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绣外慧中 下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江中遇险
 第三百二十六章江中遇险

 因为阿旦出了这种事,接下来的几个月,俞宛秋都留在南都照顾孩子。

 后来她又偷偷做过几次试验,发现孩子确实耳朵失聪后,便开始有意识地教孩子据口型学发音。比如,把孩子的小手放在⽔中,让他感受⽔的清凉,同时嘴里不断地念着“⽔”字;然后把⽩开⽔或果汁倒进杯子里,教他念“喝⽔”;再进一步,把⽔杯递给别人,教他说“请你喝⽔”

 这个办法,是她过去在图书馆泛读时,从海伦凯勒的自传中看到的。事实上,训练阿旦的说话能力比教海伦凯勒容易得多,因为海伦不只聋哑,她还是位盲人,阿旦却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脑子也很灵活,教他说话并不比教一个正常儿童难多少。到这年年底,也就是阿旦一岁半时,他已经能用嘴表达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不事先说明,外人本看不出这是个失聪儿童。

 阿旦的聪慧让俞宛秋深感欣慰的同时又黯然神伤,若没有⾝体缺陷,这本来该是个多么耀眼夺目的孩子。尧儿像他⽗亲,小小年纪,就有股令人仰视的尊贵与威严。阿旦则越长越像⺟亲,五官特别清俊,眉目如画,秀雅绝伦。赵延昌每次提起他,都以“我们家的美男子”开头。

 再豁达,再洞明世事,俞宛秋还是忍不住在夜深人静时看着摇篮里的孩子一次次落泪。

 赵延昌后来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打击皇后的势力,朝中也罢了一些官,尤其是曾家人,免职的免职,下狱的下狱,几乎将曾家连拔起。

 皇后见势不对,闹着要出家,赵延昌虽未许她剃度,却把统摄六宮之权给了张贤妃李昭仪等人,组成了一个四人管理组,对外宣称皇后染病需要休养,等于把她噤锢在太后的沐萱堂。

 为了防止诸妃坐大,赵延昌没有下废后诏,也没有收回皇后的印绶,只说暂时给张贤妃保管,总之,用心良苦。

 俞宛秋不是不理解赵延昌的苦衷,这原本就是她的意见,可心里仍憋得慌,觉得对不起孩子。明知道凶手是谁,为了“顾全大局”只能眼睁睁看着她逍遥法外,甚至还要帮着圆谎,不让世人察知真相。

 这些委屈与愤懑,统通变成了文字写进书信里,寄给远方那个和她同呼昅共命运的人。

 结果,平时最厌烦读书写字的赵佑熙,现在比谁都勤快,每封公函中必夹带私函。赵延昌深知阿旦的事对儿子媳妇的打击有多大,他们能通过书信流,互相开解安慰,是他乐于见到的。要不然,一向离不开媳妇的儿子,若是连这种沟通的渠道都没有,长期庒抑下去,对⾝体不好,也容易影响情绪。

 眼看新年过完,前方的战局也进⼊了⽩热化。

 虽然赵国朝野上下都对梁瑾瑜孤军独旅能支撑这么久表示惊讶,俞宛秋却觉得很正常。如果梁瑾瑜容易倒台才叫奇怪呢,那人天生就是“打不死的蟑螂”够能‮腾折‬的,跟他对阵,需要有顽強的精神和卓绝的忍耐力。

 寒冬退去,舂⽇降临。二月底的一天,赵延昌兴冲冲地拿着前方战报走进两个孩子的游戏间,一手搂住一个偎进摇椅里,很开心地告诉他们:“你们的⽗王已经拿下上京了也许过不了多久,咱们一家就要搬到上京皇宮去。”

 俞宛秋知道赵军从年前就开始围城了,赵佑熙曾在信中“保守估计”:要攻破防御甚严的上京,也许得半年,甚至更久。梁瑾瑜之所以那么快,多半是另辟蹊径,要知道,他曾做过梁孝帝的秘使,多次潜⼊皇宮汇报情况,很可能知道宮內的秘道。此外,他的军粮储备也很丰⾜,梁孝帝曾搜刮几个州的地⽪,把上京的粮仓装得満満的,至少能供应军队半年之久。

 俞宛秋在回信中鼓励他:“军队能大量储备,富豪之家也有可能,但普通百姓是不可能的。上京富户多,穷人也不少,一般的小市民,米缸里能有半个月的存粮就不错了。到时米店肯定大幅涨价,普通百姓本买不起,他们不可能等着饿死吧?所以你别着急,只管把上京围得死死的,到时候你不攻城,城里的百姓都会自动打开城门,因为他们要活命。”

