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章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九节
 皇甫郦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大人,长安快骑。”

 盖勋吓了一跳,猛地站起来,问道:“长安出了什么事?”

 “前任凉州刺史左昌,全家一百二十三口,全部被杀。”皇甫郦面色紧张,大声说道。

 “谁干的?”盖勋怒声问道。谁这么大胆子,敢在他的地头上杀人。

 “李中郎手下的军司马颜良。”皇甫郦惊慌地回道“听快骑说,颜大人手持李中郎的令牌,奉命查抄左大人的住宅,说左大人贪赃枉法,在任职凉州刺史期间,曾一次军资五千万钱。左大人带着家丁仆役拒捕,伤了颜大人几个手下,结果颜大人凶大发,带人强行冲进左宅,将左家杀了个犬不留。”

 张温闻言大惊,立时气血上涌,头晕目眩。

 盖勋张大着嘴,又惊又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左昌是前年在凉州任刺史,盖勋当时是汉太守。左昌侵军费的事就是他收集的证据。这下自己解气了,但麻烦也大了。

 “快骑还说了什么?”陶谦兴致地问道“那个杀人如麻的军司马现在在哪?”

 “听快骑说还在长安,正在带人到处抄家。”

 “为什么不阻止?长安的部队呢?”桑羊惊怒地问道。

 陶谦笑道:“那个军司马拿着中郎将大人的令牌在执行公务,谁敢阻止?除非不想活了。”

 盖勋缓缓坐下,浓眉紧锁,一时间感觉手足无措,竟然找不到应对之法。事情就发生在长安城里,朝廷一旦追究下来,自己身为京兆尹,难辞其咎。虽然左昌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不经审讯,不上奏天子,李中郎就把他们全部杀了,实在太过分了。

 “元固,左昌大人可曾做过这事?”张温勉强稳住心神,缓缓问道。

 盖勋点点头。

 “这事证据确凿。当年我曾出言阻止他,但他不听。后来他怕我出卖他,就设计陷害我。他命我带一千兵驻守阿,抗拒老边和先零羌的叛军。要不是老边给面子,我早就死了。”盖勋苦笑道“这下子我们被这个豹子害惨了。左昌是中常侍赵忠的人,听说还是远房亲戚。现在我们除了和阉赤膊相斗以外,已经没有任何出路了。”

 张温喟然长叹,说道:“立即发出八百里快骑到洛,先行禀报天子。”

 “伯信,恭祖,立即给司徒大人,司空大人,御史大人写信,禀报详情,以求援手。”

 “元固,你和大将军关系不错,大将军的书信,就由你来写。”

 就在这时,太尉府主薄崔巍飞一般冲了进来。

 “大人,李中郎反了。”

 张温脑子一炸,顿时觉得天晕地转,眼冒金花,身体不听使唤的就要倒下去。他急忙顺势趴倒案几上,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盖勋好象没有听到似的,皱着眉头,低垂着眼睑,捋着黑须,一动不动,还在想着长安的事。

 桑羊怒斥道:“不要胡说。怎么回事?”

 “扶风郡都尉鲍鸿来书,说李中郎反了。”崔巍紧张地说道“昨天下午,李中郎的手下军司马赵云和文丑突然率军攻打茂陵附近的青坞。”

 “你说什么?”盖勋再次站了起来,一脸的惊骇。

 张温刚刚勉强睁开眼睛,听到崔巍的话,立即又痛苦地闭上了双眼,痛苦得连牙齿都咬了起来。

 桑羊瞠目结舌。

 这次陶谦也乐不起来,他呆呆地望着崔巍,小声问道:“青坞?”

 崔巍点点头,非常肯定地说道:“的确是青坞,是皇叔舞王的家产。大家都知道。”

 “青坞的总管刘锺随即派人向鲍都尉求救,鲍都尉连夜带着五百人赶了过去。赵云和文丑不但根本不听鲍都尉的劝阻,还把鲍都尉扣了起来。两人久攻不下,随即从槐里伤兵营调了三千人马过去。鲍都尉说,他们今天早晨已经攻破了坞堡。”

 陶谦心惊胆战地问道:“可还有活人?”

