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逸史 下章
第六十六章 与政府谈判
 这份报告是军情部驻香港的特工呈送的,报告中说:“从美利坚合众国夏威夷群岛出发的美西太平洋舰队十艘铁甲舰及十二艘运兵船于公元1853年6月17抵达香港,海军人数有一千三百人,陆军人数有五千一百二十人;从国内出发后,会合驻菲列宾部队的西班牙王国远征军海陆军共四千四百一十三人稍晚美军一天也已抵达香港;奥地利帝国陆军搭乘从丹麦租借的运兵船共二千一百三十四人迟美军三天后抵达香港。”

 林逸来不及思考,又拿起桌上另两份文件阅读,因为这两份文件上面都标有“紧急”字样。一份是军情部打入太平天国内部的特工提供的,报告中说:“太平天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乘清廷内忧外患之际,北伐西征,四处开花,疆土势力获得极大发展。清廷由僧格林沁郡王率领的十万蒙古铁骑本应南下的,由于英法联军北上的威胁,被清朝廷紧急招回,防守清廷京津要地,这更使太平天国获得了极佳的发展机会。太平天国西征军正在强攻武昌及湖南岳、湘潭地区,很快会与人民军驻贵州的部队发生直接的接触。”

 另一份文件是外部派出与清廷负责西南各省剿匪事宜的钦差大臣…李星沅的幕僚谈判的小组呈送的,报告中说:“清廷官员愚昧无知,狂妄自大,一味地想招安人民军,谈判毫无结果。至于我方主动提出的优惠条件,他们根本不在意。”

 林逸把文件往桌上一摔,怒气冲天:“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清王朝。”

 “根据军情部的情报,太平天国根本不会顾及民族大义,不会顾及全中国黎民百姓的疾苦,只会对清廷落井下石,扩大自己的地盘。太平天国曾派‘钦差’来给自己封王,自己虽然没有明里拒绝,可对太平天国‘钦差’的不闻不问,敷衍了事,显然是得罪了他的,他返回天国后,在天王洪秀全面前哪还会有好话?万一人民军与太平军直接接触,会怎么样呢?”林逸有点后怕,不敢奢望天王洪秀全会有深远的战略眼光,有超前的统战意识。

 “几国联军齐聚香港,看样子是准备与在北方的英法联军南北呼应,同时从两个方向进攻清王朝。北方英法联军主要进攻京津要地,那么南方的欧美联军肯定是广州城了。”林逸分析。

 “暂时抛开一切恩怨情仇吧!在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个人得失,派、团体利益算什么?别人不做,我们做,别人不努力,我们努力,我们绝不能一时冲动,意气用事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林逸暗自下决心“不必在意清廷官员的傲慢无礼,再次派出外交谈判小组与清王朝磋商。”

 几天之后,林逸接见外部准备出发去与清廷进行第二次谈判的小组成员,指示他们此次谈判遵循如下原则,力争双方达成一个共同协议:

 1。如双方不能签订一份全面停火协议,也要力争局部,特别是根据地东面达成口头协议,停止任何的军事行动。

 2。力争让广东西部清军防御前线的阵地开通一条通道,应允人民军两个师,至少一师的兵力通过,到达广州城附近协同清军作战。人民军可以同意释放所有“粤西湛江战役”中俘获的清军官兵及归还所有缴获的武器弹药。

 3。到达广州城附近的人民军保证不做任何损害清政府统治的事,原则上可以接受清政府的指挥,这是人民军的底线。

 4。力争清政府开放商业活动通道。

 最后林逸还指派参谋部一位中校作战参谋加入到谈判小组中,由他向清政府官员提供己方的军事情报及讲解几国联军在广东南部进攻的可能和进攻的重点地方在哪里?