 赵延昌拿来的前线战报中果然说,梁瑾瑜倒台的起因,是城中百姓暴*,他们组成自救队,半夜杀死了守城靖军,搜出钥匙打开了城门。

 赵佑熙领兵⼊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向饥饿的百姓发放粮食。单这一项,就得到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城里很平和,看信中描述的场景,简直像和平解放了。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找到梁瑾瑜,他在赵军进驻皇宮前就遁走了。

 至于怎么走的,没人知道。也许是化妆成百姓直接从大开的城门走出去的;也许是从宮中秘道走的。

 走了这么一个重要人犯,赵佑熙在信中也没急着要⽗皇迁都上京。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重新修缮宮殿,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没大半年没法成行。

 赵延昌自然赞成儿子的说法,他原就没打算这么匆匆忙忙迁到上京去。反正南都也是都城,他们⽗子俩谁在北,谁在南,有什么区别。

 俞宛秋在一旁道:“暂时不迁也好,东边和东北,还有一些小诸侯国没有归顺,什么昌国,燕国,渤海国…西北还有陈致远的几十万军队要招降,海岛上也有些残余势力没肃清。北方离真正的长治久安还远着呢。”

 赵延昌点点头:“朕和満朝文武缓几年迁过去都没关系,问题是…”

 俞宛秋侧耳恭听,赵延昌继续说:“你们年轻夫,这样长期分隔两地不是办法,你回去收拾一下,朕过几天就派人送你去上京。”

 儿子有多离不开儿媳,他心里最清楚。这半年多来,因为前方战事繁忙,这边阿旦的教育也不能耽误,他才一直没吭声。虽然要找个师傅很容易,但谁有⺟亲耐心呢?现在阿旦已经学会说话,儿子也攻下了上京,他觉得,即使作为犒赏,也该送儿媳去跟儿子团聚了。

 俞宛秋没有拒绝。为了儿子的将来,把老公丢下大半年实出无奈,现在儿子的事可以稍稍放心了,她的确该去上京安抚那个孤零了大半年的男人。

 赵延昌特地请人看了⽇子,定于三月初三送太子妃启程。

 至于两个儿子,俞宛秋没敢提,赵延昌是不可能让她带走的。他以前有多爱尧儿,现在就有多爱阿旦,甚至更疼惜一些,尧儿也是,对弟弟不知道多疼。每当他们三个人疯成一团时,俞宛秋就觉得他们是一国的,自己是旁观者。

 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一个古代百姓踏青、相亲的⽇子,在満城乐气氛中,俞宛秋在望仙门乘船北上。

 那⽇天清气朗,河上鸥鹭成行,俞宛秋穿着新裁制的舂衫,立在船头看河上风光。想着离别了半年之久的夫婿,心里充満了甜藌,平时为儿子的事忧急劳,还不觉得什么,这会儿走在去见他的路上,思念遂如野草疯长,恨不得立刻化⾝鸥鹭,乘风飞到他的⾝旁。

 船到江心,风大了起来,毕竟是初舂,温度还有些低。知墨拿出斗篷,披在她肩上说:“还是进去吧,奴婢知道您心急如焚,可若是吹病了,太子殿下会心疼的。”

 俞宛秋笑瞪了她一眼,本想回两句,也打趣打趣她,想到她暗恋牟翊至今无果,叹息一声,终究什么也没说。

 姻缘事,最是勉強不得。何况牟翊本是太子师,在朝中地位尊崇,他们夫妇俩就连替知墨问一句都觉得造次。这两人的年龄、⾝份,差距都太大,在任何人眼中都不是良配,她实在开不了口。

 知墨看太子妃回头往舱房走,忙伸手扶住她,嘴里劝着:“昨晚睡得迟,今⽇又起得早,您进去后索睡一觉。上岸后都是马车,颠得很,没有船上睡着舒服。”

 “听你的。”因为心情愉快,俞宛秋从善如流。

 知墨还待说什么,后脑勺突然被人重重一击,她眼前一黑,人事不省地扑倒在船板上。

 知墨遇袭的同时,俞宛秋也被人推⼊江中。早舂的江⽔寒凉⼊骨,她奋力划动手臂,想要浮出⽔面呼救,每次刚一露头,就被人扯了下去。

 连呛了几口⽔后,她的神志渐渐昏,失去最后的意识前,她悲哀地想:难道我的穿越之旅就此结束了吗?

 如果老天爷只肯给她这么短的时间,为什么要让她结婚,还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她的尧儿才三岁,阿旦更小,还在蹒跚学步。

 此时船上早炸开了锅,呼叫声、怒吼声、噗通声响个不停,侍卫们纷纷跳下船,徒劳地在⽔里搜寻。可茫茫⽔域,一眼望不到边,哪里有太子妃的影迹?  m.xZixS.cOM
上章 绣外慧中 下章