 “鲍都尉在信中说,除了女人和小孩,没有活着的,全部被他们杀了。造反了,大人,李中郎造反了。”崔巍随即把手上的一卷竹简交给陶谦“这是鲍大人的书信,请大人过目。”

 陶谦接过来,轻轻放到张温的案几上。

 张温慢慢睁开眼,强忍着心中的愤怒,望着桑羊道:“伯信,立即拿着我的手令赶到茂陵,命令李中郎的人退出青坞。”

 “慢…”盖勋突然出言阻止道。

 张温几人不解地望着他。盖勋的目光随即转向站在屋中的皇甫郦和崔巍。

 张温对皇甫郦和崔巍挥挥手。两人知道自己位卑言轻,不适合在这个场合待着,赶忙施礼退下。

 “十几年来,青坞一直都由这个刘锺管理,舞王或者舞王的属下从来没有到过青坞。十几年了,青坞的总管都不换,舞王府也没有人过问这里,是不是有点蹊跷?”盖勋走到张温的案几边,小声说道。

 “大人调查过?”桑羊问道。

 “有人调查过。”盖勋说道:“边章没有反叛前,曾经对我说过这个青坞。这个青坞虽然是舞王的财产,但和程球有很大的瓜葛。老边说,他调查过,这个青坞连同附近的田地以前都是大将军窦武的财产。窦武因罪被杀后,此处被卖,先后经手多人,但最后买下此处的人不是舞王,而是中常侍张让的弟弟张炝,出面办这事的就是程球,钱也是他出的。”

 张温,桑羊和陶谦面

 “这个白痴刚刚从冀州来,什么事都不知道,否则,你就是给他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公然攻打当今天子皇叔的坞堡。李中郎既然派人打青坞,一定有证据。如果这个坞堡一直都是程球藏匿钱财的地方,说不定李中郎就能找到程球和西凉官僚贿赂阉的证据。那样的话,形势就对我们非常有利了。”

 盖勋看看大家,继续说道:“耿鄙和程球查搜李中郎大营的真正意图,李中郎肯定已经知道了,否则他不会在袭击陇县城,子秀山军营后,立即象闪电一般,出手捉拿西凉的贪官污吏。很明显,这事他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李中郎仗都不打了,突然倾尽全力抓人抄家,想来就是为了找到西凉官僚贪赃枉法,贿赂阉的证据,找到了证据,他的性命就保住了。但他瞒着太尉大人,瞒着太尉府,私自行动,显然是居心不良,想把我们一起拖下水。”

 “现在他做到了。他的铁骑正在外面大肆追捕,肆无忌惮,而我们却被他得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盖勋捉着长须,恨恨地说道“如今木已成舟,大家都被他捆在了一绳子上,想不陪着他干都不行了。”

 张温望着案几上的竹简,捻须不语。桑羊和陶谦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张温突然面显笑意,缓缓说道:“其实,我们刚才也想抓程球,也想西凉的贪官吐点钱,只不过我们不想把事情闹大,不想招惹他们的后台势力,不想和宫中的阉正面冲突而已。”

 “事实上,我们想做的事情和李中郎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有一点是一样的。我们要西凉贪官的钱,而李中郎现在正在查收。我现在已经无须为钱而发愁了。”张温笑道“李中郎现在大概正在用大车往西凉运钱呢。”

 盖勋,桑羊,陶谦闻言苦笑。

 “既然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那就陪着干吧。”张温道“你们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桑羊沉许久,小声说道:“大人是不是应该要慎重一点?”

