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括田(上)
这一问不要紧,杨戬来了精神,起手就抛出一个大题目来:方田均税法!
此法乃是熙宁变法的一个重点项目,目的在于改⾰田税,重新丈量土地,增加税⼊。无奈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宋朝立国以来与士大夫治天下,对于土地采取的是不抑兼并的策略,一百多年下来,天下七成的田地都已经到了大地主的手中。
这些地主多半都与当地官府关系密切,小小弄些花招,朝廷就没了这些田地的资料,于是巨额的田赋都进了地主的仓库,朝廷半分也落不着。自打真宗朝起,宋廷就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对付这种尴尬的局面,方田均税法其实也是从仁宗朝的千步方田法中演化而来的,可这就要触动统治阶层的利益,要那些员官自己变自己的法,⾰自己的命,这不是与虎谋⽪么?因此方田均税法几兴几废,崇宁二年蔡京也曾推行过一次,也是仅仅一年就不得不宣告废止,谁也没能力改变这个局面。
然而偌大钱财流⼊私门,朝廷总是看着眼红,尤其是在国用比较困窘的时候,更是如此。这次赵佶因为郊祭的用度发愁,便又想起这田赋的事情来,他也只是随便说说,哪知一旁侍奉的杨戬就留意上了。
“下臣心想,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方田虽然艰难,却不妨从小处做起,若能设一处政所,于各处检括荒田无主之地,化为公田,再招谕无地流民耕佃,既可增加国用,又可泽惠百姓,乃是一桩美事。”杨戬说到这里,低眉顺眼。一副慈悲相。
⾼強面上点头称是。心里可就开骂了:说的比唱的都好听!什么捡括荒田无主之地,在史书上看得明⽩,这事到了实际
作,马上就走样,执行官吏是看到哪里的田肥美,不由分说就指为公田了,跟明抢差不多。百姓有田契不好抢?好办!你这田是买来的吧?找上家要田契,上家有的话,再找上家。直到没有上家为止。既然找不到上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这田就是公田,现在物归原主吧?!别担心,朝廷体恤百姓,照样给你种,记得
租米就行!
这等巧取豪夺的办法,试问执行官吏又怎么会用到那些官吏家属、地方豪绅⾝上?到头来,倒霉地只有平头老百姓。为数不多地自耕农再次遭受灭顶之灾,史记书载,单单京东一处催缴田租,活活杖毙的百姓就不下千人!
⾼強到底是年纪轻,心里想着这样的惨事,脸上表情就不那么好看起来。杨戬看着还没反应过来。一旁⾼俅到底是老姜够辣,连忙桌底踢了⾼強一脚,哈哈笑道:“杨都知这等良法美意,又是这等的纯忠之心,实在叫人佩服啊!真乃国朝栋梁也!”这叫万金油对话,什么时候都好用。
⾼強被他这一脚,也醒悟过来,眼下这西城所还没立呢,杨戬说的这么漂亮。自己要是揭了他的底,他大不了装作不懂政务。被皇帝骂几句了事,而自己可就和这位眼下的宮中红人结了大仇了。这还不是关键,最要紧的是,你就算说了此事扰民,那也是执行中的问题,杨戬大可推说当择良吏为之,半点抓不到他的马脚。
想到这里,他赶紧调整心态,跟着⾼俅一起打哈哈:“是极,是极!国朝田赋不登,乃是百年痼疾,杨都知此举乃是小中见大,行见必有大功于国啊!”杨戬是什么人?能在皇宮里头混出头地,察言观⾊的功夫绝对都是绝顶⾼手,⾼強适才一时的神情不豫,焉能瞒过他去!只是对方面子功夫作的到位,他也不便发作,便也是一通套话丢过去,肚里已经存了一份心思。
三个臣子之间的小小转折,赵佶⾝在上位,哪里看的清这许多?一面笑道:“三位卿家都是朕的忠臣,不必说许多了,杨戬这括田之法,纵是不成,也无害于国,若是有效,便为国朝田赋之制立了一功。杨戬,这括田所便兴办起来,可于內库中拨些钱粮使费。”
听了这话,⾼強便有些庆幸,刚才幸亏没有发作,这括田所的创办既然有內库的拨款,那么收益当然也是⼊了內库了,等于是在给赵佶地小金库添砖加瓦,自己若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岂不成了给皇帝找不自在?一个不好,皇帝心情不好了,没准还要问问自己那应奉局,怎么就从来没给內库缴上几文使费呢!
于是正事说完,皆大
喜,这当儿⽩沉香梳妆完毕,盛装而至,与赵佶打情骂俏了几句,又见过了久不回京的⾼強,便径自登台献歌。赵佶今⽇心情愉快,听着⽩沉香的歌声格外悦耳动听,到了慡处大笔打赏,是夜尽兴而归不提。
酒席散后,⾼俅拉过儿子,训道:“适才说那括田之事,何以对杨戬作⾊?此人褊狭,必定怀恨在心,所幸不曾露出言语,还来得及转圜。”
⾼強想起来就有气:“爹爹,这等鬼话,只好偏过官家,这括田之法,除了侵扰良民,又能括的甚田?”他说的理直气壮,可看到⾼俅眼中不以为然的神情,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俅的心中,看重的是权位仕途,哪里管得了许多?
果然⾼俅出口就是一堆官场形势分析,总结起来就是几句,百姓不妨牺牲,朝中不要轻易树敌,杨戬要祸害百姓,只要没闹的自己头上,理他则甚?你莫要作了两年外任,把做官的诀窍都抛到脑后了!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強一旦明⽩了在这事情上与⾼俅找不到共同点,立即就放弃了努力。这样也有好处,⾼俅看儿子对杨戬有想法,年轻人火气大,一时不容易转过弯子来,杨戬那里只得由⾼俅亲自出面去转圜,省了⾼強的气力。
次⽇一早,⾼強起来走了两路拳
,便拉着曹正、史进去拜望师⽗林冲,彼处又见到了久违的金
手徐宁和金钱豹子汤隆,说起昔⽇情事,都是好笑。⾼強对林冲说起自己这几年来练兵和所经阵仗,林冲与徐宁都是大为
羡。要说这两位,武艺自然不必说,都是好的,林冲⾝为噤军教头,拳
功夫那是吃饭的本钱,若没有惊人艺业,怎能立于噤军之林?徐宁则是家传的金
法,能作御前班直的,手底下都有两手绝活。⾝有真才,又是武官,谁个不想在两军阵前耀武扬威,为国立功?尤其是林冲,看着自己的徒弟青云直上,四处有仗打,就连曹正这个记名弟子都混了个牙兵都头,心中真犹如猫抓一般难受。
M.Xz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