 这次人民军外部变换了谈判对手,他们没有再去找根据地北面的清廷钦差大臣李沅星,而是转向东面找两广总督高连升。

 双方谈判历时五天,居于形势人,清政府官员态度有所松动,但双方依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清政府一方是由两广总督府派出的官员参与谈判的,他们借口朝廷没有委派全权的钦差大臣,也没有设立一个统一的战区衙门处理人民军事物,而是分成西南及粤西两个军事衙门负责人民军事物,所以全面停火协议他们无权签署。

 关于人民军释放所获俘虏及送还所缴兵器,清方谈判代表很乐意接受。但开放一条通道,让人民军武装进入他们统治区,又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广州地区,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不管是多少部队,就是一个兵卒,也是不可接受的。除非进入的部队完全受清政府指挥,官员由清政府任命,那样还可以进一步磋商。

 至于开放商业通道的问题,清方谈判代表仅仅一句“现在商业活动不是在进行吗?通道不是通的吗?”反问人民军外交谈判代表了事。

 人民军谈判小组提供的军事情报及所作的军事分析,清方谈判代表倒很重视,连夜把信息作急件送到了两广总督高连升手中。

 高连升总督看着这份急件,感叹:“这叛匪的军事情报跟朝廷密探所提供的倒是一致啊!只是叛匪的更为详细,居然精确到西洋鬼子部队的尾数,真是不简单啊!”面对沉甸甸的数字,高连升感到巨大的压力。“西洋人的火器利炮可不是闹着玩的。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率领下,打得我大清无还手之力,封锁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镇海,宁波等地,威胁京畿门户天津卫,迫使朝廷撤职钦差大臣林则徐大人。虎门广州之战,水师提督关英培战死;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最后朝廷不得不签订欺辱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赔款割地。”高连升想到十多年前的历史,心里害怕。

 “几个国家集这么多的兵在香港,肯定是想有所行动了。其首选目标一定是广州城,这一点叛匪的推断与我方的判断倒是相吻合。但西洋人的火器如此厉害,我泱泱大清帝国何以拒敌呢?听说称之为人民军的叛匪火器亦很厉害,他们两强相遇倒是有得拼啊!人民军叛匪慑于我大清的恩威,现在愿意相助于我大清,这倒是好事一桩。问题是叛匪提出进入我大清广东腹地的要求,这能答应吗?进来后他们还会愿意离开吧?到时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啦!”高连升左思量,右思量,觉得没有朝廷的授权,还真不敢轻易答应叛匪的一要求“朝廷那班御史们天天盯着下面,生怕别人不出毛病,他们没事干。”

 “只能靠自己了,西洋人再厉害,也不过区区一万多人吧!以前的中英之战,英国人靠的大多是船炮,并不敢深入内陆腹地,只要人民军叛匪真的停止军事行动,我湖广两地调集五、六万的兵,加上有坚固的城墙,难道还怕他们这些西夷蛮族不成?”高连升想到妙处,增添了很多信心。

 当时的满清王朝闭关锁国,那些高级官员对外面世界新月异的发展知这甚少,特别是对工业、科学、文化、思想、政策、军事战术战法更是一无所知,大多还沉醉于大清泱泱大国的梦幻中。这常使他们错误地估错形势,错误地低估对方,错误地作出判断,错误地采取对策,结果可想而知!

 这几天夏红老是不理林逸,吃饭坐到他的对面,大家一起聊天假装睡觉,林逸几次逗她,惹来的都是白眼球。夏依浓从中撮合也不顶用,林逸好无趣,自打哈哈地离去。

 看到林逸那孤寂离去的背影,夏依浓与马紫芳责怪夏红太任。夏红没有出声,只是双眼含泪,其实,她看到林逸无奈的离去,心里好痛好痛!

 林逸并不计较夏红那么多,他只想让身边的每一个人快乐。看见夏红不开心,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她高兴。生活上的一些事,他都是很随意的。工作中的许多烦恼,常常让他无暇东顾这些琐事,与清廷的谈判就让他烦心得很。

 人民军谈判小组依然两手空空回到南宁,这次谈判依然没有结果,谈判小组成员满脸愧意地向林逸主席汇报谈判详略。林逸越听,眉头拧得越紧,皱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我已尽人事,结果是天意。”林逸心中充满无奈地感慨“历史方向还不是那么容易扭转的!特别是一些国际的重大事件。”

 他接受这无奈的事实,没有责怪谈判小组成员,挥挥手让他们先下去休息,然后写一份谈判详细经过及分析报告交给人民中央常委会讨论研究。他想静一静。

 “得好好考虑一下后面的路怎么走?怎不能真的就此袖手旁观,看着西洋列强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吧?”林逸自言自语。  M.XziXs.CoM
上章 中华逸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