 “李中郎的目的,无非就是利用手中掌握的证据,让太尉大人和陛下无法治他的罪,并以次来要挟朝中阉无法谗言陷害他。他的这个想法无可指责,他这么做也是自救的唯一出路。但他对朝廷的事情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因为他的冲动,再此揭开了官僚世族和阉之间的矛盾。”

 “他把祸事闯得太大了,他杀左昌,攻青坞,肆无忌惮地抄查财产,他已经把阉完完全全地怒了,他把我们全部上了绝路。”

 “赵忠和张让不会认为李中郎这么做是因为个人恩怨,是因为程球惹恼了他,是因为他们想把李中郎从西凉赶走。他们绝对不会这么想。”

 “他们一定认为这是太尉大人和一帮清人的阴谋,要借机打击他们,消灭他们。宫中的阉们肯定会誓死反击。阉们有皇上的帮助,权势极大,我们很难斗过他们。这事发展到最后,很可能就是本朝的第三次锢之祸啊。”

 陶谦嗤之以鼻,反驳道:“伯信此言差矣。这次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我们帮助李中郎找到确凿的证据,必能扳倒阉。伯信怎么如此没有信心?以我看,我们佯装不知道,任由李中郎闹去。反正事情已经闹大了,索给他闹个底朝天,最多不过大家鱼死网破而已。但是,一旦给我们找到了证据,谁生谁死就不一定了。”

 桑羊气道:“恭祖,你怎么这样说话?我们的力量没有阉的力量大,这是事实。你难道忘记了建宁二年(169年)的事吗?”

 “建宁二年,中常侍侯览在家乡任意残害百姓,督邮张俭上书弹劾,要求惩办侯览。没想到张俭的奏章被侯览悄悄扣下。他指使小人诬告张俭联络人,图谋不轨,要抓张俭。此时中常侍曹节趁机指使廷尉府将蒙受锢之害的人牵扯进来。于是,李膺、范滂等百余名人被逮捕死于狱中,张俭外逃才得以幸免。随后阉们又将天下许多名士豪杰指为人,造成七百多人被冤杀,被放。被拘捕的太学生达到一千多人。这些事,你难道都忘记了吗?”

 “现在阉的力量犹胜如前,他们现在都是侯爷,都是中常侍,赵忠年初还被皇上封为车骑将军,你难道不知道吗?你如此煽动大人,到底想干什么?”

 陶谦气乎乎地说道:“不和他们对着干,等死啊?”

 屋内顿时寂静无声。各人都在想着各人的心思。

 张温慢慢地吁了一口气,说道:“事已至此,说什么都迟了。恭祖说得对,这是个机会,也许我们能趁机扳倒阉。”

 “恭祖,立即仿照李中郎的口气,给皇上写一遍加急奏章,就说部队在歼灭叛军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西凉官僚贪赃枉法的证据。为了国家和社稷的安危,微臣打算迅速出手,惩治佞。但是,微臣发现太尉大人和某些西凉的贪官有门生故吏之谊,所以决定瞒着太尉大人,直接上奏陛下,恳求陛下批准微臣先斩后奏,整肃西凉吏治。”

 “我们把这封密奏先送到洛,让刘尚书亲自呈递陛下御览。等到阉们得到长安的消息跑去告御状时,我想陛下总应该清醒一点,不会轻信谗言立刻就杀了我。”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让皇上知道,这次事情是李中郎为了西凉肃贪而引起,不是我蓄意为之,我也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盖勋赞道:“还是太尉大人想得周全。给几位大人的密信也一起先送到洛吧,让他们早做准备,免得在朝堂之上,被阉们攻击的措手不及,失了先机。”

 张温点点头,说道:“希望皇上给你的手诏是他的真实想法,否则,我们就惨了。这个李中郎,就知道打仗,没在官场上待过,什么都不懂,把我们害苦了。对了…”他望着盖勋奇怪地问道“李中郎哪来的这些证据?人,财产,摸得一清二楚。”  M.XzIXs.CoM
上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