智勇兼备的人才,我们还是应当不遗余力地将其争取过来。”

 翁同龢这番透彻入理的分析,打消了光绪心中产生的那一点儿疑虑。他点了点头,决然地说道:“好吧!明天军机议事的时候,师傅借着俄国人要求在旅顺、大连增开通商口岸的事由,将在此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提一下。如果实在争执不下,不妨就报到太后那里做最后的定夺。只要能一雪前,让大清中兴,朕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坚持走下去。”

 第二天的军机议事果然争执的非常厉害,尽管每一个人都认为在旅顺、大连设立‘经济特区’既可以给俄国人的无理要求一个说法,又可以对即将开始的经济改革进行尝试,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但是对祖宗规矩不可变的执着以及对“经济特区”这个新生事物的无知,让庆亲王奕匡、礼亲王世铎和刚毅几人反对得异常坚决。而作为首辅军机大臣的恭亲王奕訢以及历来与翁同龢、李鸿藻唱反调的孙毓汶、徐用仪虽然没有反对,但也因此问题过于感,明显存在着一些疑虑和顾忌。最后,在几经争执不果的情况下,众人只得按翁同龢的提议奏请太后进行定夺。

 军机议事散去之后,翁同龢又处理了一些日常事务,然后便派人去传召早已守候在宫外多时的冯华。冯华进京十余,终于在毓庆宫上书房见到了此次京师之行迟迟未能见到的主角…光绪皇帝。

 光绪给冯华的印象完全不同于慈禧,少了一种让人窒息的迫感,却多了几分亲近与自然。他身材瘦削拔,本就白净的肤由于身体虚弱而显得不是很健康。面带微笑稍显稚气的面容、清澈似水的褐色眼睛、满清宗室所特有的“隆准”式高高鼻梁以及刻画分明的下颌让光绪看起来别有一种人的魅力。由于不是在正式场合进行接见,光绪今天穿的很随意。头上带着一顶绣有金色花纹的黑缎子围帽,帽顶上有一颗用丝带打就的结子;身上穿的是一件淡蓝色长袍,上面罩着一件直垂到脚尖的淡红色比甲;脚上穿的是一双黑缎做的“粉底朝靴”

 当翁同龢引着冯华走近毓庆宫书房时,光绪的心情不由得一阵激动:自从那得到“青苔峪大捷”的消息以来,冯华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正是这个横空出世的神奇年轻人,让自己于穷途末路之时看到了大清未来的希望,也让自己保留了最后一丝尊严。一次又一次,冯华带给自己的都是不尽的惊奇与希望,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把冯华和他的义勇军当作了大清国的中砥柱。

 看到冯华在御案前跪倒请安,光绪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冯爱卿快快请起,朕渴望见你久矣!”光绪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说的却是那样真挚和动情,以至于冯华也听得心中一暖,油然升起了一股亲近之感。

 恭恭敬敬地立起身形,冯华面带着感动之说道:“臣亦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皇上!自来到京师闻知皇上为国事操劳成疾,臣心中一直忧心不已,每都企望皇上的病能早安康。今终能一睹圣颜,冯华欣喜之极。”

 冯华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面对着生存的压力,城府越发的深沉起来。遇到事情不但镇静自若、喜怒不形之于,而且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应对的十分得体。就像刚才那几句亦真亦假的官样文章,他说得也是情真意切、自然而然,一点儿都没有滞涩之感。

 从御案后走出,光绪一面呼叫小太监“赐座”一面快步来到冯华面前,执起他的手说道:“今不算正式拜见,大家都不必太过拘束。翁师傅、冯爱卿咱们坐下详谈。”

 君臣三人间的谈话气氛异常轻松、自然,毓庆宫中不时传来三人轻快的笑声。详尽听取完义勇军在辽东的情况以及冯华的改革变法思路后,光绪终于忍不住把话题转到了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的台湾问题上:“朕听翁师傅言道,卿对割台之事还有一些设想,可否为朕细细讲说一番?”

 “皇上,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走漏了风声,可否将闲杂人等都支开?”冯华低声音说道。

 点了点头,光绪答道:“此事翁师傅已经转告过朕,朕也提前向众人吩咐过无重大事情不得靠近上书房,卿尽管放心!”

 关于“组织志愿军,渡海援台,拖垮倭寇”的具体细节,冯华这些天考虑了许多,现在已经基本上有了一个大致的设想。整理了一下思路,冯华说道:“臣分析的‘倭寇如今也已是强弩之末’的观点想来皇上已经知道了,所以此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个‘拖’字。只要能长时间将倭寇拖入台湾这个泥潭,至多不过两年,倭寇的经济就会支撑不下去,台湾将极有可能重新回归大清。不过,此事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难度极大,具体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组织志愿军渡海援台决不可公开进行,否则不但可能遭到太后以及一些主和大臣的反对,而且也会给倭寇造成口实,进而引起泰西列强的干涉;二、鉴于补给困难的原因,志愿军渡海的人数不宜过多。虽然咱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志愿军和台湾各地义军进行资助,但毕竟不能明着进行,而且目前倭寇在海上拥有绝对的制海权,一旦他们注意到这一点,将会极大地增加补给的困难;三、此次台湾之役将是以台湾一省之力与整个日本作战,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从各方面来说咱们都处于绝对的下风。”

 冯华的这一番分析,让光绪和翁同龢听得心都凉了,刚刚燃起来的热情一下子就熄灭了下去。冯华说的都是事实,照此分析这场战争要想打赢不是比登天还难。唉!本以为台湾的命运尚有挽回的余地,现在看来很可能只是空欢喜一场罢了。

 望着光绪和翁同龢面如死灰般的苦脸,冯华正容说道:“刚才冯华分析的只是此战的不利之处,咱们亦还有许多有利的因素可以利用。有道是‘事在人为’,只要谋划精细、组织得力,就算是困难重重,也未尝没有获胜的可能。再说,台湾本来已经割让给了倭奴,咱们此番谋划不过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罢了。能成功则功德圆满,即使失败也不必垂头丧气,毕竟我们已经尽了力。而且不论此战胜负如何,都会大大消耗小日本的国力、给倭寇以沉重的打击。不知皇上、翁大人以为冯华的这些想法如何?”

 如同醍醐灌顶、当头喝一般,光绪和翁同龢立时就从刚才的悲观情绪中摆了出来。“是啊!现在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又有什么可患得患失的。”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人不由得同时赫然一笑。

 重新焕发出神采之后,光绪昂地说道:“冯爱卿,就如你所说‘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尽力了,就没什么好遗憾的。来,再具体说说咱们有何有利之处以及究竟该如何组织此次战役。朕这一次绝不会轻言放弃!”

 微微一笑,冯华向光绪与翁同龢娓娓道出了自己殚竭虑谋划出的‘渡海援台’作战方案…  M.XziXs.CoM
上章 血淬中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